古人穿的鞋子,前面为什么往上翘?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就拿鞋子这一项来说,从古至今就有一整套的“进化史”,时代不是一成不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这段时间是我国鞋子飞速发展的时期,鞋子产生了许多的分类,比如比如说履、靴、屣等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履”,我们也都听过“郑人买履”的故事,所以履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穿着,也标志着人们的穿着上的需求,开始讲究柔软和美观。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专门为下雨点准备的一种鞋子“木屐”,有人可能会疑惑,木屐不是人本人穿的吗?那日本有多少文化不是学习中国的呢?所以不必惊讶,木屐早在我国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而且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到国外,在流亡的途中险些被饿死,随着他一起逃亡的介子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汤让重耳喝,重耳十分感动。19年后,重耳重新返回国,成了晋文公,称霸诸侯,特意犒赏了当初和他一起流亡的人,但他却忘了介子推,后来经人提醒才想起来,而介子推因为不满已经带着老母亲隐居山林,躲避晋文公。
晋文公派人到山里寻找找不到,又让人放火烧山,希望能把对方给逼出来,没想到介子推和其母皆抱着树被烧死,从此之后,晋文公这一天就不食热食,后来成了寒食节,而这一天之后就是清明节。
晋文公将介子推抱着的大树制成木屐,哒哒的木屐声时刻的提醒着他这件事,不要再重蹈覆辙,他称已死的介子推为“足下”,这便是这个词的由来。
不得不说一个小小的木屐中还包含着这么多的典故,果然任何事物的由来都是祖先们经历过的结果,并不是随随便便而来。
言归正传,除了履和木屐之外,靴同样是我国鞋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靴本来是游牧民族穿的鞋,早在周朝时期,士兵们就穿着带着铜钉的靴子,而靴子的流行还要多亏了一个人,此人就是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为了和强大的秦国对抗,在军事上进行了改革,他要求士兵们穿上胡人的衣服训练骑兵,因为胡人衣服并不想中原衣服那么宽大,作战是比较方便,此举逐渐使得赵国强大起来,而且皮靴是用皮革做的,因此很便宜,普通人家也能穿得起,从此之后,皮靴就成了中原鞋子的一部分,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许多古装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穿的鞋子前端往往都会网上翘,而且翘的很高,事实上翘鞋不仅仅在中国,整个世界有几千年的鞋翘历史,但就我国来说,可以总结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鞋翘可以起到警戒作用,使走路的人可以免除不小心带来的伤害。
二、鞋翘和鞋底相连,一般鞋底肯定比鞋面结实,因此带着鞋翘的鞋子会更加的结实。
三、出于我国古代的封建思想,是人们崇拜上天的产物,和一些古建筑上的上翘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这点最有实用依据,汉服不管男女服饰皆以裙袍为主体,鞋翘刚好可以拖住裙边。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原因,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单单一双鞋子上的智慧,就不得不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