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鄂东巴人研究,最权威的论文出自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的父亲之手……

【鄂东巴人之谜】

鄂东历史学家冯永轩(3)

上一回讲到了巴人迁来“五水”,留下了一个问题,“五水”在哪里?我可不敢信口雌黄呀。迄今为止,对“五水”做过实地调研,并且写出最有分量学术论文的《五水与五水蛮》,就是湖北黄冈市红安人冯永轩教授。

百度一下:冯永轩(1897—1979),名德清,字永轩,亦作永宣,以字行。湖北黄安(今红安)冯家畈人。历史学家。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期毕业。先后师从黄侃、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生前为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教授。其子冯天瑜,当代历史学家。

再顺便百度一下:冯天瑜,1942年出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门史中国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颁发“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证书。2010年11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之一。

还有一条信息,冯天瑜曾在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湖北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任教,1994年任武汉大学教授。

冯天瑜教授。

很多人奇怪,据说冯天瑜教授是湖北大学生物系毕业的,怎么后来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历史文化学者呢?现在这么一看家谱,你就不要质疑了。人家父子两代人坚持在历史学领域深耕,学者治学,家学渊源岂是单纯的学校教育可以轻易超越的,何况还有血脉和学术的双重基因的遗传呢?

我这些年来,为了做一项研究,往往也采取刨根问底、穷追猛打的办法。为了做好楚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我尽可能收集研究楚文化的代表学者的书籍。记得我是通过一条文献,无意找到冯永轩先生,并网购了《冯永轩文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余婉卉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梁启超赠送冯永轩清华毕业留念对联。 

为什么判定冯永轩先生对鄂东巴人的研究可靠呢?冯先生是红安人,26岁求学于武昌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前身),得到蕲春人黄侃先生指导。28岁投考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研究生),获录为第一期学员,受教于梁启超、王国维等导师,专攻历史考据学,一年毕业,毕业论文为《匈奴史》。

冯永轩先生先后执教于武汉中学、迪化(今乌鲁木齐)师范学校、湖北省立第二高中、安徽学院历史系、西北大学历史系、湖南大学历史系、武汉实验中学、湖北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湖北大学历史系。

还得说明的是,1937年日寇入侵,冯先生举家离开武昌,迁到黄冈山区张家湾,开办过私塾,并在张家祠堂为抗日武装李显军的部队讲课。在鄂东山区期间,冯先生与湖北罗田人、方志学家王葆心先生(1867—1944)时常切磋鄂东史地及楚史诸问题。

  冯永轩先生。

1939年,冯先生在位于黄冈三解元(今罗田三里畈)的鄂东联合中学(后拆分为湖北省立第二高中和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前者为今黄冈中学)执教,兼任高中部主任,夫人张稚丹任初中部语文教员。

1946年,冯先生任教于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同年春,湖北省立第二高中迁至湖北浠水下巴河,张稚丹女士任初中教员,仍与冯家其余诸子留居湖北。据此推断,第五子冯天瑜时年不足4岁,也必然在浠水县巴河镇与母亲一起生活。当年下半年,学校又迁到黄州。

冯永轩先生潜心研究过楚史。长篇论文《五水与五水蛮》即积累素材于抗战期间的鄂东乡间,1962年在《江汉学报》上发表。后又撰就《史记楚世家会注考证校补》一本。最终写出约四十万字的《楚史》,可惜书稿在“文革”期间被“造反派”所毁。

《冯永轩文存》的《导言》部分指出:山居鄂东时期,以地缘之便,冯永轩积累了许多楚史研究材料,又与“楚国以为宝”(董必武题字)的王葆心先生交往,为日后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础。1962年发表在《江汉学报》上发表了《五水与五水蛮》一文,考证了“五水”的确切所在,纠正了前人关于五水流域的诸多谬见……可见他善于发挥实地考察的优势。

冯永轩先生的论文《五水与五水蛮》,到底讲了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王国维赠送冯永轩清华毕业留念书法。

【致谢】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来自网上,谨表谢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