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季节穿越祁连山脉
祁连山,中国主要山脉之一,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这地方自古便是匈奴生活的地方,所以“祁连”其实是匈奴语,也就是天的意思,祁连山即“天山”,代表着古代匈奴人对这座山的崇敬。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与匈奴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霍去病二次西征,出陇西、北地二千里,攻祁连山,大破匈奴军,俘获三万多人。据说失去祁连山后,没有文字的匈奴人用杜鹃啼血般诗歌唱出心中的哀痛:“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首在《史记》和《汉书》中被称作《佚名·匈奴民歌》的悲凉歌谣,虽然只是短短的四句反复吟唱,虽然我们谁也没有听过这首古歌的乐曲是如何凄怆哀伤,但据说却是早已消失的匈奴族流传存世的唯一一首诗歌。
227国道西宁至张掖段,穿越祁连山脉,七八月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国道之一,为什么美?祁连山大草原是《中国国家地理》评选出来的中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门源百里油菜花更是让227国道在盛夏成为一条景观大道。放在古时候,穿越祁连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说说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吧,这一年大概是短命的隋王朝兴盛顶峰,隋炀帝率领40万大军在春末开始了他的亲征和西巡,在青海一带对吐谷浑的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他带着后妃妻妾、宫娥彩女在众多侍从和护卫人员的簇拥下,取道扁都口前往张掖,准备在焉支山下举办丝路诸国盛会,会见27国使臣,谁知跨过俄博岭进入扁都峡以后,尽管时值农历六月,但天气突变,狂风大雪,“士卒冻死大半”,连隋炀帝杨广的亲姐姐也被冻死在这里,祁连山给了踌躅满志的隋炀帝一个不小的打击。
在今时今日,再要穿越这条令隋炀帝元气大伤的古道,已经变得相当简单,可以开着车一路欣赏着美景,听着音乐,顺利的话只需3、4个小时便可横穿整个祁连山脉,当然,祁连山腹地景色优美,特别是七八月间,美丽的祁连山大草原绿草油油,门源百里油菜繁花似锦,再映衬着祁连山巍峨的雪山,恐怕会让你恋恋不舍,沉醉于美景之中,不愿前行。
中国有很多绝美的国道和省道,七八月间的G227西宁至张掖段就是其中之一,这时的G227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国道之一。
那天比较遗憾的就是出发有点太晚,下午2点才从兰州出发,进入美丽的祁连山脉时,已经下午6点半了,很多美景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是国道旁的一个水库,貌似叫做黑泉水库。
开了一下午车,在黑泉水库旁稍作休整,吃了一份原生态的凉皮。
再来一份原生态的酸奶,5元一碗,去过西北的朋友都知道,那种自酿的酸奶真是酸,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不过好在我也不是一般人。
G227西宁至张掖,从南至北经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和民乐县,景色尤以门源和祁连两县为佳,达坂山隧道是这一段公路的一个节点,海拔3792.75米,修建时曾创中国公路五项世界之最,当然现在也是油菜花季G227堵车的黑点。
进入门源县就可以看到满目的油菜花,门源县的油菜花主要位于青石嘴镇到门源县城之间,不在G227主干道上,但在国道的观景台上,可以一览百里油菜花长廊美景。
在祁连山脉盘旋的G227,说来这条公路历史也很悠久,公路的前身就是丝绸南路上的西平张掖道,自西汉以来,几易沧桑,几度兴废。
晚上7点半,太阳依然高悬在天空,层层叠叠的山峰构成中国西北最主要的山脉,祁连山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3000—5800米。
观景台旁都会有一些季节性做游客生意的当地人,主要是回族,油菜花开时,也是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
青石嘴镇是G227国道上的一个山谷小镇,是观赏门源油菜花的重要食宿点,非油菜花季食宿方便,但在油菜花季,住宿最好提前预定。
在夕阳的余晖下,这条公路显得十分壮美,近处是层次分明的花田和麦地,远处是峰峦叠嶂的群山。
晚饭后,我们没有选择直走G227去张掖,而是在峨堡镇转左70公里,去了祁连县。祁连县的住宿实在有意思,这是携程上预订的家庭宾馆,400元三室一厅,家庭宾馆咱住过,但这样的家庭宾馆还真是第一次住。
或者它真的不能叫“宾馆”,而只是“家庭”,房子位于小区里面,据说户主都是回族人,夏天去山里放羊去了,房子空出来出租,而且这完完全全就是别人家里,书桌上有女儿的书籍和照片,冰箱里满满的是食物,衣柜里全是户主的衣服……似乎主人刚刚离开。
把自己家里腾出来,400元给陌生人住一晚,估计大部分人不会干这事,在城市之中,这种信任早已不存在,但在祁连山腹地,这份对陌生人的信任还广泛存在着,这样的家庭宾馆在祁连县城还真不少,不仅网上很多,县城里还有很多举着牌子揽客的,走过这么多地方,理直气壮地躺在陌生人家的床上睡觉还是第一次,也算一种难得的体验吧,三张大床,一个大沙发,床铺都挺干净整洁的。
不过说真的,这一晚还睡得真踏实,不仅大床舒服,被子还暖和,关键是小区的夜晚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第二早,管理人员指着停满小区的外地车牌说,这个季节住小区的全是游客,看来这确实是旺季解决旅游住宿的好办法。
睡了一个踏实觉后,起床去县城转转,尽管正是大暑时节,国内很多地方正在被40度以上的高温炙烤,但在祁连县,清晨的寒意让人感觉在初冬,远处的山顶依然还有积雪。
祁连县城海拔2787米,年平均气温1℃,空气有点稀薄,但县政府前的篮球场上已经打得如火如荼,带着小白帽的大爷三步上篮毫不含糊。
县城还有一条叫做瑞士印象街的步行街,话说这祁连山腹地的县城和万里之外的瑞士又扯上哪门子关系?原来祁连县由于景色优美,也被称作“东方小瑞士”,但个人觉得说说也就算了,真搞这么条瑞士印象街,有点不伦不类的。
去祁连县的本来目的是去“天境祁连”卓尔山风景区,可刚好是周日,上山堵车了,据说已经堵了600辆车,到底多少辆车说不清楚,但肯定是上不去了,恰巧路边一大片免费油菜花,不如在这爬爬山算了。
油菜花开得正旺,这地方准备打造一个食宿的地方,游客们可以来这里吃吃饭,住在小木屋里,不过现在都还在建设之中,没有游客,没有拥堵,也不用门票。
两个小孩一直嚷着要爬没有路的山,想想与其在卓尔山上堵上几个小时,不如在这里快活爬个山,话没说完,小孩已经爬到半山腰了,海拔3000米,一口气爬到了山顶,我们还真跟不上。
其实山顶的风光也非常不错,还省掉每人60元的门票和几十元的观光车票,这个不知名的山包也可以对望祁连县的神山牛心山。
牛心山藏语称为“阿咪东索”,意为“众山之神”,“镇山之山”,位于祁连县城东南2公里处,是祁连县的象征,巍峨高耸,一山尽揽四季之景,因为是神山,所以并没有开发登山路径。
除了对望神山,还可以俯瞰祁连山腹地的祁连县城,祁连县隶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藏、蒙、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6%。
其实祁连县是值得多玩几天的地方,除了卓尔山之外,还有阿咪东索、阿柔大寺、祁连山草原、黑河源头、黑河大峡谷、祁连鹿场、八一冰川等诸多景点。
站在山顶也可遥望终年不化的现代冰川——八一冰川,八一冰川也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源头。
这无意间登上的山包还真不错,前是牛心山和祁连县,后有雪山和油菜花田,右是八一冰川,左是草甸杉林,不花钱,不堵车,也算值了。
草甸上帅气的骏马,不仅任我抚摸,还给了几个非常英俊的侧脸,其实这匹马的左眼有白内障,右眼则很精神。
在七八月间,穿越祁连山脉,其实就是在画中行走,汉朝以前这一带是匈奴和羌族放牧的地方,历史上也一直是民族间的自然分界线。
在离峨堡镇十八公里处的峨祁公路旁还有一座古三角城。
这是一座残存的古城,网上找不到资料,据文字介绍是一座宋朝的古城,我们当时还纳闷软弱的宋朝疆土到底有没有到达祁连山腹地。
古城遗址在公路旁的土坡上,必须手脚并用爬上去才看得到,其实爬上去还是看不清楚的,古城遗址就是这个大坑,四周的土埂大概就是残留的城墙了。
而脚下这条通往祁连县的公路就是峨祁公路,227国道上的峨堡(俄博)镇到祁连县的公路,这条公路正在修缮,估计主要是为了发展祁连县的旅游。
从古三角城遗址前行18公里就是G227交叉路口上的峨堡镇,地图上叫峨堡镇,实地路牌叫俄博镇,再过去十多公里就是甘肃省的民乐县,峨堡镇是G227上一个重要的食宿点。
祁连县是“中国黄蘑菇之乡”,峨堡镇上的主要特产就是一串串的黄蘑菇了。
既有干黄蘑菇,也有新鲜黄蘑菇,据说都是大草原上野生的,黄蘑菇品质不同价格不同,贵的干黄蘑菇要620元一斤,新鲜黄蘑菇则四五十元一斤。
这些黑乎乎的东西大家猜到了是什么吗?据说是雪莲,但与我印象中的雪莲不太一样。
既然是在中国黄蘑菇之乡,又碰巧是黄蘑菇的季节,当然不能少了一盘黄蘑菇,俄博镇上的黄蘑菇炒肉,90元一份,价格偏贵,图个新鲜。
《中国国家地理》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是: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内蒙古)、伊犁草原(新疆)、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川西高寒草原(四川)、那曲高寒草原(西藏)、祁连山草原(青海、甘肃)。这些年来,去了其中三个,基本都是在最美的季节去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青草的味道,非常享受这种感觉。这次有机会横穿整个祁连山脉,在最美的季节,走过最美的公路,在最美的季节,感受最美的草原,也是非常值得回忆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