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领导听真话?—“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七十

如何让领导听真话?

话说王莽因为要对外镇压四方蛮夷,需要大量军需,因此对民间征苛捐杂税。一共有六项课税:盐税、酒税、铁税、名山大川采办税、赊贷税、铜冶税。贫民无法谋生,富民也不能自保,因此纷纷揭竿而起。

最先发难的是临淮人(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瓜田仪,与今天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是老乡。他在会稽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境内)召集百姓万人。

另有琅琊(今山东临沂市)妇人吕母,聚集了数千人,入海为盗。这是世界较早的海盗。吕母本来是一个小康家庭,因为儿子是海曲(今山东日照市)的公务员,被县长冤枉致死,一怒之下,散尽家财,聚集数千人攻入海曲,杀死县长祭子。后来海盗越来越多,竟有数万人。是加勒比海盗的几千倍,可以说是世界海盗史的壮举。

还有荆州人王匡王凤,南阳人马武,颍川人王常和成丹都先后聚集近万人,在洞庭湖以北的绿林山落草为寇。这就是“绿林大盗”的来历。

王莽首先安排人去招抚,但都以失败告终。王莽问招抚的人百姓为什么造反?招抚的人据实回答,“百姓因苛捐杂税太重,不能安居乐业,当官的横加敛财,百姓避无可避,只能去落草为寇。”

本来这个真实的问题,却被王莽认为是谣言惑众,将这个人杀了,从此没有人敢说实话,都说是刁民的过错,王莽则是掩耳盗铃,听不到真话,对待盗贼义军的策略也由招抚改为剿灭。结果政权越发摇摇欲坠。

我们探讨一下,官做大了,往往听不到真话,领导怎么才能听到真实情况?

集权制的制度下,由于官员是一层对一层负责,因此领导很容易被下属蒙骗,这也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所谓“欺下瞒上”的现象是比较容易在集权制的制度下产生。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有三种方法:

第一、走查制。因为高层领导距离基层员工有多个层级的隔阂,所以想了解基层情况,就需要用一些方法直接了解基层情况,这包括可以定期暗访基层员工情况,或者在基层组织中安插情报员实时传递信息。

像以前皇帝或大员的微服私访、曹操的校事府制度、康熙皇帝在各个大臣府中安插暗哨,都是这种走查制。走查制的好处是不影响现有机制,就能获取一定的基层信息。

第二、扁平化。类似于敏捷的自组织团队,将组织扁平化,去掉中间的若干层级。这样就能直接与基层对接,团队直接与客户对接。从而实现信息的高带宽沟通,而不仅受限于层级间的传递。这种方法好处能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听不到真话的问题,但制度利益会被打破,组织面临很大的变革压力。

第三、从谏如流。像汉宣帝和唐太宗那样,养成从谏如流的习惯,打造圣君察纳雅言的名声,就会有更多的直臣来秉公直言,这样领导者就能听到真话。但这种方法对领导者的要求非常高,要求领导者的素养接近于圣人,一般人很难做到。

请思考:走查制、组织扁平化、领导从谏如流这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适合你的组织?或者你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