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等着逛地摊了
这两天“地摊”这事很火爆,据说要重新开始鼓励地摊经济,逐步开放地摊。
这事我喜欢,只要别堵了上下班及回家的路。
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买到农民伯伯从地里拔出来的菜,更方便地买个烤地瓜买块豆腐买根糖葫芦买双鞋垫子买个红头绳......
更可以让我们重温曾经逛地摊的快乐。
从很小的时候起,地摊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记得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曾帮着一个亲戚摆过一晚的地摊。
就是白天开店,晚上把店里的一部分商品搬到附近大马路的夜市上叫卖。
相比较白天店里的冷清,夜晚摆在大马路上的摊前却人来人往,热闹不已。
记得那晚我还卖出过一个小饰品,非常有成就感。
除却那一晚的摆摊经历外,其余都是作为顾客逛地摊。
逛地摊,曾经是我的一大爱好。
当然,我身边总是不缺有“臭味相投”的朋友一起。
逛地摊的目的不是一定非要买东西,但总是会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
像三十二十的纯棉T恤,三块五块的袜子,十块八块的发卡,甚至还会搬回来一盆两盆的小花。
这都不在预算之内,就是看着喜欢而又不贵就买下来而已,或者说买的就是一个心情。
放松,惬意。
说起来日照的地摊,前些年我最喜欢逛的莫过于当时摆在滨州路两侧的大学城夜市。
长长的路上满满的摊满满的人。
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卖什么的都有。
后来,取消了。
再后来,在附近的一个大院子里开了个兴业大学城夜市。
圈起来后的夜市,我感觉里面无论是摊还是货还是人气都与之前在路两边时无法比。
当然,地摊不仅仅指夜市。
白天的地摊大多以卖菜卖时令水果为主,农民朋友们带着自己菜园里种的菜,自己养的鸡养的鸭下的蛋等等,在路边摆摊卖。
因为费用低,所以卖的便宜,而且还新鲜,所以深受市民们的喜爱。
如今我爸妈住的小区外,曾经就是一片小市场。
有买菜卖水果的,还有卖煎饼果子油条鸡蛋灌饼等等的,两位老同志生活非常方便,我们回家的时候也常常在门口买点吃的带回去。
后来,被“创”城了。
挪到哪去了两位老同志大概知道,我们一次都没去过,超级不方便。
创城是让城市变得更干净更整齐了,但是把老百姓生活中的许多“方便”和“乐趣”也都创没了。
如今听说又可以摆摊了之后,从朋友圈里就可以看出大家大多喜大普奔,甚至跃跃欲试准备晚上也出去摆摊。
地摊,肯定也会有些负面作用,这就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总之,作为一个资深逛地摊的中年妇女,我在充满希望地等待地摊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