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雅士浅论太极拳拳论
《太极拳论》,太极拳界重要的拳论两篇之一,作者王宗岳。传统中国武术界门户之见甚多,而太极拳的支派亦甚众,然而所有的太极拳门派均不约而同地尊崇《太极拳论》为太极拳界至文,足见其地位重要。
《太极拳论》实际上是概括性很强的总结推手经验的论文,它所依据的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以此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就使得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有柔有刚、刚柔相济。此可称是《太极拳论》的主要贡献。
《太极拳论》以太极两仪立说,解释'十三势'以八卦、五行立说。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 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 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 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 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所谓“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谓太极,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系辞》。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把太极形容为混沌初分后的阴阳两气,而混沌未分的状态为'无极'状态。也有人解释'太极' 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意为最高、最中心的东西。
(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的拳术。
“无极而生” ,周敦颐所著《太极图说》曰: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王宗岳说: '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
“‥阴阳之母”也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 。
杨颖太极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分阴分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亦即'动之则分'。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无过无不及,随屈就申'
推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要随着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动作,不可主观,不可盲动,要随对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对方的动作密切不离,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要不顶不丢; 对方进一寸,我退一寸; 进一分,退一分。退的少了成为'顶',退的多了成为'丢' 。
海清太极
“直来横去,横来直去”是武术各流派的共同经验,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粘随”特点,可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力点和快慢,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这比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多了一种侦察能力'听劲'。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推手时要放松,攻和防都如此,逐渐练出一股'柔劲'来。刚劲好像一根硬木头,坚实但变化少。
柔劲好比钢丝绳,变化多。俗语说软绳能捆硬柴。但从理论上讲,柔能克刚,刚也能克柔。
单纯的柔是不够用的,太极拳主张'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粘与走都要以柔为主,柔久则刚在其中,人以刚来,我以刚去对抗,这是两方相抗,不是'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而应该'人刚我柔'地把对方力量引开,使之落空不得力。
所以学太极拳推手一开始就要放松,心身都要放松。对方刚来,我总是柔应,便对方不得力,有力无处用,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顺劲,造成有利于我的形势,使对方走背劲,造成不利于对力的形势。
当对方来劲被我走化形成背劲时,我即用粘劲加力于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从而无力反击。粘好像胶水、生漆粘物一样,粘走相生,刚柔相济,这是推手的重要原则。
抗倭英雄戚继光
'粘'之一字,是三百余年前俞大猷、戚继光等提出来的,武术书上最初见于明朝俞大猷的《剑经》,在他的对打棍法中有时用粘字。到清初,太极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劲,于是'粘'的用途日广。
练粘可使人的反应变快,触觉灵敏,所以能做到随对力来劲粘走相生,克敌制胜。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动作快慢要决定于对力动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张。首先,手臂放松,触觉灵敏,才能急应缓随,处处合拍。只有触觉灵敏了,才能做到“彼微动,已先动”,才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
“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动作虽然千变万化,而粘走相生,急应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此乃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即着熟、懂劲、阶及神明。
长安雅士生活:秀秀书院薛山长与长安作协张主席于终南山凤凰书院打太极
一、着熟着是打法、拳法、拳势,譬如看棋。中国武术各拳种的套路,就是各个不同的' 势'联贯组成的,每'势'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变化方法,错综互用,这就称作'拳术'、'拳法'、'拳套'。练太极拳推手,首先是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势的着法要练得正确、熟练;特别是练拳架,首先姿势要正确,拳套要联贯,熟练和呼吸配合好。然后在推手、散打中进行试用,捉摸每个看法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用上了,用劲对不对等。这是前人教太极拳的次序,即首先要懂得每势的看法和变化,不可瞎练,漫无标准地划圈。
二、懂劲着法练熟即可逐渐悟出用动的粘随.刚柔、虚宜、轻重以及屈中求直,蓄而后发等道理。'劲附着而行,劲贯着中',着法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舍近就远,劲也就随着'着法'而 失去应有的作用。懂劲以后,着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着法和懂劲都要和呼吸自然结合,不属拳法的动作不可能结合呼吸,例如两个吸或两个呼凑在一起的动作就 不可能结合呼吸。懂劲质量愈高,推手时威胁对方的力量也越大,着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机得势。懂劲主要是从推手实践中悟出来的。只练拳不练推手,对懂劲是谈不 上的。
三、阶及神明'阶及'意即逐步上升,亦即台阶、梯子,须一步一步爬上去。'神明'意即神妙高明,随心所欲,形成条件反射,熟能生巧。'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此句,总的意思即是踢、打、跌、摔、拿等着法熟练后,逐渐悟出'“劲”贯看中的技巧,掌握'劲' 这个总钥匙,不求用着,而着法自然用得巧妙,最后达到'妙手无处不混然' 的程度。
长安雅士生活:深圳卫视于终南山拍摄《诗经》纪录片,秀秀书院薛山长以太极之法参与其中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用力'系指练功夫,不是指用力气。全句意为: 不经过勤学苦练,就不能豁然贯通忽然完全悟解。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意为头顶要轻轻领起往上顶着,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提起精神来指挥动作。
关于气沉丹田,说法不一。这里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吸时小腹内收,隔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扩张。呼时小腹外突,隔肌下降,胃部复原,胸廓自然平正。
身心兼修,内外并练,着重在内壮,这也是被称作'内功拳'的太极拳的一个特点。
'气沉丹田'不可硬压丹田,也不可一味'沉气',而要'气宜鼓荡',并且练拳时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顺式。
顺式是吸气时小腹外突,呼气时小腹内收,结合在拳套内就只能始终'气沉丹田',有降无升,所以一定要用逆式。
逆式深呼吸是引进时吸气,小腹内收; 发劲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
内功拳种的'形意'、'八卦'、'南拳'、'内家拳',皆是用腹式逆呼吸的。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拳和推手的要求。
长安雅士生活:秀秀书院薛山长携小徒付秀才于终南山中弹琴、太极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不偏不倚'是说身体姿势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不偏是指形体上、神态上都要自然中正,不倚是不丢不顶,不要依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平衡,而要中正安舒,独立自主。
'忽隐忽现'是说行气运劲要似有宜无,忽轻忽重,虚宜无定,变化多端,使对方难于适应,顾此失彼。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除“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还要做到对方从左方用力攻来,我左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不与顶抗,使来力落空; 如对方从右方用力来攻,则我右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也不与顶抗,使来力落空。此即不犯双重之病。练到处处能虚而化之,虚而引之,即是棋高一着,从而使对方缚手缚脚。
“虚”和“杳”皆“不可捉摸”之意。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弥'字作'更加'解释。我方运用粘化划弧的引进落空的方法,对方往上进攻,我高以引之,使有高不可攀,脚跟浮起,凌空失重的感觉; 如对方往下进攻,我低以引之,便有如临深渊,摇摇欲坠,愈陷愈深的感觉; 若对方前进,我渐渐引进,便其摸不到我身上,有进之则愈长而不可及的感觉,经我粘逼进攻,对力越退越感觉不能走化。
以上四种,皆是粘走相生,不丢不顶我顺人背,我得机,得势,彼不得机、不得势而出现的。
长安雅士生活:秀秀书院薛山长山中独对清泉白石打太极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如我,我独知人'
这是形容触觉、内体感觉的灵敏度极高,稍微触及,便能感觉得到,立即走化。功夫练到技术高了,便能做到一根鸡毛,一只苍蝇或一只小虫轻轻触及人体任何部位,都能感觉得到并立即有行动对付; 在推手时,便能做到他不如我,我能知他。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可见王宗岳之唯我独尊。他生于二百多年前,那时,中国武术家还认为近身搏斗技巧在战场上还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
此种拳术技巧的门派是很多的,它们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但不外乎是力大打力小,手脚快打手脚慢。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所谓有力打无力,大力胜小力,手快胜手慢,都是先天赋有的本能,不是学出来的。这两段话,有宗派观点,有形而上学的论点,不甚精确。
其实力大胜力小,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慢,固然可说是一种规律,但力量和速度一定是需要学习锻炼才能加大加快,“非关”之语,有失严谨。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察(打手歌) 里有'四两拨千斤'一句话,显然不是用大力来胜人; 看到年纪耄或耋的人还能应付众人的围攻,取得胜利,可见“快”也不一定能取胜。
注:《打手歌》陈家沟原有四句,后经王宗岳修订为六句。
这四句话是强调小力胜大力的技巧作用。
长安雅士生活:长安雅士薛山长于仙茶故乡雅安松下打太极
'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始终保持平衡,身法端正,要像秤准一样;身手圆活如车轮旋转,不但不受来力,还能把来力抛出去;无论来力多么直大,要粘着走化,不要顶抗,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顺随,使对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无处用,推手时要避免两方相抗,如果两方相抗,不能够“偏沉则随”,动作就会滞钝,结果还是力大者胜力小者。
“每见数年钝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常常见到勤练太极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领会“懂劲”和“粘随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这都是用力顶抗,犯了双重之病而不自觉所致。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要避免“用力顶抗,不能走化”的毛病,就要懂得阴阳的变化。阴指柔、虚、轻、合、蓄势、吸气等; 阳指刚、实、重、开、发劲、呼气等。
粘逼中随时可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随时可以转化为粘逼,所以走也是粘。
有开有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有虚有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虚实、刚柔、开合、变化灵活,才可以使对方顾此失彼,不知所措,应接不暇,处处被动。阳刚不能离开阴柔,阴柔不能离开阳刚。
有阴有阳,有虚有实,有柔有刚,阴阳相济,虚实互变,柔刚错综,才算是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懂劲以后,粘走相生,越练越细巧精密,一面实践,一面多思考,常常默想捉摸其中道理,学思并用,就能逐渐做到从心所欲,身手更为轻灵,威胁力更大,搭手即能判断对力力量的大小、长短、动向、快慢,依着何处即从何处反击。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推手本来是舍己从人的技巧,顺应客观规律,不自作主张;如果自作主张用固定的手法,逆客观规律,必然会出现丢、顶、硬撞,不能引进落空,反而引进落实,造成失败,这是多误于舍近求远。差之毫厘,结果是谬之千里。
练拳、推手也是这样,学人应详细辨别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