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中国的圣人容得下异质声音

中国的圣人不是很多,孔子是最典型的一个。孔子崇拜的周公旦也是有据可查的。我们的先人并没有迷信圣人。而是从各个层面去质疑,质疑的结果发现圣人都有不贰过的特征。有勇于改正错误的勇气。

中国的圣人基本都是是有血有肉,会犯错误,会闹情绪,会被人轻蔑的对象。

1、   对周公的质疑

孟子是亚圣。我们看看这位大思想是如何看待先前的圣人的:

如《孟子》里陈贾评价周公,“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

这个分析问题的角度合情合理。周公让自己的哥哥管叔监督殷商的子民,结果管叔怀疑周公有不臣之心,和殷民一起发动叛乱。对于这件事,陈贾认为周公做的很不好。如果周公事先知道会有叛乱的结果,还派管叔去,就是不仁义,谋害自己的弟弟。若事先不知道,而派管叔,说明周公并不是有智慧的人,还没有做到知人善用。无论从仁的角度还是智的角度看,周公都有做的不够的地方。

孟子在承认周公的过错的同时,进一步说: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公孙丑下》)

在孟子看来,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是因为他没有过错,而是过而能改。

这种认识的高度比神话要丰满的多。我们看历史上的皇帝、权贵、英雄在活着的时候,都要用权利把自己打扮成完美无瑕不会犯错的神仙。死后或丢失了权利,什么污点都出来了,人们感到的是一种被辱、被戏耍的感觉。其实人民才不傻,这种操作真正愚弄的反而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不仅周公有过错,即便尧舜之类的圣人也不能说完美,比如孟子说“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孟子.万章上),尧舜是圣人,但这2位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算成功,失败点是很明显的。儒家讲求修身齐家,尧舜至少在齐家方面还是有缺陷的。

2、看看孔子的圣人形象和面对异质声音的态度

从《论语》中选择素材。这样真实性更多些。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凰啊,凤凰啊!为什么道德如此衰微,过去的已经不能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那些从政的人危险呀!” 孔子下车,想要同他说话。接舆快走几步避开了孔子,孔子没能同他交谈。

楚国狂人唱歌经过,似含讽喻之义,孔子下车想要与之交谈,结果对方睬都不睬,径直走开了,把孔子尴尬地晾在一边。(《论语.微子篇》下同)

紧接着: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和桀溺并肩耕地,孔子从他们那里经过,让子路去打听渡口在哪儿。

长沮说:“那个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儿。”

子路又向桀溺打听,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就说:“普天之下到处都像滔滔洪水一样混乱,和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况且你与其跟从逃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从逃避污浊尘世的人呢。”说完,还是不停地用土覆盖播下去的种子。

子路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们一起来改变它了。”

长沮、桀溺两人在那里耕田,孔子经过,让子路去问津,两人态度也颇不敬,甚至对子路说与其跟着孔子,还不如效仿他们做隐士。搞得孔子情绪怅然低落。

紧接着:

《论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跟随孔子落在后面,遇到一个老人,用手杖挑着除草用的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说完,把手杖插在地上开始锄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便留子路到他家中住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还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并把这事告诉了他。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叫子路返回去再见他。子路到了那里,他已经出门了。子路说:“不出来做官是不义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以废弃;君臣之间的道义,又怎么可以废弃呢?本想保持自身纯洁,却破坏了重大的伦理道德。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是早就知道的了。”

这次是,子路碰到一个锄草的老头,问看见夫子了吗?老头回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朱子以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乃老丈对子路的批评,也有人以为此乃对孔子的直接讽刺。无论如何,其态度是相当不敬的。

《论语·微子》篇看,孔门弟子从未把孔子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一贯正确,永远超然,不能批评质疑,不可嘲笑亵渎的偶像模样。

恰恰相反,《论语》里塑造的孔子乃是一个有血有肉,也会犯错误,也会闹情绪,也会被人轻蔑的对象。

虽然孔子是圣人,但也是一个真实的人,其可亲可敬亦在于此,绝不是后世一些人把自己塑造成英明神武的导师,别人只能仰视膜拜,不可批评更不能嘲笑的伟光正形象。

从人性出发,我们对孔子更多的是认可,而不是看不起。自己不是英明神武的人非要塑造自己,反而让人看不起。

3、《论语》里学生们质疑乃至批评孔子的例子就更多了: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在费邑叛反,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说:“那召我去的人,岂会让我白去一趟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会使周朝的政德在东方复兴。”

朱子释曰道不行,无所往可也,何必要应公山氏之召?

类似的, 佛肸为晋大夫赵氏之家臣,占据中牟叛赵氏,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也是引用孔子本人的话批评其言行不一,“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还有一则关乎名声的事情:“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会见了当时名声不太好的漂亮女人叫南子,子路是相当不高兴,便质问孔子的人品是不是耍流氓? 孔子被逼的对天发誓,说自己没有做。

还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不走心的说了一句,更多的像我们日常的口出戏言,结果被弟子批评,不得不承认错误。

4、其他书籍对孔子的负面描述

《庄子》作者本身对孔子非常尊敬。内篇基本都是褒奖为主。外篇和杂篇不同的声音多了去了。《盗跖》篇  孔子规劝盗跖,反被盗跖严加指斥,称为“巧伪”之人。盗跖用大量古往今来的事例,证明儒家圣君、贤士、忠臣的观念都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儒家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就连孔子自己也“不容身于天下”,因为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司马迁的《史记》也未对孔子有什么神化偶像化的描写。《孔子世家》一开头就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乃是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所生。

《孔子世家》记载郑国有人形容孔子是“累累若丧家之狗”,结果孔子心胸很豁达,非常有自嘲精神,“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换成现在领导或权威,你形容他是丧家之狗,估计被穿小鞋是轻的。

5、后代大儒对圣人的认识:

朱子《论孟精义》“范曰:然则圣人有过乎? 曰:圣人与人同类,奚而无过也?尧舜舍己从人,舜曰:‘予违汝弼’,庸非过乎?夫惟过而能改,不遂其非,此所以为圣也。”

“尹曰:君子不曰无过,而以改过为美也。成汤之圣,改过不吝,况其下乎?”

《资治通鉴纲目》则因司马光曰:“过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古之圣王,患其不自知也。故设谤木,置谏鼓,岂畏百姓之闻其过哉?仲虺美成汤曰:改过不吝,傅说戒高宗曰:无耻过作非,是为人君者,固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李材曰:“自古圣贤,常见自己不是,常知自己不足,时时刻刻用省身克己工夫,故圣如孔子,且以不善不改为忧,无大过自歉。此岂谦词,真见得浑身皆性命之流行,通体皆至善之充周也。归宗处,岂不直透性根?落手处,断然修身为本。”

古人从来不求全,圣人认识到满招损,谦受益。还知道,月圆则缺,日中则移,花绚则糜,水满则溢。而后世的子孙怎么就偏偏如此不肖呢? 求圆满,求大全,这哪里是持久守恒之道?

(0)

相关推荐

  • 【《论语》阅读札记(七)】/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七)   傅安平          世俗爱情中流行这么一句话,"被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这句话用在孔子身上,我觉得也合适,尽管他是一 ...

  • 孟子译文・公孙丑章句

    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 孟子曰: ...

  • 晓锦源:莊子集釋卷十下

    雜篇天下第三十三[一]     [一][釋文]以義名篇.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一].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一]?曰:「無乎不在[三].」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四]? ...

  • 晓锦源:莊子集釋卷八下

    雜篇則陽第二十五[一]     [一][(音義)[釋文]]以人名篇.     則陽游於楚[一],夷節言之於王,王未之見,夷節歸[二].     [一][疏]姓彭,名陽,字則陽,魯人.游事諸侯,後入楚, ...

  • 晓锦源:莊子集釋卷六下

    外篇秋水第十七[一]     [一][释文]借物名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一].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二].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

  • 晓锦源:莊子集釋卷五下

    外篇天运第十四[一]     [一][释文]以义名篇.天运,司马作天员.     「天其运乎[一]?地其处乎[二]?日月其争于所乎[三]?孰主张是[四]?孰维纲是[五]?孰居无事推而行是[六]?意者其 ...

  • 晓锦源:莊子集釋卷三下

    内篇应帝王第七[一]     [一][注]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              [释文]崔云:行不言之教,使天下自以为牛马,应为帝王者也.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一 ...

  • 晓锦源: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

    2019年8月27日凌晨,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来了个"空中转体".两个重4000多吨的梁体,在30米的高空旋转近60度,73分钟后桥面"握手"对接,合 ...

  • 晓锦源:中国的粮食奇迹如何延续

    文/晓锦源 1.惊人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仅有1.13亿吨,平均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为 ...

  • 晓锦源:中国的乡村印象

    对于2020年的中国,一般人走马观花,得到的印象是繁华的大城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 厦,风驰电掣的骑车,五光十色的商场,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国的繁 华主要体现在它的城市和大都市里.走马观花者,很容易把这些 ...

  • 晓锦源:选择发展还是选择完善

    四言诗衰落后出现了楚辞,楚辞衰落后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衰落后出现了七言诗,古诗衰落后出现了律诗绝句,律诗绝句衰落后出现了词. 这是因为一种文体通行的时间长了,作者就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格式套路. 豪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