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如何培养太子朱标的?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九月,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出生于太平府陈迪家,二十七岁的朱元璋第一次当父亲,激动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后,马上设立儒学提举司,让年仅五岁的长子朱标跟随浙东名儒宋濂学习儒家经典。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八月,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决战中最终胜出,最令朱元璋头疼的对手陈友谅中箭身亡。
次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仍使用龙凤年号,立年仅九岁的长子朱标为世子,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十二月,小明王韩林儿在去应天府途中溺亡,朱元璋下令以第二年为吴元年。
朱标从小没有真正吃过苦,这让朱元璋不能放心,吴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令十二岁的世子朱标去临濠祭扫祖墓,希望借机让他了解民间疾苦,日后成为一位能保持勤俭的君主。
朱元璋令中书省选择跟随朱标出行,经过太平府时,到陈迪家,赐给他五十两白金,然后到临濠省墓祭祖。
这年冬天,朱元璋让朱标跟着去观郊坛,令大臣把朱标带到农家,观察普通百姓的衣食器具;又指着道边的荆楚说:“古人用此木制成刑杖,以正风气,虽把人打伤以示惩戒却不伤人性命,这是古人用心仁厚,你要记在心里。”
这年十二月,朱元璋为已经出生的七个儿子正式起名,长子为朱标,第四子为朱棣。
“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棡、曰棣、曰橚、曰桢、曰榑、从孙一人曰炜,敢告知之后更名守谦。”(《明太祖实录》)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册立十三岁的世子朱标为皇太子。
带刀舍人周宗奏请挑选忠良之士教导太子,朱元璋欣然采纳。
“今惟皇太子,国之主器,四方之所仰,望宜于此时,择忠良之士与之。”(《明太祖实录》)
中书省、都督府提议效法元制,由太子任中书令。
朱元璋认为,太子尚未成年,学识不广,经历世事不多,还需要学习,来日军国重事皆向太子禀报,何必设中书令?
朱元璋令詹同考察历代官制,选择勋德老成者兼领东宫官职,当时地位最高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汤和、胡廷端、廖永忠、刘伯温、章溢等朝中大臣均兼任东宫官职。
为了方便大臣在自己外出期间辅佐太子监国,朱元璋不在东宫不另设府僚。
而且,朱元璋下令挑选国琦、王璞、张杰等十几名国子监学生,陪伴太子读书。
国琦等人在谨身殿回答提问时,从容优雅,对答如流,朱元璋十分满意,对他们大加赏赐。不久又任命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将帝王之道、礼乐教化、以前朝代成败的经验教训、民间耕种收获等事每日说与太子听,以辅导太子养成良好的品德。
“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及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与之论说”(《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还下令设立大本堂,收藏古今书籍,征召天下名儒轮流教太子和诸王读书,挑选有才能的年轻人当伴读。
此外,朱元璋时常与朱标谈论古今,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次,朱元璋与朱标谈及汉朝的七国之乱,借机教育朱标与将被封为藩王的弟弟们友好、和睦相处,以确保江山稳固。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四月,朱元璋嘱咐教授诸子的博士孔克仁等儒士,要以实用的学问教导,用不着学一般文士,只是诵读文章。
朱元璋还时常以自己创业的艰难训导朱标,告诉他守成之君应常存敬畏,心忧天下。
“帝王得国之初,天必授于有德者,然频履忧患而后得之,其得之也难,故其忧之也深”(《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还令东宫及王府官员把可以借鉴的古人事迹编辑成册,以教导太子和诸王。
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春天,朱元璋制作《大本堂玉图记》,赐与朱标。
这年四月,十六岁的朱标迎娶常遇春的长女为太子妃。
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十月,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十九岁的太子朱标成为一名父亲。
明朝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十一月,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出生。
为了锻炼朱标处理政事的能力,这一年六月,朱元璋下令从此政事并启奏皇太子处理, 然后上奏, 此时朱标二十二岁。
“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明史》)
同时,朱元璋还令儒臣为太子讲授《大学衍义》。
综上所述,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并不仅限于学习儒家经典,而是很注重对朱标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想方设法加深对真实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架构,成年后又放手让他参与处理政务,训练他日后为人君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