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名将之王翦,为何功成名还能独善其身?君臣之道是为根本

古代封建王朝讲求君臣之道,为君者,要有志向,要有谋略,还要善于制约群臣的平衡厉害关系。“志立而后谋。何为谋者?谋之一,术也。谋之二,忍也。谋之三,学也。”说白了为君之道就是驾驭好群臣治理好天下的意思。

那什么是为臣之道呢?《荀子·臣道》中举出了四类臣子,即圣臣、功臣、篡臣和态臣,并指出“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的道理。圣臣如殷之伊尹、周之太公等,辅助君王改朝换代,建立不朽功勋,以达到王者天下的目的;功臣如齐之管仲、晋之咎犯、楚之孙叔敖等,辅助君王富国强兵,称霸一方;篡臣如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等,最终致国家于危险的困境之中;态臣如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等,私心大于公心,误国又害民。

今天我们提到的这位是战国末期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王翦是战国时秦国人,自幼就喜好军事兵法,后来跟随在名将白起的账下,作战勇猛有谋略。白起之后,王翦效命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36年,王翦带兵攻陷了赵国的阏与,还一连拿下了九座城邑,一举成名。

公元前229年,王翦带兵对赵发动了灭国之战,与赵国名将李牧对上了,双方相持了一年多。这种情形好似三十年前的秦赵长平之战,当时赵国是由名将廉颇防守的,秦赵僵持不下,秦国使用了反间计,赵国临阵换将赵括,秦国偷偷换成名将白起,结果赵国大败。同样,王翦此刻也采用了反间计,赵国除掉李牧后第二年便被秦国攻占了。

接着王翦继续东进打败了燕赵联军,占领了燕国都城蓟,燕国实则也已名存实亡了。公元前225年,王翦的儿子王贲水淹大梁,灭亡了魏国。公元前223年,王翦领兵六十万打败了楚国名将项燕的四十万楚军,平定了楚国。

王翦以武力征服天下,横扫赵燕楚三国,可谓功高至伟,秦国东出的最大障碍已扫除过半,接下来,王翦就面临自己人生抉择的最大选择了。第一,继续扫荡剩余几国,功高震主;第二,急流勇退,见好就收,独善其身。

第一条的结局,我们不免想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的战神白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等等,让人悲怨的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感叹。

而王翦是一直跟随白起作战的,其作战谋略和战法也与白起相识,可谓尽得深传,同时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的教训也使他铭记于心,因而在为臣之道上不得不考虑得更为长远和仔细。

王翦深知秦王好猜疑,当初在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发时,秦王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王翦提出了“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即多赏赐给我些良田、美宅、园林池苑吧。秦始皇不解,就问:“你只管打仗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呢?”王翦说:“我要趁着现在多要点好养老啊。”秦始皇听完哈哈大笑。这也就打消了秦始皇担心王翦会拥兵谋反的疑虑。

后来王翦又派人几次和秦始皇要田要地,下面有人不解,就问王翦说你这样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从这里看出王翦的大智慧和大智谋。

灭楚后,王翦急流勇退,选择了归隐,和他的50万人马留在了岭南,与当地居民实现了民族文化大融合,继续巩固南方楚国和百越等地的政权,得以善终。他的儿子王贲继续东进,扫灭了齐国和残余的燕赵势力,帮助秦王统一了六国。

善于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就效仿王翦,在刘邦取得大汉天下时,借故与仙人赤松子云游,选择了隐退;而自恃功高的韩信则被吕后杀于长乐宫,还被诛了三族。

白起、王翦与韩信、张良,虽说有本质的区别,但结局何其相识。白起、李牧被赐死、廉颇离赵,战国四名将中,唯独王翦独善其身,也许,这就是每个人眼中不同的君臣之道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