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中国人必须达到的第三种境界
最近几天一直在出差,所以一直没更新。不过让我惊喜的是王肖同志的把稿子给我了。他是用传统方法写作的,先用用笔写作,在纸上改稿校对,然后再誊抄到电脑上。那是一种我不敢想象的方法,或许是因为我缺乏那种耐力吧。
最近有人找我讲课,我必须声明一点,阿信读鬼谷子只是为了一种人生体验,与钓鱼,旅行无异。我选择了鬼谷子这个点深入下去,并不为盈利或名声,只是作为一种人生体验,或者说是爱好的一种选择。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近在读《老残游记》,因为是家乡人写的名著,就如我经常会去读无锡人钱穆写的书一样,因为地域关系而拉近了与前人的距离。曾几何时,我理想中大师的样子,应该是西恩潘在电影里塑造的某个角色,而了解钱穆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东方大师的气质。是的,气质!钱穆把国学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而刘鄂也是把游历和讽刺文学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体验。所以选择人生体验的方法总还是没错的,很庆幸我能明白这一点。
《老残游记》一书里有三个点很有意思,一是对风景和人文的描述,二是对世道官场的隐喻讽刺,三是对国学的深刻理解。书中刘鄂用一个乡野女子的话道出了对所谓国学正宗的不屑一顾,让人大呼过瘾,一个痛快了得。
我一直有个思维误区,人都是人,人都是平等的,却又为何差距如此之大,读了《老残游记》才明白,原来是境界不同。所谓境界自然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生态度,却又玄之又玄。我们都知道人分三六九等,却以外貌,学历,金钱衡量,明知不可取,但谁又不是如此。只是钱多,学问深并不代表境界。就如老残讽刺说,韩愈作的《原道》本是希望能告诉世人道的本质是什么,结果却是给世人戴上了道德的枷锁,甚至老残连宋明理学,心学都一并讽刺了。所以境界不在于学问深。
有看官肯定笑了,讽刺谁不会啊?其实你还真不会。讽刺高手在于能直击对象的软肋,但这才只是开始。一个讽刺大师是带着思考讽刺的,并能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世人嘲笑他人,只图一己之快,笑人之病,却开不出药方。而刘鹗的讽刺对象韩愈就一直在标榜自己是儒家正宗,讽刺纵横家是害人之学,还真的也开出了药方——给世人戴上了道德枷锁,最终创造性的发明了儒家的大敌——乡愿,所谓乡愿就是满口仁义道德,实则男盗女娼的那一类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仁义道德”这个成语就出于韩愈的《原道》。可见刘鹗在讽刺一个讽刺大师。
那么为什么唐代儒者要讽刺纵横家呢?实则的出于孔子的一句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有N种解释,但从韩愈理解就是攻击异端,不让他们害人。这里的异端包括道家、佛家,当然也包括纵横家。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的,鬼谷子一直教育我们说“阴阳其和,终始其义”,鬼谷子认为阴阳是相互依存的,既是对立矛盾却有统一的关系。比如对儒家而言,纵横家是异端,反之对纵横家而言,儒家岂不也是异端?儒家自封正统以正派自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拘守词章的行为反而走向了对立面。唐、宋、明、清等后世儒学不免会充斥佛家、道家思想,更值得讽刺的是,儒家王阳明最终从佛家、道家思想里领悟出来心学,所以王阳明试图统一儒释道,其顿悟一说就源于佛家禅宗思想。
在读王阳明《传习录》一书中,有一词汇“廓然大公”,大公既是一颗本心,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完全顺乎本心。然而后世负责给人们制订了一套迂腐的制度,要“去人欲存天理”,何为人欲,见色起意就是人欲,所以要格除色欲,然而色欲本是人心之本然,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源头。那么格除色欲就是君子了?与其如此,不如爽快的给自己来一刀,一了百了,果然那些旧时宫中的太监们才是货真价实的君子呢?
人终究是人,看见美女起了色心本是人性之本然,但是“发乎情止乎礼”,有了色心本是人之常情,人人见了美女,能不跨越道德、法律的界限,一方面是法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就是每一个人的道德觉悟了,所以道德并不是圣人独有的,是每个人都存在的,王阳明称之为良知。而很多读圣贤书的人,却做着男盗女娼的事情,岂不是走到了孔家的反面?
后世儒者为了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尚,忽略了“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细微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王阳明从这句话里解读出了一句话“心存大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后世儒生却把国学里的哲学门派之争转移到了政治封杀,试图剿灭百家,只留儒家,为了顺应政治势力视其他学派皆为异端,顺我者昌,逆我则亡,这也是君子所为?
古人说人又三种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是第一阶段,看见什么不是什么是第二阶段,看见什么却又是什么就是第三境界。很多人修炼到第二阶段就止步不前了,理由却真是因为没守住自己的一颗本心,一颗大公的本心。
小时候看电视见了那美女帅哥演的电视,往往能聚精会神,但见了破衣烂衫的电视《济公》却往往换台,因为小时候觉得一个破烂衣裳的老头有啥好看的,要不是他斗地主,会法力,谁也不会正眼瞧他一眼。就因为别人一身破衣烂衫就不喜欢了?一身衣裳就起了嫌弃之意,起了好恶之心。甚至有人批评济公不讲道德,不讲卫生,故意奇装异服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其实我们都知道历史上道济和尚并不会法力,但不修边幅是真,就这么一个和尚却又如何能流芳百世呢?鬼谷阿信认为正是因为他有一颗阔然大公的心,该哭哭,该笑笑,比起那些虚伪的世人而言,他又如何不是一个高人呢?正所谓“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世人多迷恋圣贤,却不知圣贤的意思已被人故意曲解。或许从柳宗元第一次以正统正宗之名攻击异端鬼谷子,一场非黑即白的战争就已经开始了。那么柳先生,韩先生是否知道,一人好坏不在于其术,在于其心,若不是怕得罪皇帝,或许柳先生还会要求皇帝解散军队,放弃法律,在他眼里,有道德就够了,每天给下面的人咕嘟喂口鸡汤就行了,但却不知道人要生存,有生存就要博弈。
佛家、道家、纵横家真是异端?实在上教人向善,教人生存就是有着一颗公心,如若为了一己之私而攻击嘲讽他人,失其本心的就是异端。如道家、佛家虽用宗教诱人向善,尽管使了些手段,却依然有公心,就不能称为异端,哪怕唯恐世人不信教而用鬼神吓人也依然算是公心,但如果教人为恶,甚至强迫他人信教,乃至敛财,那就不是公心了。必须承认张仪、苏秦却有私心,但鬼谷子的心却是一颗圣人之心,又如何能称为异端呢?
鬼谷阿信认为有一颗廓然大公的心才是人的第三重境界。见山又是山,是因为心已与那山合二为一,遵循天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