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朱逢博女士曾经在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了数量不小的民歌,有歌迷揣测大约当年太平洋是有意给朱逢博出一张民歌专辑的,不然没道理重新编配并录制这么一大坨“民歌”。当然这事儿没成,不然歌迷就不至于猜了。这一批民歌录音被拆零汇入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的各款合辑中,虽然略嫌稀稀拉拉,可总算放出来一些。只是,对于不太注重版本的一般听众来说,由于有些歌曲朱逢博之前有录音发行,单看歌名很可能忽略了这些不同以往的版本。这支《了罗山歌》就是那一期录音中的一首。我一直想知道这歌是朱老师自己从歌本上瞧见的还是音乐编辑推荐的。太平洋录制的这一组民歌,编配走“轻音乐”路线,乐队的配置还算有些规格,所以听上去的质感还可以。
《了罗山歌》的作者韦苇是一名壮族同胞,他出生于1924年,从广西艺专毕业后在壮剧团工作。这支歌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韦苇是广西邕宁人,在他家乡的官网上,“了罗”这个写法已经没有了,现在称之“嘹啰”。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政府的官网上对“嘹啰山歌”的介绍是:
壮族嘹啰山歌出自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嘹啰山歌流行甚广,邕宁的新江、那楼、百济等乡镇均街巷盛行。它的产生源远流长,都说千年古调。传说古代有一勒(女青年)抛锦鸡选婿。想得到鸡这一爱情信物的后生都盯着彩台,大声狂呼:“嘹啰”“嘹啰”(嘹,壮语是“看”的意思,也有说是笑啰,嘹,用汉字译为壮语“嘹”)。当即有歌师编唱以“嘹啰”为歌,因而产生了固定的歌头是“嘹啰”为开唱的嘹啰山歌,一直沿用至今,盛唱不衰。嘹啰山歌内容丰富,歌词随兴运用。近年来,嘹啰山歌多为农村农民传唱...... 嘹啰山歌对研究壮族民间文化,促进邕宁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嘹啰山歌的保护传承工作,邕宁区文化部门已于2008年成功申报其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07年6月在新江镇团阳村建立嘹啰山歌保护传承基地。
官网的地址
http://www.yongning.gov.cn/mlyn/xxyl/t504882.html
下面这个视频,是 公众号 广西山歌学会发布的“原生态”嘹啰山歌。简单感慨一下,原生态的普适还真是很复杂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