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练·学·悟 (二)

其次是学。

学习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它使人聪慧进步,充实受益,古往今来备受推崇。乒乓球作为一门大学问,有太多需要我们学习探究的东西,要想不断上进,就必须像植物的根系一样,扎根学习的土壤随时随地汲取有益的水分和养分。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和练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互为表里。学是导引,为练指明方向,是水平提高的关键;练是基础,也是学的体现,是水平提高的前提和结果。学而不练,无异于纸上谈兵;练而不学,不过是游戏的机械重复。

对于业余球迷来说,无人教、基础薄、时间少是不争的现实,也决定了我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只能是自学。所幸如今的自学环境真是太好了,种类繁多的教材书籍,数不清的教学、实战网络视频,还有重要赛事的电视直播,可以让人得到正确直观的学习,和我们几十年前的条件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我看来,这些东西还只是外在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颗永不满足、不断向上的进取心。有这颗心,球场内外皆课堂,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来学习;没有这颗心,条件再好也学不进去。

球友C君比较少来球馆打球,每次来就有些新招。不是多了几种发球变化,就是冷不丁亮出直拍横打,要不就是在底板胶皮上不断变换尝试。最近一次来,则是练了一招正手位用背面反胶拉弧圈球的技术,虽然还不实用,但很独特。本来实力就不差,新招又使他如虎添翼,让人总感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只是这样的人不太多,更多的人在技术基本定型后,打起来就是那老几招,有的发球好,冲球猛,杀伤力强;有的接发球好,搓球稳,相持能力强;有的倒板娴熟,控球好,伺机还有一板正手强攻。我个人则是推挡比较突出,节奏快,别人一般不太适应。因为有几样过得去的看家本领,可以和一些相当水平的人周旋,不免就安于现状,动力不足。尽管心里也很想再提高,却不愿付出时间精力的代价练一些新招,或者有种未老先衰的心态,认为自己该会的都会了,不会的再怎么学也不会。球也常打,除了熟练程度提高以外,水平难有大的提升。“小富即安”的惰性心理,叶公好龙的心态,是学习进取的最大障碍,所以,最需要战胜的往往是自己。

突破自己,是需要动力的。这动力,可能源于特定的对象,比如有些人就是把身边比自己略强的球友设为标杆,以激励自己实现对他们的超越。也可能来自负面的刺激,球友Z君原先只是玩玩球而已,什么胜负输赢并不上心。一次比赛由于对手的傲慢冷落,他痛下决心,一年之内非把此人赢下不可。经过发狠的勤学苦练,他如愿以偿,也从此进入铁杆球迷行列。

传说蒲松龄落第后,为自己题了一副励志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或许就是这样的立志,才成就他后来写出《聊斋志异》这样的宏篇巨著。有足够的激励动力,不管从事什么行当,进步和提高都是迟早的事。

真想学点东西,不一定要正儿八经拿着书本看,对着视频学,留心处处皆学问。球场休息间隙,看看球友之间的比试,特别是留心看看别人怎样应对自己处理不好的球路打法,从中可以得到启发。就是水平不很高的,通常也有他的亮点特色,有的搓球好,球风稳健,有的发球好,变幻莫测,有的发力好,进攻凶猛。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学人所长补己之短。电视里的赛事直播,不仅有激烈对抗、胜负悬念,还有主持人和解说嘉宾的精彩点评,深入浅出,即兴发挥,对我们阅读比赛、加深对球的认识和理解,远比教科书要生动丰富得多。天涯何处无芳草,只要是学习的有心人,随时随地都会有值得学习和联想的东西。

更直接的学习,是来自身边知根知底的球友。一个人能力再强,眼界再高,总会有自己的局限和盲区,周围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能帮助自己把问题看得更客观些,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然,这需要有良好的交流切磋的氛围。有的人比较内向,不太善于和别人互动交流;有的人比较自信,总认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更清楚,别人说的不符合自己的实际。如果能敞开心扉,多听听别人各种不同意见想法,对于从自己以外的角度来全方位认识自己,总是有益无弊的。有的不妨“拿来”试试,说不定会帮你打开思路,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感觉不适合自己的,也不妨分析分析,引起警惕。比如朋友们对我提得比较多的是,进攻意识不强,许多可以起板的机会没抓住。而我的考虑是,我的推挡比较稳健,可攻可守,一般情况都可以应付,如果要多起板或加强侧身攻,怕成功率不高,还要多消耗体力。但由此我知道自己的球风还不够强悍硬朗,获得的一个重要提示是,到了比分落后、局势不利的情况下,该搏杀还是要搏杀,用破釜沉舟来以求一逞。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确实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但对解决问题严重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做不到,比如直拍选手的推挡差,横拍选手的小球差等等,觉得自己都试过练过了,提高不了。须知,要想突破瓶颈,总是必须学些新东西、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提高的,要不就只能在原地打转转了。我的体会是,对长期学不会练不好的技术,一定不能失去信心,思想上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眼睛盯着它,头脑想着它,坚持不懈假以时日,是有可能把它练出来的。拿我来说,一直学不会练不好的技术主要有两项:不会拉弧圈球,不会发强烈下旋球。但多年来并没有放弃,一直想着要解决它。如今在特定套路下已能发出较强烈的下旋球(下文还将谈及),弧圈球偶尔也能拉上一两个,不敢说已掌握,还需大大的努力。

对业余选手来说,技术不全面是一个常见的短板,导致战术组织捉襟见肘,变化手段不够丰富。比如,很多人有两个“短”处:不会发短球,不会摆短。以我体会,学会这两招是很实用的,发短球,除了让对方不好接之外,还可以牵制他侧身攻的企图;摆短,可以让对方难以组织有效进攻,和搓长结合,多了一种战术变化的选择。有短有长,以短显长,变化就丰富了。更重要的是,能把球打短,说明手法比较细腻,小球技术比较好,往往是打大路球的人所缺乏的。所谓大路球,其表现是动作大,用劲大,线路长,攻势猛,和短球的搓、摆、吸的轻柔机巧相比,风格完全不同。学会把球发短打短,是完善技术体系的重要一环,关键是自己要有这样的认识和想学想用的愿望。

尽可能完善自己的技术体系,对于争取主动、盘活战术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拿我来说,发球不转一直是块心病,我知道这和不正确的握拍方式有关——三只手指平行顶在底板上,当然发不出很转的球。尝试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如愿。直到在电视上看到有选手发正手位逆向球,球拍由里向外切,这样顶住的手指就不会造成干扰。立马试了试,球一下子发转了,而且是又快又转,想不转都难。有一位赛场上多年的老对手,我穷尽了所有发球手段,都不能让他吃发球,没想到学会这一招后,发他反手位的直线急下旋,他怎么也接不好,几乎每球必吃,几近崩溃。就这么简单一招,加上配合发相似动作的不转球,一下子变成压垮旗鼓相当的对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说明,只要有心,并且找对路子,对理解能力比较强的成年人来说,学习新技术相对容易。另一种学习就难了,要纠正某种定了型的技术或者习惯动作,把它往正确轨道上拉,就远比学新的难得多。比如我之所以拉不好弧圈球,就是因为打惯了撞击式的扣杀,摩擦的感觉怎么也找不着。又比如,在双方对推对搓的相持中,如果用反面长胶磕一板拱一板,球突然改变旋转节奏,可以收到奇效。但想得好好的,打起来往往就忘了——根深蒂固的习惯和意识,也是自己的拦路虎。

对于球龄长年纪大的人来说,转换意识改变习惯是要有点耐心的,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盖不起大楼。但也不应当因此而放任自己无所作为。我们可以对自己有个不高的要求,就是争取每天学一点,改一点,哪怕在细枝末节上能有些微的改进提高,那么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量变就可能成为质变,进步就很可观了。高山不辞土石才有其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有其壮阔,很多时候,细微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譬如落点意识的增强,节奏的变化与控制,习惯的攻球线路的改变等等。

再退一步说,如果认为自己技术动作已经定型,难有大的改观,那么至少可以在加强战术意识和球路变化上、在深化对球的认识理解上多下功夫,这是到老都可以不断提高的方面。我们对突破瓶颈的理解,不在于要让自己提高到哪里去,只是希望坚守一个理念,今天要比昨天有收获,今年要比去年有进步,往低里说,对自己有个交代。

内容来源:乒乓网

原文地址:https://www.pingpangw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0778&extra=page%3D2%26filter%3Dsortid%26sortid%3D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