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易求者田地,至难得者兄弟
《幼学琼林》云:“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兄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具有血缘关系的同辈至亲,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是其他人伦关系无法比拟的。
兄弟关系跟父子关系一样,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天然形成的人伦关系,所以也被称为“天伦”,而夫妇、君臣、朋友这三伦都属于“人伦”。能够生而为兄弟姐妹,尽享天伦之乐,这需要极大的福德、缘分才得以降生于同一血脉,同气连枝,所以这种关系最为宝贵,也最为难得。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常棣》篇,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诗作。《棠棣》开篇明旨:“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中说,兄弟是这个世上最亲的人,兄弟间的感情最真挚、无私。遭遇死亡威胁,最为关心焦虑的人是兄弟;无故失踪或不幸葬身荒野,不远千里万里寻找的人是兄弟;身处险境求助无门时,赴汤蹈火赶来救难的人是兄弟;兄弟之间即便在家里面有矛盾有争执,遇到外敌,依然会同心协力共抗外侮。
古人将“兄弟”喻为“手足”,手与足都是源于同一个身体,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兄与弟也是同一父母所生,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法昭禅师曾作一首偈子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在古代词义中,“兄弟”一词不仅指男性的兄弟,古时的姐妹亦称兄弟。如《孟子·万章上》云:“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又如《明史·费宏传》云:“宏从弟编修寀,其妻与濠妻,兄弟也。”
兄弟姐妹间的友爱和睦,是儒家思想体系“悌”的道德体现。儒家历来将“孝”与“悌”并举。孔子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孝敬,是上下两代人的纵向人伦关系;“悌”是兄弟姐妹间的友爱互敬,是同辈人之间横向人伦关系。“一纵一横”所组成的“孝悌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伦理型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兄弟姐妹间的“悌”德思想,成为家庭家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保障。
随着中华文明进程的推进,“悌”道进一步拓展到非血缘关系的同辈之间的相亲相爱、互敬互助。晋代诗人陶渊明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传统文化中,关帝是儒、道、释三家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将骨肉相连的兄弟“悌”德,扩展到非血缘关系“桃园精神”的道德楷模,因而关帝对世间兄弟相亲相爱的“悌”德给予了悉心呵护和勉励。
明代时,苏州府无锡县有浦大廷、浦大钦兄弟二人,小时兄友弟恭,非常和睦。长大之后,因为分家产、田地,弟大钦对兄长有了误解和不满。兄长心中烦闷,为避免争执,也不辩解,就在书榻旁写一条幅“至易求者田地,至难得者兄弟”。后来大钦病重,家人去南禅寺关侯祠祈祷。大钦梦见关帝提刀站在身后,惊出一身冷汗,病体稍愈。
大钦去关帝祠进香还愿,见关帝神像前香炉中有一物,剖开一看,是两张纸条,写满篆文,大钦不识,暂且搁置一旁。一天,大钦去兄长家,在其书榻看见兄长所写条幅,心中若有所悟。急忙回家,请人译出篆文,开首两句正是兄长所写条幅。大钦悔恨难当,与兄长前嫌尽释。
后来,兄长大廷去关帝祠进香,在香炉下也得到一张纸,上写篆体三字文,译出后与大钦所得大意相同。从此,兄弟和好更胜从前,被邑人奉为孝悌楷模。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卷十》中说:“难得者兄弟,易得者田地。譬如良田美产,今日弃了,明日又可挣得来的;若失了个弟兄,分明割了一手,折了一足,乃终身缺陷。”
中国有句古谚:“千年田,八百主”,“百年田地转三家”,意思是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再好的田地也会有转售至少三家的经历。而兄弟,同气连枝,手足情深,其兄弟友爱的“悌”德可以历久弥新,相爱如初,又可以培养成家风,教化子孙,传承百世。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