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学行针总歌诀

行针总要歌

—1—

出处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要根据受针者之同身寸进行度量取穴,并应注意询问病人饥饱劳碌情况,凡阴雨天气及禁忌时日均不宜行针治疗。要求在治疗时应按经络的循行、阴升阳降的规律,揣寻穴位,进行傍刺、深刺或透刺。文中还详叙有关腧穴之部位以及某症选取某穴,某穴可针可灸等。针灸界传诵已久之名句“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即源于此歌,很有参考价值。

—2—

原文及白话解

(白话解 北京中医药大学谷世喆教授)

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

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

身体心胸或是短,身体心胸或是长,

求穴看纹还有理,医工此理要推详。

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

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

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

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

大饥大饱宜避忌,大风大雨亦须容,

饥伤荣气饱伤腑,更看人神 俱避之。

妙针之法世间稀,多少医工不得知,

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

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

见病行针须仔细,必明升降阖开时,

邪入五脏须早遏,祟侵六脉浪翻飞,

乌乌稷稷 空中堕,静意冥冥起发机,

先补真阳元气足,次泻余邪九度嘘,

同身逐穴歌中取,捷法昭然经不迷。

百会三阳顶之中,五会天满名相同,

前顶之上寸五取,百病能祛理中风,

灸后火燥冲双目,四畔刺血令宣通,

井泉水洗原针穴,针刺无如灸有功。

前顶寸五三阳前,甄权曾云一寸言,

棱针出血头风愈,盐油揩根病自痊。

囟会顶前寸五深,八岁儿童不可针,

囟门未合那堪灸,二者须当记在心。

上星会前一寸斟,神庭星前发际寻,

诸风灸庭为最妙,庭星宜灸不宜针。

印堂穴并两眉攒,素髎面正鼻柱端,

动脉之中定禁灸,若燃此穴鼻鼾酸。

水沟鼻下名人中,兑端张口上唇宫,

龈交二龈中间取,承浆下唇宛内踪,

炷艾分半悬浆灸,大则阳明脉不隆。

廉泉宛上定结喉,一名舌本立重楼,

同身捷法须当记,他日声名播九州。

【注释】

①人神:不吉利之日。

②乌乌稷稷:鸟自由落下貌。

【白话解】

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

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

针灸是非常奇妙的方法,医者应根据不同高矮肥瘦类型的病人分别进行治疗,利用患者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作为尺寸,度量取穴后针灸。

身体心胸或是短,身体心胸或是长,

求穴看纹还有理,医工此理要推详。

不同患者的形体胖瘦各不相同,因此取穴时应因人而异。医生要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取准穴位。

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

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

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

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

大饥大饱宜避忌,大风大雨亦须容,

饥伤荣气饱伤腑,更看人神俱避之。

取穴行针需要仔细分辨,不同的病人因为形体高矮肥瘦不同而取穴并不相同,形体肥胖宜深刺,消瘦宜浅刺,不胖不瘦则取中,针二三分,既不深又不浅,便可取得疗效。大怒、过饱、饥饿时不宜针刺,大风大雨之时也不宜针刺。饥饿可伤及荣气,过饱可伤及脏腑,使机体损伤,所以不宜针刺。

妙针之法世间稀,多少医工不得知,

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

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

针灸的秘法很稀少,很多医生不知道。其实人体上处处都有穴位,只要避开骨骼、筋脉即可取到。有筋骨处须在筋骨边上刺入,没有骨骼和筋脉处应采用透针深刺法。

见病行针须仔细,必明升降阖开时,

邪入五脏须早遏,祟侵六脉浪翻飞,

乌乌稷稷空中堕,静意冥冥起发机,

先补真阳元气足,次泻余邪九度嘘,

同身逐穴歌中取,捷法昭然经不迷。

看到患者需要针刺治疗时要仔细考虑,必须明确疾病的轻重缓急,气血流注和穴位开阖时间,邪入五脏须早早遏止,病邪侵入六腑,经脉气血就有逆乱变化,脉象紊乱,似动中若隐若现,医生持针在手,如弩之扣机待发,必须专默精诚,不可稍事外顾。先补元阳之气,再多次反复泻出邪气,根据歌赋中的穴位选择使用,有条不紊,简捷有效。

百会三阳顶之中,五会天满名相同,

前顶之上寸五取,百病能祛理中风,

灸后火燥冲双目,四畔刺血令宣通,

井泉水洗原针穴,针刺无如灸有功。

百会、三阳、五会、天满均指头顶上的百会穴。百会距前顶穴1.5寸,能治疗多种疾病和中风病。如果灸百会穴发现上火,燥热上冲眼时,要先刺百会穴四边出血或眼周放血,然后再用新汲井泉水冲洗以泻其火。针刺百会治疗中气下陷等各种疾病如用灸法效果好。

前顶寸五三阳前,甄权曾云一寸言,

棱针出血头风愈,盐油揩根病自痊。

前顶在百会穴前1.5寸处,甄权曾认为是1寸。用三棱针点刺前顶穴出血,然后用盐油涂于穴上,头风可被治愈。

囟会顶前寸五深,八岁儿童不可针,

囟门未合那堪灸,二者须当记在心。

囟会在前顶前1.5寸,8岁以前的儿童不可用针刺方法,因为囟门未闭,同时也不能用灸法,这两点须牢牢记住。

上星会前一寸斟,神庭星前发际寻,

诸风灸庭为最妙,庭星宜灸不宜针。

上星穴在前顶前1寸处,神庭穴在上星前发际处,诸风证应灸神庭穴,神庭和上星宜用灸法,不宜用针刺疗法。

印堂穴并两眉攒,素髎面正鼻柱端,

动脉之中定禁灸,若燃此穴鼻鼾酸。

印堂穴在两眉头攒竹穴之间,素髎在鼻头顶端,此穴因靠近动脉所以禁灸,灸此穴可致夜间睡眠打鼾和鼻子发酸。

水沟鼻下名人中,兑端张口上唇宫,

龈交二龈中间取,承浆下唇宛内踪,

炷艾分半悬浆灸,大则阳明脉不隆。

鼻下水沟穴又名人中穴,上唇中点是兑端穴,龈交穴在口内上齿唇系带处,承浆在唇下颏部凹陷中点处,用小的艾炷灸或悬灸,若艾炷壮数多则可致阳明脉不隆起。

廉泉宛上定结喉,一名舌本立重楼,

同身捷法须当记,他日声名播九州。

结喉上凹陷处是廉泉穴,又名舌本,重楼是悬雍垂。同身寸取穴的方法须牢牢记住,认真应用,日后名声会传遍九州大地。

文中摘自《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作者:谷世喆,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汤头歌诀白话精解(6)

    六 . 表里之剂 1.大柴胡汤__六.表里之剂 2.防风通圣散__六.表里之剂 3.五积散__六.表里之剂 4.三黄石膏汤__六.表里之剂 5.葛根黄芩黄连汤__六.表里之剂 6.参苏饮__六.表里之 ...

  • 汤头歌诀白话精解(5)

    五.和解之剂 1.小柴胡汤__五.和解之剂 2.四逆散__五.和解之剂 3.黄连汤__五.和解之剂 4.黄芩汤__五.和解之剂 5.逍遥散__五.和解之剂 6.藿香正气散__五.和解之剂 7.六和汤_ ...

  • 汤头歌诀白话精解(2)

    二.发表之剂 1.麻黄汤__二.发表之剂 2.桂枝汤__二.发表之剂 3.大青龙汤__二.发表之剂 4.小青龙汤__二.发表之剂 5.葛根汤__二.发表之剂 6.升麻葛根汤__二.发表之剂 7.九味羌 ...

  • 汤头歌诀白话精解(8)

    八.理气之剂 1.补中益气汤__八.理气之剂 2.乌药顺气汤__八.理气之剂 3.越鞠丸__八.理气之剂 4.苏子降气汤__八.理气之剂 5.四七汤__八.理气之剂 6.四磨汤__八.理气之剂 7.旋 ...

  • 汤头歌诀白话精解(9)

    九.理血之剂 1.四物汤__九.理血之剂 2.人参养荣汤__九.理血之剂 3.归脾汤__九.理血之剂 4.养心汤__九.理血之剂 5.当归四逆汤__九.理血之剂 6.桃仁承气汤__九.理血之剂 7.犀 ...

  • 汤头歌诀白话精解(1)

    一.补益之剂 l.四君子汤__一.补益之剂 2,升阳益胃汤__一.补益之剂 3.黄芪鳖甲散__一.补益之剂 4.秦艽鳖甲散__一.补益之剂 5.秦艽扶羸汤__一.补益之剂 6.紫菀汤__一.补益之剂 ...

  • 汤头歌诀白话精解(3)

    三.攻里之剂 1.大承气汤__三.攻里之剂 2.小承气汤__三.攻里之剂 3.调胃承气汤__三.攻里之剂 4.木香槟榔丸__三.攻里之剂 5.枳实导滞丸__三.攻里之剂 6.温脾汤__三.攻里之剂 7 ...

  • 汤头歌诀白话精解(10)

    十祛风之剂 1.小续命汤__十祛风之剂 2.大秦艽汤__十祛风之剂 3.三生饮__十祛风之剂 4.地黄饮子__十祛风之剂 5.独活汤__十祛风之剂 6.顺风匀气散__十祛风之剂 7.上中下通用痛风方_ ...

  • 针灸歌诀:行针总要歌

    刘吉领针灸 1996年,刘吉领老师创办了东方中医药研究会培训学校.至2020年已开办培训治疗颈.肩.腰.腿痛技术24年,学子遍天下. 公众号 大小五痫水沟存,百会神门与金门,须带昆仑及巨阙,惊风腕骨最 ...

  • 行针总要歌(原文 白话解)

    行针总要歌 [出处]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要根据受针者之同身寸进行度量取穴, ...

  • 行针总要歌

    行针总要歌 [出处]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要根据受针者之同身寸进行度量取穴, ...

  • 《针灸大成》行针总要歌

    行针总要歌 -1- 出处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要根据受针者之同身寸进行度量取 ...

  • 针灸大成:行针总要歌

    ​行针总要歌 -1- 出处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要根据受针者之同身寸进行度量 ...

  • 针灸行针总要歌

    行针总要歌 -1- 出处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要根据受针者之同身寸进行度量取 ...

  • 行针总要歌原文及白话解

    行针总要歌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要根据受针者之同身寸进行度量取穴,并应注意询 ...

  • 《针灸大成》行针总要歌!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 行针总要歌 -1- 出处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g ...

  • 中医针灸学必背的歌诀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学习针灸学必背的8个歌诀,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十二原穴 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肠腕. 注:(肺-太渊,大肠-合谷,心-神门,小肠-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