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散临证治验
相关推荐
-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所致一切病证的方 这个方子就像一张网,能将一切病一网打尽,这是古人说的.清代著名医学家汪讱庵称之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一方统治多病,惟活 ...
-
五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一.原方主治: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 ...
-
五积散新用:
五积散.五积者,寒积.湿积.血积.气积.痰积是也.也就是说,用这五积散的方子,可以把上头这五种邪气,通通解决. 一: 五积散: 苍术.桔梗各15克,枳壳.陈皮各9克,芍药.白芷.川芎.当归.甘草.肉 ...
-
【十病九寒:五积散-寒湿圣剂,寒湿气血痰五积主方】2
五积散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 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 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 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 ...
-
中医奇人独门一派——《初氏五积万用方》总论初建忠(五积老师)主讲
初氏认为人体病症的特征大致认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八十年代前以虚症居多,一个是八十年代后以实证居多. 八十年代以前,一个补中益气汤可以横行天下,那个时期粮食歉收,吃不饱.穿不暖,稍微补益一下,身体立即壮实 ...
-
一张方,扫五邪!寒积、湿积、气积、血积、痰积,应声而散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
-
【临床医案:临床胆病证治验案】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胆附于肝,胆汁来源 ...
-
木香流气饮临证治验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 ...
-
痛证治验
[病案1]寒凝腹痛案. 王某,女,40岁.2017年2月27日晚初诊 主诉:小腹胀痛,前后二阴坠胀痛难忍. 病史:下午6时小腹微痛,到晚上9时起床上厕所受凉加重,前后二阴坠胀疼痛难忍.伴四肢厥冷,寒战 ...
-
『名医经验』王道坤汗证治验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道坤教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4年荣获甘肃省首届名中医称号.笔者现介绍其汗证治验一则. 陈某,女,56岁,2011年11月22日初诊. 诉:动辄 ...
-
六和汤临证治验心得(高热、胃痞、泄泻、耳蒙)
第 1358 期 作者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许红 六和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祛暑化湿,益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夏季外伤暑气,内伤生冷,症见寒热交作 ...
-
【马有度:崩漏临证治验】
崩漏临证治验著名中医学家马有度教授,长于内.妇.儿科诸病的诊治,其中对崩漏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 他在<中医精华浅说>中专门写了一篇<崩漏>,对崩漏的辨证论治,有理有 ...
-
『名医经验』符为民教授对中风急性期临证治验撷菁
中风是一种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是目前世界第三大死因,在所有心脑血管病死亡中,脑卒中居 ...
-
麻黄附子细辛汤瘙痒证治验
串雅 李某,女,52岁,08年11月初诊.自述皮肤瘙痒,时发疹块,伴有疹点2年,曾到各大医院治疗,西医予抗菌,消炎,抗过敏,中医祛风除湿,疗效不理想,仍每天反复发作,痛苦不已,经人介绍前来我处就医.症 ...
-
苓桂枣甘汤临证治验
中国中医药报2010-01-05 □ 鲍艳举 吕文良 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苓桂枣甘汤,见于<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