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节后周一病”,你需要看几部片儿让精神上路逛逛
从长假结束到今天的这一周,就是一次大型“周一病Plus”的发病现场。
一面是过年期间透支的社交精力,另一面是不咸不淡啥事儿都干不了的工作时间;再加上今年“不能远行”的蹉跎遗憾,因为疫情而“闭家锁”的脑子几乎要被沉闷的空气憋到缺氧。
那么你或许可以看看下面这几部片儿,毕竟现在也就只有精神才可以在路上了。
白日梦想家
第一站,让我们就近出发,来到风景如画的喜马拉雅山脉。
片名中的“Walter Mitty”是电影的主角,他是一位苦哈哈的小白领,工作是《生活》杂志的胶片部经理——整个部门除了他这个经理,就只剩另外一个副经理了。
他的生活并不能说很不如意,只能说和你我大同小异:他内向,爱而不得,对生活没有参与感但偏偏在《生活》杂志上班,而现在《生活》杂志要把他裁掉了。
好在生活一般般,但他想得挺美——这人的脑补能力冠绝世界。
现在他为了寻找传奇摄影师为《生活》杂志拍摄的最后一张底片:25#底片,来作为《生活》杂志最后一期的封面,而先后踏上了冰岛与尼泊尔的土地。
影片的剧情和叙事节奏很棒,一波三折,畅快淋漓。
但是影片更棒的地方在于它的摄影:火山、海洋、高原....几乎每一帧都可以用作壁纸。
再配上David Bowie的著名歌曲《Space Oddity》,身未至,心已远。
事实上《生活》这份杂志确实存在,而且还是美国的国民性杂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新闻摄影杂志之一。刊物目前仍在网络上发行,但的确已经经历过数次停刊,纸质版也已经不再印刷。但无论如果,《生活》的格言仍然可以说是不朽的:
去看生活,去看世界;
去目击伟大的历史事件;
去看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
去看不同寻常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以及丛林中和月球上的阴影;
去看人类的杰作——绘画、建筑和发明;
去看千里之外的世界,去看隐藏在高墙和房间内的事物,以及难以接近的危险事件;
去看那些被男人所爱着的女人们还有孩子;
去看,并且享受愉悦;
去看,并被感动;
去看,并被教育。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生活的目的。
敲开天堂之门
接下来,我们去欧洲看一看。
如果说战后的欧洲世界哪个国家最野,那毫无疑问是德国。
坐拥大众、奔驰、宝马三大顶级汽车厂商的德国,拍起公路片那可是来毫不含糊。
这部影片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犯罪喜剧,主角是两位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病人:马丁和鲁迪。
马丁和鲁迪在医院的抽屉里找到了一瓶龙舌兰酒。一场大醉之后,他们成为了朋友,踏上了最终的寻梦之旅——带鲁迪去看一看大海。
当死亡已成定局,人们总是会解开另一些限制。
接下来的故事有些黑色:他们偷了一辆黑帮老大的车,一路酗酒、抢劫、被黑帮和警察追杀,然后马丁死在了海边。
而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有朝气的一幕。
当《Knockin' On Heaven's Door》的歌声响起,不知道鲁迪看到的是大海,还是马丁为他撬开的天堂。
发达的地下音乐文化和经历过废墟、分裂与重构的民族性,让德国的电影带着一种酣畅的颓唐感。
你可以在这个周末小小的丧一下,然后像德国糙老爷们儿一样重新莽下去。
当然,不可以抢劫和酒驾。
亚利桑那之梦
现在让我们先捎上一位奇怪的东欧向导:库斯图里卡,然后越过重洋,去新大陆。
美国西部和公路片是天生一对儿,尤其是影片的掌舵人还是以超现实主义场景闻名的库斯图里卡。
库斯图里卡对于荒诞、迷幻与游离气质的驾驭能力早在《地下》与《流浪者之歌》中就得到了证明,而那只粉红色的气球与梦中冉冉升起的怪鱼则成为了可以载入电影史册的迷影人图腾。
顺便一提,影片的男主角是当年水灵灵的德普,几年之后他在另一部我个人更加喜欢的西部迷幻公路片《恐惧拉斯维加斯》中变成了一个地中海大叔——真可谓“垮掉的一代”的垮掉进行时。(可惜《恐惧拉斯维加斯》的尺度更大了一点儿,这里就不展开了。)
启程吧,人皆寻一梦。
中央车站
顺着美洲西部的大荒漠一路向南,我们终于穿过了拉丁美洲,来到了巴西的《中央车站》。
南美洲的土地总是不缺少会讲故事的人,因为好的故事往往来自于幻想与现实间的疏离,但是这片土地上的现实本就像是幻想。
《中央车站》讲了一个寻找的故事。年幼单纯的小男孩约书亚在寻找父亲,郁郁不得志也不相信真情的老女人朵拉在寻找自己,一个挣扎的国家和民族在寻找路。
关于“路”的探讨是本片中最具启发性与可咀嚼性的部分,这也是列车公路片与汽车公路片最大的不同。用影片中的话说就是:“你应该习惯于搭乘汽车而不是出租车.汽车有固定的路线固定的上落站,而出租车任意选择路线然后就迷路了。”
初看《中央车站》会让我想起高中时学的一篇课文,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它们实在有太多相同的意向了:孩子,妇人,车站与列车,还有一种踹不过气的压抑感。
但是在每次观影的最后,总会让我长舒一口气,窗外的天空还是蔚蓝色的。相信这会让憋屈的你好受一些。
伴我同行
最后一站不在这个时空,在你的童年。没有什么比重新成长一次更令人心情愉悦了。
《伴我同行》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影片,而且还是改编自斯蒂芬·金少有的半自传体小说。
一年夏天,12岁的戈迪和他的三个伙伴克里斯、泰迪和维恩为了各自的理由,想当一次“英雄”,而冒险出发,去寻找一位失踪的男孩。他们徒步穿越森林,躲避火车,和小混混“斗智斗勇”....最终在一处岸边找到了那个男孩被火车撞到的尸体。
这次冒险后,四名小伙伴走上了各自的人生旅程。
这并不是斯蒂芬·金一贯的恐怖风格影片,而是一部充满着明媚与温馨的影片:关于成长,关于死亡,关于荣誉,关于陪伴。
在这里我不得不引用一下我最喜欢的影视吐槽栏目《嘻咦啊看》对它的评论,简直精彩绝伦:
“那年夏天,我们出发去寻找一个死孩子。我带着疑问,阿飞带着枪,胖子带着梳子,敢死队带着疯狂——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但我后来再也没能交到,像12岁那年遇到的朋友。”
“天呐,难道你们不也一样吗。”
电影是寻梦的艺术,是迷影人通往梦境的路,公路片或迷幻主义电影尤其如此。
除了上文提到的几部影片,沃依切赫哈斯的《砂质石镜下的疗养院》、特瑞吉列姆的《妙想天开》或者佐渡洛夫斯基的《圣山》亦是我为自己充电时反复观看的影片,只不过此处不便展开。
祝大家都能在电影的世界里打开新的一年。
◐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