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植物配置发愁?学会这些技能,夏天再热也有一块专属阴凉处~
无论是什么风格的庭院,在植物配置方面都不应该马虎。
植物配置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却又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今天小编为大家罗列了一些植物配置要点,一起来学习吧~
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状与形态等,根据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
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植物颜色
植物的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景观深度。
亮色调(如红、黄、橘红等),可以让物体显得更显眼突出,使物体视觉上趋近;
冷色调(如绿色、蓝色、紫色等),则让物体视觉上趋远;
灰色、黑色属中性色彩,最适合做亮色调的背景底色。
植物大小
植物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
植物大小(乔木、灌木)是一个具有变化特征的要素,所有植物设计必须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植物成熟时的大小,二是植物初植时的大小。
植物形状与形态
不同的植物拥有各自的形状,如球形、伞形、垂枝形、尖塔形、纺锥形、圆柱形、自由形等。
正是因为形状各异,不少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比如香樟与水杉,垂柳与龙柏种植在一起很难协调,因为形态差别很大。
原则上,形状极端的植物应作孤植而不是群植(如老树桩、垂柳、龙爪槐、龙爪柳等)。
植物种植的基本原则
种植植物时,遵守以下原则可以在美化庭院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样与统一原则
多样统一又常称统调,最伟大的艺术就是把最繁杂的多样变成最高度的统一,因此多样与统一是植物景观形式美的基本构景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外形、色彩、线条、质感及相互结合等都应具有一定的变化,以显示差异性,同时也要使他们之间保持一致性,以求得统一感,做到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对称与平衡原则
对称是规则性很强,且易得到平衡、稳定感的一种形式,任何创作都离不开对称与平衡原则。
对比与协调原则
对比和调和是一对矛盾的要素,应用恰当便具美感,反之则会形成丑态。
植物造景中通过色彩、形貌、线条、质感和体量、构图等的对比能够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出人们的美感体验。
韵律与节奏原则
景观设计中,植物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可以避免单调。
比如路边连续较长的带状花坛,如果毫无变化就会使人感到十分单调,而如果将其形象连续不断地打破,形成大小花坛相继出现的情况,就会给人的视觉带来富于变化的节奏韵律感。
比例与尺度原则
与硬体景观不同,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关空间比例不仅要考虑三维空间关系,还要考虑植物在时间上的三维变化。
主题与情节原则
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植物的种植方式通常分为孤植、对植、行列栽植、丛植、群植、林带、林植、绿篱及绿墙等。
乔木种植需要较好的空间感,因此在庭院营造过程中,常常有种植乔木来营造整个场地的骨架的例子。
另外,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手法,比如采用V,倒V、W、M、C字型和五饼型等,部分精品特选苗孤植、对称、阵列种植。
V字型种植
定位技巧:先定点主视角线上的第一棵,再定主视角近端一棵,最后是远端。角度根据坡型适当平行打开,避免直角、等边。主视角前方选择矮胖型植株(红色虚线为可参照的林缘线条)。
C字型种植
定位技巧:以坡地高点为圆心,选定主视角线上第一棵,并以圆心与此点之间距离为半径,基本平行于地形的外围弧线做圆,在圆弧上选取合适的第二和第三点(红色虚线为可参照的林缘线条)。
单骨架混搭二乔种植
定位技巧:选取坡地高点种植单棵骨架乔木,其体量要明显大于二乔,结合实际在其外围使用V字型或C字型搭配二乔。
优点:混搭手法弥补了V、C字型种植的弱点,视觉上重心明显,天际线饱满,减少了大乔苗木数量和整体造价,符合以中小乔木为主造景的发展趋势。
缺点:组团的体量、气势和年代感要弱于V、C组团。
倒V字型种植
定位技巧:选取主视角上的坡位高点(不一定是坡地最高点)为W(或倒V)的中心点,W走势与外围弧度保持一致。中心点选择体量最大的一棵,高度冠幅最大。
优点:骨架饱满有气势,层次感强,没有大的视角弱点,重心稳。天际线成伞形,自然美观,组团的时间、空间跨度感大,容易形成好的、厚重的景观品质。
缺点:内凹区需要大灌木或二乔补充,种植层次多,耗时间,搭配容易重复,成本造价偏高。
M字型双坡造型种植
定位技巧:选取两坡的最高点为发起点,两坡大小相差较大时,采取四六分的原则,中间过渡位置向大坡偏移,高差较大时同样适用。
优点:同组团内过渡自然,种植方便,增加了两坡衔接的线索,打破了单坡组团空间的限制,消减了单坡造景的审美疲劳,在景观效果上是一种多样性的尝试。
M字型单坡种植
植物组团式配置设计
如何能把植物组“团”组好,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首先你要对植物本身了如指掌,比如植物高度、树形、色彩、季相等等。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常绿和落叶的比例,一定要有常绿植物。
如果大乔是常绿,那么二乔就可以选择落叶的、开花的,如果大乔是落叶的那么二乔就要用常绿的,这样能保证冬天不会光秃秃。
一般小园林的植配主要讲究层次,大概分五个层次,由高到低:
乔木层(树群的天际轮廓线)
亚乔木层(开花繁茂,美丽色叶)
大灌木层
小灌木层
多年生草本花卉层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具体说说不同层次的植物配置:
两层结构
乔木+地被(草坪):通过简单的乔木层与低矮的地被或草坪进行搭配,一般性用于表现一种简洁、通透的林下空间。适用于景观树概念、造型概念、主题林概念、色带概念等。
灌木+地被(草坪):通常通过灌木与地被(草坪)的组合,来实现视线的半阻隔,一般用于两个组团之间的过渡。
而这些植物之间的搭配,也是有许多固定组合的,比如白桦这种据说有眼睛的树,就有多种搭配(如白桦林+波斯菊、白桦林+鼠尾草等)。
三层结构
三层结构作为绿地中典型植物组团的主体形式,它相对尺度较大,同种基调植物数量较大,在中间区域成片、成线种植,形态较简洁。
四层结构
四层结构作为三层结构的提升,应用于植物基调组团配置中的重点突出区域部位,通过乔灌木的多层配置,形成高低错落、色彩多变的植物景观,与基调部分形成疏密对比。
五层及以上结构
大乔+小乔+大灌+小灌+地被(草坪):通过拨高的大乔、圆冠型小乔、不同形态的灌木组合形态的灌木组合、以及色彩斑斓的地被花卉进行多层次配置,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一般应用于重要节点、视线焦点、大门入口等重要位置。
小庭院植物设计
叶型对比,色彩互补
小庭院容易给人带来局促感,因此在设计植物组合时,不妨把黄色和紫色的开花植物置入到植物群落中。
这种有着鲜明颜色的植物可以协调植物群落,还能突出组合中其他植物元素的特色。
颜色相同,外形来补
在做小庭院植物搭配的时候,如果想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相同的观花植物栽种在一起,需要通过株型和叶形上的差异来确保组合的景观效果。
比如可以尝试着将浅粉色金花菊与福禄考栽种一起,营造较强烈的粉色浪漫氛围。
观叶植物经过巧妙搭配组合,能给人宁静舒适的感觉。所以在小庭院中设计观叶植物时,可以利用颜色(绿色)深浅程度的差别,为安排其他植物位置做出参考的标准。
颜色、外形存在差异时
蓝紫色与黄色植物并排栽植,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因为这两种颜色没有共同的色彩元素,并且色彩差别较大。
如果将紫色且发灰白色的蓟种植物和毛蕊花栽种在低密度的暗红色植物丛中,你会发现色彩反差被弱化,而植株造型上的差异也达到平衡。
所以在做小庭院植物配置时,为了让植株造型差异减小,应选择色彩反差弱化的植物群落。
高度和外形存在差异
当做植物配置时遇到植物高度和外形存在差异,不妨就充分利用这种差异。
比如,丛生的丝兰拥有像剑一样狭长而直立的叶片,因而可以和四周栽种的质地柔软、植株较矮的柏木属植物、刺柏属植物形成鲜明对比。
当基础色调相同的时候
紫色、蓝紫色以及红紫色的搭配,可以在协调中借助细微的色彩差别获得比较显眼的对比效果。
当然,你可以营造有着鲜明对比的植物群落,但前提是植株造型差异须是不相上下的。如此,一个美观、优质的小庭院植物群落就可以被营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