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临帖一点都不像,那他临什么?用什么方法临?

关于书法中字形结构,一直是人们在学习书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第一眼看上去的就是字写得像不像,书法要从临摹开始,面对古人的作品,在临摹时临什么?摹什么?不就是为了把字形结构写得很像,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和目的。

通过对前人作品的临摹,主要从中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字形结构,二是笔法,三是风格。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笔法与字形结构都是书写中所要掌握的,但最终还是要获取这种字形的笔法,至于风格的问题,那则是精神层面的,这里不做详细分析。由此可以知道,字形结构和笔法,它们二者之间最终还是要落到笔法上面,这就是说,字形并不是很重要的,而笔法则是关键。

现在我们先看看古人是怎么临摹的,尤其是他们在临摹中对字形结构的把握情况是什么?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法是学颜真卿开始的,后来又学魏晋“二王”,虽然我们看不到他临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也看不到他所临摹王羲之的作品,但从他的书法风格上推断,一定不会是所临字形完全与王羲之的字形结构一模一样;再看明代书法家王铎临摹的几幅作品,先是他临摹的褚遂良的《家侄帖》,不论是笔墨,还是字形,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这就说明,古人在临摹作品时,完全没有把字形是否像作为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现在再看一下当代书法家的临作。曾翔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现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教授,他临摹的是汉代的《苍山元嘉元年题记》,这是汉代的一个画像石刻文字,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文字,意趣朴拙,书刻自然,笔墨灵动。但曾翔在临摹时,并没有完全达到原作的面目,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临摹,同样达到了原有书风的要求。

《苍山元嘉元年题记》

曾翔临作《苍山元嘉元年题记》

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知道,书法字形结构虽然是构成书法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并不是考察书法水平的主要因素。那么,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临摹中都把哪些问题放在了第一要求上?是笔法。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每一种书体都有它自身的笔法,学习书法就要掌握这个核心关键。篆书的笔法以中锋用笔为主,隶书中又参杂了转折翻转与绞转的笔法,而行草书除了上述笔法以外,提按的笔法更多,楷书也是因化了提笔和按笔。

褚遂良《家侄帖》

对于学习书法来说,首先要获取的是笔法,哪怕是为了写好一个点画和字形,但始终还是围绕的是笔法。如果通过大量临摹以后,笔法上去了,书法的水平也就自然上去了,这时谁还考虑字形的问题?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米芾说:“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意思是说,在临摹还是创作中,要有自己的特点和书法风格,这才是学习书法的终极目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他们都是提倡书法要自成一家。

王铎临作《家侄帖》

那么,真正的临摹应当是什么?可以分为哪几个步骤进行?

一是做到像。像,就是在学习书法的初期,所临作品要达到惟妙惟肖,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尽快适应古人写字、运笔、用笔的方法,哪怕从一个细节上都要去感受古人的基本技巧。明代书法家王宠在临摹古人作品后,把临作与原作重叠在一起放在太阳光底下竟然一模一样,后来他便成了书法大家。

二是由像再到不像。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临摹的第二阶段。尽管前面所举例子都是古人临摹时的状态,但他们也在其中参杂了自己的思想感悟,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用笔的根本方法,继而在临摹中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如果再抛开临摹本身,这其实也是一个创作的方法。

总之,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开始,这个阶段是枯燥无味的,但只有方法正确,才能得到正确的笔法,有了笔法以后,加上自己的认识和书写能力,书法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