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章过时了?课本上鲁迅的文章逐渐减少,这些理由你接受吗
鲁迅可能称不上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文人,但一定是最具影响力的爱国作家。他用《呐喊》去唤醒《彷徨》的民众,试图让所有中国“看客”觉醒,但最终却发现他理想中的《朝花夕拾》,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错付。
这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文豪,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之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早已经“封神”。
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现在的教材正在“去鲁迅化”,难道鲁迅的文章过时了?其文章正在逐渐被教材删减,这些理由你能接受吗?
鲁迅先生的大作,中学生“欣赏”不了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被收入教材之中,而且数量最多时曾高达30余篇。可以肯定地说,鲁迅先生的作品质量极高。
但因为他在写文章的时候采用的是半文半白的形式,所以很多学生都看不懂,并疾呼:“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说白了鲁迅是大文学家,而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下册《社戏》;以及九年级上册《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下册《孔乙己》等经典名篇,在中学生的眼里简直“晦涩难懂”。
第一个原因:批判、讽刺意味太强烈
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民主战士,他手中的一支笔就是一杆枪。从他笔尖洒脱落来的文字,就像永无休止的子弹一样,每一颗都打在了敌人的要害上。
正是在这种契机的影响之下,鲁迅的文章、书籍才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
如果单纯从文学角度去看鲁迅的文学作品,可以说除了散文之外,无论是小说还是文章,都可以被当成“战斗檄文”。
很显然和日渐发展的思想理念渐行渐远,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非常值得推崇,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推崇的是和谐稳定与心平气和。批判性太过于强烈的文学作品,也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冲突。
另外,鲁迅先生笔下嘲讽的那几类人,在现代社会中早已经抬头,所以这类人根本不愿意看到批判性特别强的文章,因为他们很容易对号入座,于是才建议将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从教材中彻底移除了。
第二个原因:没有经历的人读不懂
由于鲁迅生活的年代,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社会中的乱象丛生,黑暗面更是比比皆是。所以他的文学作品多以批判为主,对于没有那个年代经历的学生而言,只能像盲人摸象一样走马观花地一带而过,所以根本无法理解作品的内涵。
现在的孩子可谓成长在蜜罐里,社会环境安定和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所以根本无法体会到鲁迅先生文章中的核心思想。
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黑暗的时代,他的眼中竟是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所以根本不可能用柔和的语气,去形容他亲眼所见的社会乱象。
而这种语言风格和现代社会中,人人向往和平、和谐、共赢,很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孩子们根本无法理解鲁迅先生的“态度”。再加上他们根本没有人生阅历,所以就更没有办法去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了。
第三个原因:鲁迅笔下的黑暗描写太多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从民国时期流传至今,原因就在于他骨子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以及他笔下所描写的黑暗现实。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看到的都是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所以在他们的思想中基本没有黑暗可言。
教育工作者为了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美,所以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无法与中学生的三观相契合了,虽然这种说法让人很难接受,但事实却是只能无奈的承受。
第四个原因:中学生理解能力有限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大文豪,可以说他的文章水平,以及文字中所蕴藏的思想,没有一定人生阅历和学历的人,想必要想弄懂可能会十分困难。
尤其是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孩子们而言,以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量,根本不可能透彻了解鲁迅,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删除。
结 语
当得知鲁迅先生的文章,逐渐从教科书中被删除的消息以后,一下子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讨论。
很多人都说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读鲁迅文章长大的,为什么我们能读孩子们就不能读?而且这种声音直到现在也没有消失,但从现行教育角度来讲,删除鲁迅可能是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