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图解】人体所有穴位一目了然,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有人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根本,这句话,我们深以为然!华夏圣书《黄帝内经》中《灵枢·经别篇》这样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在华夏先圣那里,经络被认为是沟通人体上下表里,联络五脏六腑的通道,更是主管着人的生老病死。并提出要求:“学之所始”——初学者即应该掌握。可见,从《黄帝内经》成书乃至更早的年代,经络就已经是当时医家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指导了。其在华夏医界流传至今的这句“看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场景:臣雷公求问于黄帝,经络究竟有什么作用?黄帝当即说出经络对人有三大作用。第一、可以“决生死”,就是可以通过经络判断人的生或死,即一个人的生命力的强弱。第二、便是能“处百病”,“处”在这里为“处理”、“处置”的意思,用到“医”就是治疗嘛,经络可以治疗各种病,疏通经络百病皆消嘛。第三、还可以“调虚实”,当然指的是调理人的气血、阴阳的虚实旺衰了。经络这么重要,当然也就是“不可不通”了,它不通了,人就会生病,严重了还会影响生命。保持经络畅通也就可以百病不生了。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及循行部位规律部位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循行部位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缘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肢前缘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上表中,处于同一行的阳经与阴经互为表里关系。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手经: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包括属胸中三脏的阴经及互为表里关系的阳经。足经: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包括属腹中三脏的阴经及互为表里关系的阳经。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均循行分布于四肢内外相对应的位置上(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交叉变换前后位置),并各自属络于相为表里的脏或腑。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足手阴经在胸中交接。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图

图中脏腑名称小圆上的刻度表示该经脉当令时辰。如手太阴肺经当令时辰是寅时(3-5点钟),肺的外圆红色刻度位于时钟3-5时位置。图中以黑色大圆为界,内为阴经(黑圆黑字)外为阳经(红圆红字)内外相邻两经互为表里。箭头代表流注方向,箭头上的文字表示衔接位置。在人身体上穴位与穴位之间以及穴位与脏腑之间,脏腑与感官之间以及脏腑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沟通的途径叫做经络。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网络全身的作用,将外在的筋、脉、肌、皮、五官、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的经络就像线路,脏腑就像灯泡,穴位就是连接线路与灯泡的开关,它影响着身体的气血运行与能量流通。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正确刺激穴位,就能轻松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经常拍打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 ,减少对药的依赖,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是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御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经络养生不仅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穴位是我们随身的药囊!学会经络养生,每个人都是医生!《灵枢,海论》篇讲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肢体关节,沟通上下内外的并存在于人体内的通路。只有经络畅通,气血畅通无阻,人的身体才不会出现问题!

健康中国人都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