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之劳”是我的谦辞,不是你用来道德绑架的说辞
带你解读职场,与我一起成长
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些话:
“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呗。”
“你不是学中文的吗?帮我写个演讲稿,写个年终总结呗。”
“你不是学设计的吗?帮我设计个LOGO呗。”
“你不是学装修的吗?帮我装修下房子呗。”
活像我们苦学这么多年,就为给他行个方便似的。
知乎上有人说过:
“举手之劳明明应该是我帮完你,你感谢我的时候,我自谦客气的说,'还好啦,不过是举手之劳。’
你上来就说我是举手之劳,拜托你会不会聊天。”
真的!“举手之劳”是我的谦辞,不是你用来道德绑架的说辞。
你开口求我,我就一定要帮你?
在这个夏天大热的《乘风波浪的姐姐》中,#张雨绮帮李斯丹妮拒绝蓝盈莹#的热搜引发网友的热议。
姐姐们的第二次公演即将开始,每个团都在抓紧时间练习。
在餐厅吃饭时,蓝盈莹当着所有人的面喊话李斯丹妮,希望李斯丹妮有空的时候,来教他们团的人跳舞。
在这种公开场合,李斯丹妮自然不好拒绝,连声答应了。
和李斯丹妮一个团的队长张雨绮听见后,直接对蓝盈莹说了句“她现在没有空”果断拒绝了蓝盈莹。
网友们被张雨绮的直接和霸气折服,直呼姐姐就是飒,拒绝得太爽了。
仔细一想也是,在公开场合要求别人牺牲排练时间来帮忙,不就是道德绑架吗?
碍于面子,别人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这就是将别人陷入两难之地,不答应显得不近人情,答应了自己更累。
公演临近,时间紧迫,每个团的排练压力都很大,而节目的本质就是比赛,输掉的一队会有人直接被淘汰。
李斯丹妮即便把全部得时间都用在自己的团里,都不一定能排练好,哪还有多余的时间去帮助别人。
若不是张雨绮站出来帮她解围,李斯丹妮就是一个人分成两半也完成不了任务。
生活中我们都曾陷入过李斯丹妮的困境,却少有张雨绮的干脆。
毕淑敏也曾说过:“拒绝是一种权利,你那么好说话,又有谁能体谅你?”
为难你的人,没有为你考虑过,你的善意和耐心要用在值得的人身上。
你不用一定要去帮助别人,不用感到不好意思。
善良和周到是你的教养,不是别人拿来无限制索取的借口。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生活。
大家还记得因为“案板照”而爆红的柯恩雅一家吗?
在那张刷屏的照片中,一双父母在上面为了生计忙碌,年幼的女儿在下面朝着未来努力。
正如央视的那句点评: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希望。
一家三口,心向未来,各自努力,多么和谐温馨的一幕。
然而,正值大家感动之际,评论里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小女孩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真是可怜。”
随后,女孩的母亲不得不站出来回应:我们很好,不需要捐款,只是缺陪孩子的时间。
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声她还是难掩失落:“对不起孩子,让她生在这样的家庭,如果生在别人家,环境肯定会好一点。”
她表示:因为担心孩子没人照顾,所以出摊时一定要把她带在身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夫妻二人还筹划再换个大点的柜子。
即使能力有限,这对平凡的父母,也已经给了孩子最好的一切。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拥有你那些优越条件。”
你所企盼的幸福,未必就是别人憧憬的归宿。
有人爱吃山珍海味,有人却觉得粗茶淡饭足已。
两者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Papi酱生下孩子,因孩子随父姓,被网友群嘲“独立女性”人设崩塌。
Papi酱在之后的回怼视频中说“网上和身边永远有一群挑刺狂魔。”
生活中,很多人总喜欢站在价值观的至高点去俯视他人的幸福,通过打击别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古人曾说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到如今,还有许多人不明白。
用自己的标准居高临下地批评别人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道德的绑架。
不要再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茉莉的最后一天》里妈妈和女儿茉莉间的相处模式,让人觉得无比扎心。
茉莉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一直是让父母和周围人的骄傲;
妈妈温柔优雅,曾经是留美硕士,有了孩子后,选择成为家庭主妇。
表面上完美的一家,背后却暗藏汹涌。
一天晚上,茉莉平静地走向阳台,跳了下去。
原来,妈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
生活里,她偷偷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装了摄像头,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监视下。
学习上,她更是从小要求茉莉出人头地,不然就是“废物”、“没出息”,禁止女儿参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认为文学是“不正经的东西”。
甚至在茉莉自杀后,妈妈还是没有停止对女儿的控制。
她去翻茉莉放在学校的东西,找茉莉生前的心理医生,还授权了一位研究员抽取茉莉脑细胞重组女儿生前的记忆。
她看到女儿眼中的自己是:
“你怎么那么没出息啊”、“你再给我看这种书啊”、“你不要以为不写我不会揍你”、“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
她常把“如果我没有生你的话,我现在早就是教授了”挂在嘴边。
我们能说茉莉的妈妈不爱女儿吗?
当然不能。
她多年来尽职尽责照顾着女儿,女儿送她发夹,她一边埋怨女儿乱花钱,一边喜滋滋地戴上就再也没摘下过。
可问题就在于,当妈妈把所有的爱和期待都放在女儿身上,这份爱也太让人窒息了。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地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没有一个孩子,能承受得起“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
当付出成了一种“道德绑架”,当控制披上了“为了你好”的外衣,这样的爱和给予,成了一种病。
电视剧《成长》里有句台词是这样的:“不是所有错误都能被原谅,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原谅你。”
原谅是别人的恩德,不原谅是别人的本分。
那些总爱站在道德至高点去绑架别人的人,只不过是因为,痛不在他身上罢了。
韩寒说过:“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应该闭嘴。”
你不曾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就别随便对人道德绑架。
文 | 毒哥&时光
在这里,毒哥和你聊聊职场那些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