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站在2020的山岗上能看见什么?
2020年被称为魔幻之年, 这一年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FT2020中国高峰论坛」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前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陈志武在题为《经济学历史上几次“大瘟疫”》视频主题发言中表示:“我会用三个词来形容202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新冠病毒、社会撕裂、香港转型。”“人类历史上的大瘟疫,是把财富差距拉平的主要力量之一,但这次跟以往完全相反。”
这一年来大家共同经历的新冠疫情、洪水灾害、高考延期这些大事件,还有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军人、基层工作人员。
新冠疫情:这次的疫情让当下的人们切身体会了瘟疫对人们(人类)的影响,从猝不及防到极度恐慌再到科学应对。2020年,给我们最大的冲击,当然就是疫情,以及各种衍生出来的全球经济问题、政治问题。
但是,到了年底这会儿,我们中国人的心态就没有那么慌了。
疫情虽然还在肆虐,但是我们心里有数,即使哪里再有零星的疫情,各地政府处理的相关经验是很足的。方法是现成的,是经过验证的,照方抓药就行了。
中美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好像也就这样了。随着特朗普下台,下一届美国政府不见得对我们更友好,但好像也坏不到哪儿去。
上半年经济猛烈下滑。但是下半年,中国恢复得非常好,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
这几天,什么嫦娥五号,九章计算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很多好消息纷至沓来,我们又回到了对环境的一种基本感知方式里面:我们不错。风景这边独好。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是这么感知环境的。
对于这种笃定感,我们可以给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中国的特质,疫情的规律,世界的大势等等。这都没有问题,经得起理性的分析。
这是从后往前看这一年。但是,如果能回到当时呢?当时的感觉,可能有点忘了,我来回忆回忆。
大年三十,武汉封城。那个时候,我和同事在深圳商量衔接的事。第二天,我带着父母从深圳坐车去广州,住到一家宾馆里面。那几天的感觉,非常糟糕。这个疫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会有多少人感染?多少人死亡?能否被控制住?一概不知。你可能也会记得那段天天看新闻,盯着各种数字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
当时,我带着年迈的父母,不敢回北京,因为不知道北京的情况怎么样,也不知道旅途上被感染的风险有多大。也不敢出门。广州街上也很冷清。就这么待了有十天左右。
当时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就是要买到口罩,但是你懂的,买不到。
我在广州街头一家家小卖部、一家家药店问过去,那个徒呼奈何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我辗转找到一个医生朋友,问他有没有口罩。他说,在他们医院,口罩已经成了敏感物资,医生也只能一天发一个,所以爱莫能助。有一天,宾馆的经理给我送来了6个口罩,那一刻,感觉这个经理对我家人,简直是“恩同再造”啊。
我这还是远离疫情中心的人。当时的武汉人、湖北人、逆行到那里的医护人员,责任在肩的基层公务员,各家公司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承受的要比我不知道多多少倍。
那个恐慌的阶段很快就过去了。那个阶段的感觉,是2020年中国人国民记忆不可抹除的一部分。这一年,这样的时刻有很多:中国的粮食到底够不够吃?海外的留学生能不能回家?美国会不会在南海和我们发生冲突?等等。
回想一下这一年,我们多次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着我们。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各种猜测、各种判断满天飞,我们也都将信将疑。面对这样的大变局,过去的经验不管用了。我们是靠什么撑过来的?不是理性,不是分析,而是靠基本的生存本能,靠相亲相近的人的彼此支撑,靠意志力,靠对各种权威的基本信任,度过来的。
社会撕裂:总会有一些事件撕裂现状,这一年这样的事件及引发的撕裂接踵而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人们(人类)更切实感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
秩序构建:撕裂带来的是痛苦甚至灾难,只有经历了撕裂方能浴火重生,只有经历了大变局才能构建新秩序!
多年之后,如何给孩子讲述2020年的故事
在这一年末岁尾回望过去,才发现经历的见证的感受的历史!不知道以后的历史会怎么写2020年。我自己是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反差:从后往前看,可以条分缕析、理性解释的成分就多一些;而从前往后看,心慌意乱、不知所措的成分就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