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试试独活寄生汤&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良效

独活寄生汤治疗坐骨神经痛

作者/朱正庆

笔者近两年来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十余例坐骨神经痛患者,收效满意,介绍如下:

方药:独活、杜仲、秦艽、防风、白芍各9克,桑寄生18克,淮牛膝、干地黄各15克,细辛3克,肉桂2克,茯苓12克,川芎、甘草各6克,人参、当归各12克。水煎服。疼痛剧烈者,加白花蛇、制川乌、地龙、红花;腰痛明显者,加川断、补骨脂;遇阴冷疼痛加剧者,加防己、薏米;体虚者加黄芪。

典型病例:高×,男,34岁。1987年5月7日诊。一个多月前,患者骑摩托车不慎跌伤,引起右侧腰腿痛。经某医院外科检查,诊为:腰四、五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住院二十余天,罔效,后转来我院住院治疗,先行骨盆牵引(20公斤),两周后去除骨盆牵引,右侧腰腿痛略有减轻,继而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服药八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在原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又服20余剂后,腰腿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随访两年未复发。

【讨论】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内经》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腰为肾之府”、“肝主筋”。窃以为该病的发生是先有肝肾不足的内在因素,后由腰部外伤及风湿邪侵袭下肢经脉,致使经脉中气血郁滞不通所形成。故治宜“扶正祛邪,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一旦正气得复,气血调达,寒湿解除,经络通畅,自然通而不痛。


独活寄生汤治验四则

作者/巴海燕、丛惠芳

独活寄生汤系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运用此方治验四则,报告如下。

1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杜×,女,46岁,农民。1986年10月9日初诊。自述:腰腿关节疼痛已20年。时轻时重、遇冷加重。严重时活动受限。舌淡红,苔白,脉沉弦。经市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据症分析:发病日久正气必虚,遇冷加重肢体沉重亦与风寒湿有关。治以扶正祛邪,温经散寒为法。方拟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秦艽、川芎、桂枝、盐炒杜仲、牛膝、熟地各15g,桑寄生、太子参、山药各30g,当归12g,细辛5g,白芍20g,连服7剂疼痛缓解。

遵上方继用7剂临床治愈,令服小活络丹以巩固疗效。

2坐骨神经痛

王×,男,32岁,干部。1986年8月11日就诊。患者主诉腰腿疼痛2周。因受凉致腰痛,呈进行性加重,并向下肢放射至足背外侧。呈持续性钝痛。活动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紧。检查右侧环跳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压痛阳性,跟腱反射减弱。经外科会诊诊断为坐骨神经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治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缓急止痛。方拟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秦艽、防风、续断、当归、苍术、乳香各15g,牛膝、川芎、木瓜、延胡索各10g,桑寄生30g,细辛5g。服用10剂,疼痛明显减轻。继服上方10剂而愈。

3肩关节周围炎

宋×,女,45岁,工人。1984年10月18日就诊。主诉右肩关节阵发性疼痛2周。活动受限,上肢不能外展、上举,肩胛及肱三头肌压痛。舌质红,苔薄微黄,脉象弦紧。辨证为风寒湿阻滞经络所致。治以通经散寒,活络止痛。方拟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羌活、桂枝、当归、威仙灵各15g,防风12g,白芍10g,细辛5g,桑枝30g。配合按摩加强功能锻炼。连服16剂而愈。

4腰肌劳损

吴×,男,36岁,工人。1985年8月20日就诊。自述:10年前由于工作不慎,腰部扭伤后,每遇气候变化及劳累即发腰痛。时轻时重,严重时活动受限,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紧。西医诊断为腰肌劳损。中医辨证为肾气亏损,风寒湿侵。治法祛湿止痛,益肾通痹。方拟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秦艽、防风、川芎、白芍、威仙灵、续断各15,杜仲(盐炒)、熟地各20g,山药、桑寄生各25g。7剂,二诊疼痛缓解,能够弯腰活动。上方去防风、川芎,加肉桂10,细辛5g。继服10剂临床治愈。

本文第一篇摘自《四川中医》1989年第11期,作者/朱正庆;第二篇摘自《中医药信息》1999年第2期,作者/巴海燕、丛惠芳

坐骨神经痛治验

作者/吕广振 陶镇岗

坐骨神经痛系一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由风寒湿邪外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笔者临床以皂角刺为君,根据不同证型,适当配伍,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沿坐骨神经通路出现游走性疼痛,遇寒加重,得暖则减,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可用皂角刺30g,独活、防风、威灵仙、附子各10g,水煎服。

若出现疼痛沉重,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缓等症,用皂角刺30g,苍术、薏苡仁各20g,防己10g,牛膝15g,水煎服。

若出现寒痛,形寒肢冷,遇劳加重,腰膝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用皂角刺30g,巴戟天、五加皮各10g,淫羊藿、川断各15g,水煎服。

若出现刺痛,舌质暗红,脉沉涩等症,用皂角刺30g,川芎、牛膝各15g,桃仁、当归各9g,水煎服。

病例:夏某,女,42岁。在田间劳动,突感左侧腰臀部沿坐骨神经通路有触电样疼痛,直至足跟,呈持续性钝痛并阵发性的加剧,经当地医生治疗后,疼痛缓解,但不能下床,斯时求诊于笔者。上述症状仍在,伴见遇冷痛甚得暖痛缓,舌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辨证为“风寒外袭,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坐骨神经痛)。

处方:皂角刺30g,独活、防风、威灵仙、附子各10克,水煎服。

服药3剂,疼痛大减,可下床缓行,继服上方6剂,疼痛消失,恢复正常,临床随访2年,再未发作。

体会:

1.皂角刺辛温无毒,具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之功,历代医家多用治痈肿、疮毒、厉风等。笔者用皂角刺搜风通络止痛,治疗坐骨神经痛20余例,均获全功。

2.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用量要大,一般在30~50克之间,而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3.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者,止痛效果迅速,对坐骨神经干炎止痛效佳,对坐骨神经根炎止痛效差。

本文摘自《四川中医》,1996年第1期。作者/吕广振、陶镇岗。

转自中医书友会

(0)

相关推荐

  • 【刘茜檬:独活寄生汤-治痹症的名方】

    孙思貌的千金要方里有很多张临床常用的方子. 独活寄生汤就是其中一首. <备急千金要方>卷8 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 夫腰背痛者,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 ...

  • 腰腿痛病案

    患者刘*方,男         **县埠河镇人,当时居住荆州区南门外,现在住长港路**花园 初诊:2014年9月13日. 只是一个蛮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在我处采用内服中药,外用针灸,火针治疗, ...

  • 1个千古名方,补肝肾,强筋骨,补气又补血,专治风寒湿痹!

    大家好,我是雷师兄. 现在风湿病的人太多了,一到了雨季,就开始各种难受.针对这种情况,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来自<备急千金要方>的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专治风寒湿痹.  01   祛风湿,止痹 ...

  • 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良效

    坐骨神经痛治验 作者/吕广振陶镇岗 坐骨神经痛系一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由风寒湿邪外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笔者临床以皂角刺为君, ...

  • 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有特效

    皂角刺性味辛温,入肝.胃经.功效:消肿排脓,搜风拔毒. 坐骨神经痛系一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由风寒湿邪外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笔 ...

  • 治疗痔疮的良效验方:乙字汤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热点类自媒体! 来源丨<中国中医药报>  责编:木木  商务与投稿微信:FHzhongyi 同步丨公众号内容同步刊发在凤凰中医:视频号.微博号.头条号 ...

  • 【验方】治疗痔疮的良效验方:乙字汤

    I导读:乙字汤是治疗肛肠疾病的著名方剂,因结肠形似"乙"字而得名."药味不多,精当中证",值得学习! "乙字汤"治痔疮 "乙字汤& ...

  • 治疗痔疮的良效验方:一剂未尽,大便通畅

    天医堂推荐搜索 痔疮 导读:十人九痔,临证可资参考. 痔辨证论治经验 痔是常见多发病,俗语:"十人九痔",据我国一些地区普査,发病率达60%. 我国是对痔认识最早的国家,公元前即有 ...

  • 治疗痔疮的良效验方

     痔辨证论治经验 痔是常见多发病,俗语:"十人九痔",据我国一些地区普査,发病率达60%. 我国是对痔认识最早的国家,公元前即有"痔"字,战国时期〈公元前771 ...

  • 祝谌予过敏煎治疗玫瑰糠疹有良效

    祝谌予过敏煎由防风.银柴胡.五味子.乌梅四味药组成,随症加减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均有较好疗效,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玫瑰糠疹效果满意,现摘2例,报告如下: 例1:苗某,男,50岁,农民,1 ...

  •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皮肤病有良效

    根据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条文"其身甲错",经方大家将其扩展应用到皮肤病的治疗,薏苡仁.败酱草祛瘀排脓,加少量附子起振奋作用,对湿疹.硬皮病.牛皮癣.鹅掌风等顽固性皮肤病都有不错的效果 ...

  • 中医临床|温胆汤治疗失眠有良效

    中医临床|温胆汤治疗失眠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