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不让VS主动退让—“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四十七
寸土不让VS主动退让
建武十九年(43年),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劫持了该城的官吏。刘秀派大将臧宫等率兵围剿。
由于单臣、傅镇他们粮草充足,所以臧宫虽然把他们困在城里,又死伤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刘秀招集大臣们研究对策,大家多提议悬赏以攻城。
只有东海王刘阳主张不要围城太紧、太急,让叛军可以突围,这样一个亭长就能对付他们。结果真如刘阳所料,叛军分散突围后都被平定、消灭。同年,原皇太子刘强让出皇太子之位,刘阳被立为皇太子,改名刘庄。
我们探讨一下,刘强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己的才干不能匹配职位,就不如让出来保全已经得到的东西。但有的人认为占据位置还可以有机会再东山再起,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们在职场发展中可能官运亨通,也可能遇到瓶颈。那么在遇到瓶颈时,应该寸土不让,还是主动让位,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决策的。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背书力量。要看是不是关键的相关方在给你背书。在这个案例中,刘秀是关键的背书力量,而刘秀支持的一方是刘庄。而自己的亲生母亲郭圣通也被废,郭家在朝廷中已经没有根基。相比而言,刘庄的生母阴丽华被封为皇后,阴家一门四侯,在朝廷中有深厚的根基。这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第二、自身才能。客观评估自身的才能,能否适合岗位?如果能适合岗位,可以争取环境因素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去发展;如果不适合岗位,则主动让出,保全颜面和关系,也不失为一个舍得的好策略。
第三、竞争对手。评估竞争对手与自身才能是否有差距。如果我们不如竞争对手,则分析差距在哪里?是否能弥补?如果关键能力差距过大,也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合适定位。
请思考:以上三个因素是评估我们应寸土不让,还是主动退让的关键因素。你认为自己目前所处的职场发展环境,更适合采取哪一种策略?你是否有更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