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本疗寒湿 以讹传讹错成治暑
提到藿香正气这四个字,人们可谓是耳熟能详,由其到了炎热的夏季,藿香正气更是打着“治暑防暑”、“防暑降温”的名号走进了千家万户,一些单位在入夏后为了防止员工中暑,甚至把藿香正气当成福利进行发放,藿香正气已然成了夏季的明星药品。
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大众,到了夏季就会把各种有关藿香正气的广告搬上荧屏,广告词也是尽量往防暑治暑上靠,使的藿香正气的名气越来越大,在全民中造成了防暑降温=藿香正气的误导,由于知名度的提高,市场需求大幅增加,目前藿香正气的剂型就有水剂、丸剂、胶囊、软胶囊、液、口服液、滴丸、合剂、片剂、颗粒十几种之多。
其实,目前的所有藿香正气产品都来自一首千古名方——藿香正气散,它本为伤寒而设,今天却成了防暑治暑的明星药,其实这是对藿香正气的误解,因为它既不能防止中暑,也不能治疗中暑。
1.藿香正气散的来历
藿香正气散是一首千古名方,它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是宋政府的官办药事机构,它包括惠民局、和剂局两部分,惠民局相当于药店,和剂局即制药工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是宋太医院编写的的《太医局方》,作为太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使用,初刊时间在1078年以后,随着经逐渐增补完善,由太平惠民和剂局刊行,这本书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藿香正气散正是由于此书的记载才能流传至今。
2.藿香正气散的原始记录
“藿香正气散 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 藿香(去土,三两) 甘草(炙,二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此段文字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条下,可见此方为治伤寒而设。所述诸证也和中暑毫无关联。
3.藿香正气散的组成与功效
君以藿香,辛温解散在之表风寒,芳香内化在里之寒湿。
臣以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四药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
佐以大腹皮、厚朴、紫苏、白芷、桔梗助君臣之力,外助辛散表寒,内助行气化湿。
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
君臣佐使相配,外散风寒、内化湿滞,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4.藿香正气散的主治:
上面提到,该方能够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这种情况确实在夏天比较常见,比如大热天,很多人为了避暑,吹着风扇、空调,喝着冷饮、扎啤,吃着雪糕,寒凉风冷太过,外面就伤了风寒、里面就伤了寒湿,从而出现外面怕冷发烧,里面上吐下泻的情况,可见,此证多为避暑就冷而成、而非因热受暑所致,所以古代医家称之为阴暑,从中医病机分析,阴暑不是中暑,中暑为外受暑热而成,此为避暑就冷而生,病因病机截然相反,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其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
5.藿香正气制剂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所有热性火性体质者禁用。
(2)腹泻,伴阵发性腹部疼痛,大便臭甚,里急后重,或有脓血便,口干渴者等湿热表现的禁用。
(3)对于因高温作业或暴晒引起中暑,出现口渴、多汗、虚脱、恶心、呕吐、心悸、脸红、注意力涣散等热象者禁止使用,尤其是重度中暑出现的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会危及生命,请及时就医。
(4)驾驶员及酒精过敏者不用使用水剂(因含有酒精),改用其他不含乙醇的剂型。
(5)服用藿香正气水的患者,因内含有酒精,避免使用所有可能与酒精发生反应的药物。
(6)对酒精过敏者以及对藿香正气制剂过敏者,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