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型大全,只一眼,就喜欢!
我们见到过各式各样的紫砂壶,但是并不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名字,最常见的紫砂壶器型都有哪些?紫砂茶具造型众多,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而从大类则主要分为圆形、方形、扁形。而这种不同形状的紫砂壶既带来不同的美感,更加奇特的是,这些紫砂壶泡茶的味道也不尽相同。这种奇特的现象,使得每款紫砂壶都有一款茶叶与之搭配,让不同的茶叶散发出其独特的香味,故而讲究的爱茶人会做到一个紫砂壶只冲泡一种茶。紫砂壶型图文大全
看壶 · 识壶 · 品壶
西施 、掇球 、石瓢 、潘壶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西施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此壶是紫砂爱好者必收的壶型。
△西施掇球壶:是典型的紫砂圆器传统造型,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掇球壶以大、中、小三个球体重叠而成,壶身为大球,壶盖为中球,壶钮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其按黄金分割比例巧妙布局安排,三个圆球均衡、和谐、对比、匀正,利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利用各种线形的有机结合,达到形体合理,构成后珠圆玉润的完美性。
△掇球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顾景舟时期后称之“石瓢”。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
△石瓢潘壶: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畬,为清道光广东番禺人。先世以盐贾起家,累官至 两广盐运使。由于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紫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紫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 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紫砂壶称为【潘壶】。
△潘壶
仿古 、德钟 、容天 、笑樱仿古壶:是为前人制作,经过数百年后传承到今天,此壶壶颈浑圆、敦实,与下压的壶肩形成缓冲;壶体较大,位置矮、扁、沉。壶口沿宽大,子母线严丝合缝,密不透气。壶盖扁、满,壶钮扁圆。特别是仿古如意壶,壶身有种特殊的如意花纹,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倍受紫砂爱好者的青睐。
△如意仿古壶德钟壶式:是邵大亨的代表作,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乃经典壶式之一。此壶泥质呈板栗色,纯正紫润。通身手感极佳,抚之如婴儿肌肤。此大亨德钟壶,尺寸硕大,却不显粗率,近观制作随意自然,如信手拈来,远视整器周正秀雅,若浑然天成,技艺手法已臻紫砂壶艺之巅。
△徳钟容天壶:是精品紫砂壶的一种,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弥勒佛,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在中国的许多佛教寺庙里,人们都能见到一尊笑容可掬,光头大耳,袒胸凸肚,箕踞而坐的菩萨像,这就是弥勒佛。
△容天笑樱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壶型之一,流传甚广,皆因其张力十足,为人所喜爱。据说“笑樱壶”的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笑樱壶作为紫砂壶款式中的经典之作,众多的笑樱壶中不乏大师的作品,“紫砂七大老艺人”中的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有类似的创作,因各自对壶体高低,壶流、壶把、壶盖等比例的理解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韵味。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顾景舟大师的笑樱壶作品,顾景舟大师的笑樱壶微扁圆折腹隆肩,形体雄健线条流畅,特显丰满柔和之美。选用天然纯紫泥而作,泥质细而不腻,色泽紫而不姹,润泽腴丽,是壶艺光素器的珍品代表,极具收藏价值!
△顾景舟——笑樱
文旦 、汉铎 、匏尊 、汉扁文旦壶:器身由极精简的线面,架构成西施乳形,流线丰满光润,身盖相连呈截盖,钮为扁圆乳头状,底向里收敛,呈一捺底状,嘴短而粗大,把圈向上倾斜,俗称“倒把”。整器均采用暗接处理,甚见壶艺家功力。此壶充满圆润丰腴之美,雅称“倒把西施壶”,成为特定的文旦款式。壶胎用段泥所制,表面珠粒隐现,清初之泥质,效果明显。
△文旦汉铎:也是紫砂壶的经典壶型之一,取形于古代器物汉铎。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 铎的形状有些像甬钟(甬钟是西周时期的青铜乐器,属打击乐器类。)但体积小。
△汉铎匏尊壶是紫砂壶常见的一种经典款式,此壶与掇只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匏尊壶壶把成圆形,壶嘴成拱形,两者相互协调。壶盖和壶身成圆形,壶盖上有圆球与壶身壶盖相互衬托,特别是壶身成圆筒形,显示出大气美观。是一款值得拥有的形制。传统的匏尊是圆型壶的经典,上乘的匏尊壶讲究纽、嘴、把圆润流畅,一气呵成。匏尊之所以能成为宠壶人心中“永远跌不破的型”,大概是因为匏尊壶的“古拙素雅”与品茗人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最为融洽,更重要的是,惟有匏尊才能真正安慰品茗人“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落寞和无奈。
△匏尊汉扁壶式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万泉氏所创作,是受到曼生壶式影响后衍变而来,后又有程寿珍根据前人的经验反复造化、精练而创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经典造型汉扁壶,与他所创的掇球、仿古构成具有代表性的“寿珍三式”。纵观汉扁壶,壶体扁圆,底部圆润丰满,腹肩产生曲折刚劲的张力,平盖稳重,嘴微曲,大把向外拉出,嘴侧肩与把侧形成一条气贯全壶的流线,相线呼应,生动而自然,整个壶质朴而大气。
△汉扁
井栏 、汉君 、茄段 、汉瓦井栏是水井四壁用“井”字形木架从下而上垒成,用来保护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则是井栏。紫砂工艺师按照井栏的轮廓制作成了井栏壶,井栏壶方中有圆其圆中有方,壶形简约美观,显示流畅大气,深受人们的喜爱。
△六方井栏汉君壶:是传统壶式之一。古代汉君壶的器形与曼生壶中的扁石壶相仿,但器形有些笨拙,后经艺人不断改进,在清末民初时基本定型,是为平盖汉君壶。
△汉君壶茄段壶: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最佳须使用特级紫茄泥,以茄蒂为壶纽,生动有趣;气度饱满,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静动如一。壶面充分表现出紫砂的种种优越属性,色泽暗淡沉朴,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温润。
△茄段壶汉瓦: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而之前杨彭年的一款汉瓦壶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圆筒形壶体,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阴刻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暗红。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壶身镌楷书渴语:“放下屠刀否,心莲顷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署名“金冬心意门”。又刻坐佛一尊,落款“两莑居士罗聘画”。盖面刻行书“蕉雪子摹、己卯冬月作”凡九字。底钤阳文篆书“杨彭年造”方印。
△杨彭年——汉瓦壶
美人肩 、牛盖莲子 、秦权 、柿圆美人肩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
△美人肩牛盖莲子:直腹圈足,阔口出唇,短弯流,环状柄。平盖,宽带拱形钮犹如牛鼻,牛盖莲子故此得名。制作此款作品老师都会精心选用精品泥料,牛盖切合紧密,整体清秀敦厚,胎质细腻,色泽典雅。“牛盖莲子壶”为裴石民先生六十年代于宜兴紫砂厂所创制,遂成紫砂壶中的经典之作,发展至今仍是一款不可超越的经典。
△牛盖莲子秦权壶:乃秤砣式形制,短流,环耳形把手,嵌盖微鼓,钮似桥顶,整体简练、古朴、大方。此壶何名“秦权”?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度量衡,秤权以秦为准。更值得称道的是古代“秦权壶”上所题刻的行楷铭文:“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 秤来。”文中透露出生活的智慧和幽默,桃源卖茶,买家带秤,带的是一把秤砣形的紫砂壶,既买又赏,何等的潇酒不羁!如此壶铭,不仅文辞高雅,而且既切壶又 切茶,从而升华了这件秦权壶的魅力,确是一件难能可贵的精品。
△秦权柿圆壶:整体壶形似柿子,圆浑饱满的壶身看起来立体生动,该壶温润饱满,做工精致,既有紫砂的淳厚古朴,又有瓜果的灵巧精致。
△柿圆壶
如意 、乳鼎 、书扁 、传炉正传统的“如意壶”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是紫砂壶的一种经典壶型。"如意壶"飞起的壶把与昂起的壶嘴相对称,形成了流畅的线条,方中带圆的壶身显的大气美观,深受壶友的喜爱。"如意"是吉祥的化身,自古就受到人们喜爱。如意壶在传统的壶型上有所变化,气势非凡。
△如意壶乳鼎壶:壶体简洁腴润,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体现了乳鼎壶的含蓄美,壶盖与身截成一体,壶钮、嘴、把采用暗接过渡,整壶更显秀润雅致,充分的体现了紫砂的特质。乳鼎有时候又被称之为"玉乳",与乳鼎不同之处在于底为平底,无三足而立,依然显得端庄典雅,不失风韵!
△乳鼎壶"虚扁壶":又叫"水扁壶"、"书扁壶"。虚扁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从围身筒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逐步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书扁壶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有鉴于此传统壶型由来已久,然欠缺考据,众壶友多不知此壶,今东拼西凑,略言一二,聊做无米之炊。
△传炉壶
一粒珠 、玉乳 、钟鼎 、君德一粒珠:是一种传统壶式,相传是惠孟臣所创。“一粒珠”,顾名思义就是要塑造出如珠似玉般的圆润光洁的效果,这与传统的紫砂圆器的要求相吻合。圆器的造型艺术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其艺术要求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的艺术境界,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美得高度浓缩。
△一粒珠玉乳壶:以紫砂老拼紫泥为材质,紫而不姹,细润如脂,整器以玉乳为名,造型圆润充实,以曲线构成主体形式,自壶钮、盖、身、底脚,没有硬性的折线和角,显现球形大小均衡适度的节奏感。一弯嘴、圈把、截盖与口吻合,扁钮至脚线与主体造型紧密呼应,触觉舒适,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尤其是形态流线的掌握,优柔曲折如小泉流水,妙哉妙哉!
△玉乳壶钟鼎壶:线条干净利落,壶身自上而下微微放大,修饰的圈线沿腰线将壶身分为大小各异的两半,显得匀称自然,流把衔接自然,与壶身相接处简单修饰饕餮纹,给素身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平底,尖足,安放自如稳重,足显大家之气。
△钟鼎壶“君德式”乃因明季壶工张君德而名。呈鼓腹矮梨形,三弯流朝天,圆环把,截盖圆珠钮,捺底,底款以行书刻满篇“诫子书”。此壶以细密青灰砂制成,胎薄均匀,制作精巧,刻款流畅,窑烧火候得宜,手感顺滑,十分讨喜。晚清时期,东瀛煎茶道盛行,外销日本的紫砂茗壶类颇为畅销,但满刻名篇文章之甚为少见。
△君德壶
巨轮珠 、思亭 、线圆 、龙旦巨轮珠又名具轮珠,乃古典传统器型,盛行于清末,尤其出口日本很多,之后又风靡台湾茶界。此款壶型,设计原意本就是实用器型,大口盖便于倾倒茶渣,直流炮口出水爽利。拿捏把握,壶盖摘拿,都方便自如。尤其古时人泡茶之余,爱把茶壶捧于掌心,摩挲把玩,此类圆形壶,小巧方便,更是适合。
△巨轮珠在朱泥壶中,惠孟臣,惠逸公,陆思亭诸家原皆为清代制壶好手。早期的思亭壶,壶嘴曲度较小,流口简练,以竹刀落款于盖口墙沿,笔致尚称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壶,风格柔美,曲线明显,流口较尖,署款则各式皆备,有竹刀写刻,也有钢刀双钩刻,罕见钤印者。思亭壶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闽南俗谚:「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排名优于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壶式俊挺,伫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龙昂首,气韵出众。
△思亭壶线圆壶:壶式为四十年代所兴起,历经几代艺人演变,时趋成熟。壶身用两泥片合制作成扁球状,口部与半球状盖相切,壶底简洁,为一捺底,桥梁钮与盖浑然一体,整个壶在扁圆中求韵味。
△线圆壶龙旦(龙蛋)壶:对于玩紫砂的朋友来讲很熟悉,因为龙旦壶是紫砂壶众多款式中一款经典壶型,此壶整个壶身与壶盖结合为椭圆体,最顶点有一小圆球衬托, 壶把为传统形态,紫砂工艺师在制作时会在壶身刻绘,显示出一种儒雅品味。龙旦为紫砂壶中一款造型极其简约的传统壶形,显示出光器紫砂壶的美观,一直深受紫 砂爱好者的青睐。
△龙蛋壶
汉云 、乳钉 、葫芦 、逸公古语:一把汉云天下醉。汉云壶造型周正严谨,气势稳重挺秀。壶身光素无纹,纯以造型的优美取胜。作为近代以来最经典的传统器型之一,很多制壶者都效仿制作。
△汉云壶乳钉壶:为"曼生十八式"之一,由杨彭年作壶、乔重禧刻铭,此为仅见。黄泥壶能似此壶坚洁亦属罕见。这是本山绿泥与紫砂泥对等相配制,古时用石磨粉碎加工,泥质稍粗,故砂质隐现似花岗石。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对诸传器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形态流线的掌握,优柔曲折如小泉流水,与大彬之皇皇重器,好比一钟一笛,各臻其妙。此壶底钤"吉壶"二字印款,把梢下有"彭年"小章。壶身刻梅枝。考其壶,应由杨彭年制壶,乔重禧定制并自刻书画,怡然自赏。
△乳钉壶葫芦壶: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深得艺人们的喜爱,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呈葫芦状,壶流短直而微向上翘,把成半环形,盖顶设有套环钮装饰。整器形制的线条以浑圆为主,十分流畅。
△葫芦壶逸公壶:为紫砂小品中之名款,造型精巧,因相传为清代紫砂器大家惠逸公所创而得名。清光绪金成祥于《海珠边琐》一书中称:「逸公云泥色最奇,小壶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壶之古朴可爱也。」此壶扁钮,鼓盖,口沿严实,圈把直流,腹部扁圆,下承圈足,底刻蔡襄诗句「天上清光留此夕,逸公」铭。
△逸公壶
华颖 、合欢 、掇只 、神灯华颖壶:是顾景舟先生根据传统壶体演变所创作品,名为华颖。在古字中没有“花”字,“花”为后世字,故而古时“花”亦用“华"”代之,华颖的“华”意为“花”,华颖所表达的意境为:招展的花意。
△华颖壶合欢壶:泥质呈朱红色。壶肩部刻行书:"八饼头网,为鸶为凤,得雌者昌。曼生铭。"底钤阳文篡书"曼生",把下钤阳文篆书"彭年"小印。壶身用两器皿对合而成,所以得名合欢,寓意合而则欢。
△合欢壶"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掇只壶神灯壶:顾名思义,外形像神灯。
△神灯壶
供春 、三友 、松段 、四方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壶。传说他姓龚,名春。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
△供春壶三友壶:砂粗质古,色象天错,巧妙工致。壶身集松竹梅三干于一体,全器混若天成。《阳羡茗壶系》称其为"神品"。
△三友壶松段壶:取精选紫砂团泥为材质,泥色呈古老苍松树皮质感。造型以松段一截做壶身,结构极严谨,比例合理协调,整体气势古朴。树皮斑驳苍劲,松枝虬蟠其上,针叶写形亦写意,形意俱佳。壶嘴与把手均以老松枝塑成,质朴古雅,挺秀有神,形象逼真;壶盖为嵌入式,口盖紧密无间,盖呈不规则形,有年轮效果。盖钮塑成开叉的松枝及松叶朵朵,与壶身对应以小视大,颇具画龙点睛之效,艺趣盎然。
△松段壶四方壶: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的方器形态。亦有人在处理时与圆器、筋囊器配合,做到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口方盖圆,口圆盖方。也可以做到身圆嘴方,身方嘴圆,或是身圆把方,把圆身方等等。四方方器作品形体优美,工艺严谨,气韵生动,造型古朴,技法独特。整体壶行透露出豪爽、刚劲、正直的阳刚之气;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到位,其工艺水平毫不逊色于其它造型。
△抽角四方壶
唐羽 、大彬提梁 、鹧鸪提梁 、洋桶唐羽壶:为紫砂壶光器,设计灵感来源于“羽觞”,为创新系列作品中经典之佳作。相传唐代饮茶不用壶泡,除点茶法外,有将茶团和茶饼研碎放入敞口器中的文火煎煮法。煎茶用的器具手柄细长,似羽翼飞升,称“唐羽”。他的创意也可以诠释为唐代陆羽之壶。与以往的规则壶型相比,唐羽壶不规则的造型多了份趣味性。手中把玩似有拉回时空,重温唐风,再现历史的美妙感觉。
△唐羽壶大彬提梁壶: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器型上“改大为小”,“改俗为雅”,奠定了紫砂壶基本的审美倾向,使紫砂壶能进入文人生活,成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这也让时大彬成为紫砂宗源上的第一座高山,让无数后人仰止。 粗看很不起眼!大彬提梁身筒成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压盖,圈底,溜肩,素身。再看耐人寻味!身筒以实托虚,圆环以虚带实,上下两个圆弧构成的虚实对照,达到了视觉上的微妙平衡,整体上让人感觉气势雄健,浑然一体。所谓“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三看惊为天物!大彬提梁如佛趺坐,清风朗朗。《梦溪笔谈》中说:“星辰居四方而中虚,八卦分八方而中虚,不中虚不足以妙万物”。虚实结合犹如画中留白,园林借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大彬提梁壶因鹧鸪这种鸟的叫声听起来象就是“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多在忆悼哀思时选用鹧鸪做词牌,在“鹧鸪提梁壶”的底上顾景舟先生留下了这样的刻款: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景舟记,时年六十有九。顾老晚婚,需五十才与比他小十一岁的徐义宝结婚,仅共同生活了不到二十年,徐患鼻咽癌,越过这个鬼门关几乎无望,顾景舟预感到妻子此病的凶险,仿佛听到了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凄惶叫声,从而在这只外型仿鹧鸪鸟的壶身上寄托自己凄血哀号。
△鹧鸪提梁壶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名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传统紫砂壶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就,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喜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近现代多位大师,著名艺人都制作过洋桶壶。洋桶壶长圆形身简,端庄大方,典型的光货特点,最不能遮丑,所以洋桶壶既是入门练艺又是最能考虑紫砂传统技艺功力的一致壶型。
△洋桶壶爱茶爱壶之人,没有了紫砂壶的陪伴,仿佛品茶也变得如此单调,在幽幽暖壶茶香的熏陶下,岁月会多一些豁达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