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知变”、“适变”——《周易》最高智慧
《观一卦,知天下》——读懂观卦,走遍天下都不怕(二)
观:“知变”、“适变”——《周易》最高智慧
观:前有障碍——早做变通——再遇障碍——巧妙变通→终能实现目标!
观大气候——大势不可逆,顺势而为者昌!
观水有术:
孟子:“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风、地《观》卦——
(巽为风为长女)女上、(坤为地为母)母下
以目观物,见物之形
以心观物,见物之情
以理观物,见物之性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草的倒向决定于风的方向!
观:充满禅机的人生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青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执迷于尘世外物界。
第二境界(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对世俗的否定。
第三境界(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放下一切,万法随缘。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译文:像小孩那样的观察事物,对于一般庶民来说没有什么害处,但对于身居高位或担当重任的君子来说就会有所憾惜。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译文:初六像小孩那样的观察事物,这是一般人的浅见之道。
解读:初六阴爻居阳位,观刚刚开始。“童观”,这个“童”实际上是指那些初涉世事,对社会还不甚了解的人,像小孩子那样想的幼稚、浅薄,但有好奇心和热情。“小人无咎,君子吝”又是什么意思呢?例如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是没有多大关系的,童言无忌,因为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嘛,但作为成年的大人来说就不同了,因为大人肩负着大任,说话做事是要负责任的,所以大人不能用“童观”,否则就有“吝”了。“童观”毕竟是小人之道,不是大人之道,不是君子之道,如果君子按照这种“童观”的观点和观察方法去看问题的话,那将会“吝”的。
君子比庶民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因此面对同样的情况,二者同样的反应是会造成不同的评价和后果的。庶民地位低下,不能识君子之道,不可对其有过高的要求,而君子则不同,他们肩负重任,一心想要有所作为,理应高瞻远瞩,却局限于小人的浅见之道,当然是令人憾惜的事。所以,同样是“童观”,对于小人来说无咎,君子则吝。
——重要启示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暗示我们,要成就大事,不能目光短浅,要看得长远一些。有人说战略决定成败,也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实际上,两者是“A+B”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单独决定成败,真正能决定成败的一定是“眼光”。大赢不是赢在起跑线上,一定是赢在对先机的洞察上。
六二:闚观,利女贞。 (闚kuī:窥视)
译文:从门缝中窥视,利于妇女守正,保持节操。
《象》曰:闚观女贞,亦可丑也。
译文:暗中片面窥探的观察,对于女子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只要坚守正道就可以了,对于男子汉来说,如此的片面偷窥则是可羞耻的,同时也是会出问题的。
解读:“窥观”见识到的事物或现象不是十分全面的。“利女贞”是什么意思呢?六二阴居柔位是正,而且居中,因为又正又中,所以空间就比较狭窄了,两边都不能偏,似乎有局限性。如果一个女人这样看的话,还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大丈夫也是那样观的话,就不正常了。六二居于下体之中,又以阴爻处阴位得正,是静居闺中、自守贞洁的象征。虽然与上面的九五相应,但是其阴柔暗弱,见识不广,并不能见到大观之境,像一个足不出户的人,从门缝里向外窥视,只能见到一星半点,这对于不出闺房、自守贞洁的女子来说,还算正常;对于要外出办大事的男子来说,这样就不可取了。“童观”是说观察的幼稚性,像个小儿;“闚观”是说观察的狭隘性,像个女子。所谓“小儿之见”、“妇人之见”,都是古人认为不可取的。
六三:观我生,进退。
译文:观察自我行为,来决定是进还是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译文:观察自我行为以决定是进还是退,说明六三没有失去观察的正道。
解读:“进退”是指生存进退。六三阴居阳位,他的处境不是太好,所以要知道进退,就是说还是回头观自己吧。在这个位置上,一个阴爻却踏上了一个刚位,是一个很显要的位置,不得不小心翼翼了。踏上三步还要往后退一步,是很迟疑的,犹豫不决的。告诫你要在这个位置里生存,就要知道进退。不管自己的性格与这个环境有多少差异,只要在这种差异之中知道进退,适应环境,就是“未失道”。
六三处在上下之间,可进可退之地,便于观察自己的处境。遇到时机就抓住机会,机遇不好则可退守等待,所以叫“观我生,进退”。唯处观之时,应同时能检视自己的行为,既能向外寻求,也能自我反思,向内斟酌,以谨慎抉择自身的进退之道。
观其生,进退——生死存亡之“观”:
范蠡与文仲,一退一进,一个名垂千古,一个遗憾终生!
范蠡观勾践:“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决定“隐退”保身——功成身退!观其身,退——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商圣)、抱得美人归(西施)。
范蠡致文仲:“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文仲,不能“观其身”,不能退反而进,最终被“赐剑而亡”!可悲啊!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译文:观视天下的贤士俊才,利于被“君王”所用。
*注释——观国之光:观察国家最可宝贵的东西,也就是贤士俊才。李时珍曰“贤人者,邦国之光也”。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译文:观视天下的贤士俊才,说明崇尚贤俊。
解读:六四是阴居阴位,得正,但还是过柔。“观国之光”,从字面上看好像是观国之大事。如果从上下爻来看,这爻是六四,已经接近九五了,九五是尊位,是君位。这里就不像九三那样只观自己,而是观九五之光,也就是看九五的君德怎么样。利用宾于王”,“宾”是指入仕,过去科举考试就是为了入仕,只有入仕才能为国家做事。“利用宾于王”就是利于为你所用否,我愿意为你效劳,那就看这位君王,不仅仅观他的才能,还有观他的德行。德才兼备才是好领导,当然有人愿意为他效劳,愿意被他所用。为什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因为他当时不仅仅是观国君,还观时代。
天下的贤士俊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学习效仿他们的言行举止,不断地提升自己,就能为他人所用,因为人都是崇尚贤俊之人的。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译文:观察自我行为(以不断反省自己),君子这样做没有咎害。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译文:观察自我行为(以不断反省自己),观察自我行为像观察普通民众一样。
解读:九五阳刚中正,是观卦的卦主,就像贤君以盛德为天下人所观仰,又能时常自省,不断修正自己的德行,如此有德之君子,必无咎害。六三之观我生,乃观仰于外而修省于内;九五之观我生,则为受人观仰而省察自己。九五居君位,作为君王自省其行为,可从社会风俗体察民情,进而反思自己的作为。如果民风淳朴,民情善良,那么就说明政治、教化得当,也可以算得上臻于完善。担当重任,更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不断修正。
九五是尊位上的君子“观自己”,这样的君子无咎。那他是怎样观自己的呢?不是直接观的,观的方式就像一个人照镜子,用镜子来观自己。这个镜子又是什么呢?是民生,国君的“我生”实际就是民生。民风淳朴,百姓丰衣足食,国泰民安,那这个国君当然好当。通过民生来折射“我生”,来反观、反省、反思“我生”,自我观照,所以说君子无咎。就是因为观的对,而不是自认为国君了,是领导了,民众就要听我的。只观自己,不去从民生中观,不从民众的利益上观,只看太平盛世的表面现象,只看自己的政绩,就会有咎害。只有以观民生为观我生的镜子,才不致咎害。
学会反观——
孟子曰:
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译文:人们都观仰他的行为,君子必无咎害。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译文:人们都观仰他的行为,说明上九修养美德的心志时刻没有放松。
解读:即便不当其位,也不能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因为还有众多的追随者,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君子”之德,才能不犯错误。可见上九仍想使追随者都受到感化成为君子,所以他虽然退居虚位,但爱民之心未减。
观其生与上面的观我生不同。上面的“观我生”是通过观民生反过来观我做得怎么样,观自己还有哪些事做得不对,折射通过观民生来反观自己。而这里的观是直接去观察民生,而没有反观的意思。当然这样君子是无咎的。为什么“志未平也”?是通过观察,知道自己原来的志向实际上还没有达到,一直未平。这里为什么讲“未平”呢?因为这是上九,与这个卦有关系,上九有盛极必衰的景象,当然就有“未平”之象了。就像看一部电影,看到很热闹的时候,看得正在兴头上,电影却完了,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当然这里的“未平”,应该理解为“志犹未尽。”
曾国藩观相识人术:“三千步里能识人”。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孔子“十二字”识人术: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孔老夫子的意思是说,看一个人,要看他的行为,分析他的动机,再看他这样做是出自本心吗。这样去观察一个人,他还有什么隐瞒得了呢?这句话反应了孔子观人的三重境界。
**俗话说: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