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都城邢台(二)——读史笔记

邢台曾是赵国的都城。现在有的称邢台是赵襄子的“采地”是不确的。

据史料记载:赵氏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赵氏离开周朝到了晋国,事晋文侯,此为始建赵氏于晋国。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至赵夙。公元前661年,晋献公赐赵夙于耿地(《索隐》曰:邢,即耿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这时邢台是赵夙的采地。

赵夙八传至襄子。《史记》载:“襄子立四年。……韩、魏与(赵)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于是襄子行赏”,“於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献侯少即位,治中牟。”从“集解曰:赵献侯自耿徙此”、《资治通鉴》卷一:襄子曰:“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的记载可知,应该是襄子晋阳之难后,自晋阳迁都于耿(邢台)。至其子献候又自耿(邢台)迁于中牟(索隐:此赵中牟在河北,非郑之中牟)。《晋书》·载记云:张宾曰:“邯郸、襄国,赵之旧都,依山凭险,形胜之国。”也就是说,邢台是赵国(赵襄子与其子献候这一时期)之国都。

赵国在邢台遗留下来很多遗迹与记载:《赵襄子祠》、《豫让祠》及豫让刺杀襄子的“豫让桥”、襄子西山射水的“太子井”、“太子观”及赵国花园的“梅花寨”等。乾隆《顺德府志》记载:赵襄子祠,在县治西,明知府张延廷、知县朱诰创建。豫让祠,在县文庙后。戚朝卿光绪《邢台县志》:赵襄子祠,县治西,堂五楹,东西各三楹,万历十八年知府张延廷、知县朱诰创建,春秋遣员致祭。

朱诰祠记云:晋六卿专政而邢为荀寅(范氏,晋大夫隰叔之子)据,赵简子围邯郸,荀寅奔齐,邢为赵矣!襄子,简子之次子也,以得常山符嗣简子。邢,襄子所治之国也。邢为襄子国,邢人祀之,不亦宜乎?这里也明确指出“邢为襄子国”。

襄子之曾孙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史记》·赵世家)

敬侯十二年卒。子成侯二十年,魏献荣椽,成候在邢台修建了檀台。(《史记·赵世家》)(集解徐广曰:“襄国县有檀台)”这是说,赵国自敬候由邢台迁邯郸后,他的儿子成候时,魏国献来了优良的木材。于是成候便用它在邢台重新修缮了其位于邢候檀台的赵国故宫殿。此时邢台为赵之别都。

(0)

相关推荐

  • 古代在邢台建都的九个国家详解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临大运河与山东省相望,北连石家庄.衡水,南接邯郸.邢台市下辖桥西区.桥东区沙河市.南宫市.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隆尧县.任县.柏乡县.南和县.宁晋县 ...

  • 赵国都城的变迁

    原文地址:赵国都城的变迁作者:休闲读品杂志社 ◎赵国迁都示意图 本图出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 1 赵国是战国时期统治北方地区一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三家分 ...

  • 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曾被两次攻克,你都知道吗?

    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除了齐国,其他六国基本上都有迁移都城的情况.比如魏国在战国初期定都安邑,也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到了战国中期,魏国迁都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再比如韩国,三家分晋后,韩 ...

  • 秦汉之际,诸代赵国国都邢台的那段历史

    因为邢台位于西依太行.东滨大陆(泽).南北锁钥.畿南重镇的地理位置,历史上自古为兵家争夺的重要战略城池,所以,秦汉之先的战国时期,邢台就曾一度作为襄子赵国的国都. 清·林春溥<战国纪年>载 ...

  • 邢台之赵国遗迹——读史笔记

    <史记>自襄子立才有"襄子元年"之称,即认为自襄子才称赵为诸侯王国.清·林春溥<战国纪年>亦载:赵地昂.毕之分野.赵分晋得赵国.史书虽没有直接记载赵襄子立国 ...

  • 邢台是赵襄子采邑亦是赵国都——读史笔记

    从几个版本的<顺德府志>及<邢台县志>的记载,我们知道邢台曾是赵襄子之采邑.邢台流传着诸多传说如豫让桥.襄子祠.太子井.太子庙.襄子殿等.但我们只说邢台是赵襄子的采邑是不完善的 ...

  • 邢台不单是襄子封地,亦是赵国立国之国都

    人们常说邢台历史上几次建国.几次定都.涉及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只是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向来只说"邢台是赵襄子的封地",你知道吗?邢台也是赵国建立时的第一都城. 朱诰康熙<邢台县志 ...

  • 邢台曾八次建国,九次定都——读史笔记

    关于邢台历史上建国与定都的记载,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四次建国.三次定都:有的说三次建国,四次定都:有的说三次建国,三次定都:有的说四次建国,两次定都:"卧牛城"历史简介曰:四次建国 ...

  • 读史笔记06︱《史记》里抑郁症二人组的职场警示:离开现在这个位置,你可以是谁

    无论屈原还是贾谊,他们都没有很好的回答这样两个问题:我是谁?离开现在这个位置,我还可以是谁? 文 | 阿呆 在<史记>里,司马迁把屈原和贾谊放在一起,成为千古"抑郁症二人组&qu ...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赵国公长孙无忌,一个影响了李世民命运的人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