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 战国】拔山扛鼎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成语释义:
扛鼎:把鼎举起来。拔起山峰,扛起鼎。形容力大无比,勇猛过人。
近义词:拔山盖世。
反义词:手不缚鸡之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少年时代的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便改学剑,但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问他到底要学什么。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写自己的姓名就够了。学剑只能对付一个人,我要学能对付万人的本领。”于是,叔父便教他兵法,他很高兴。项羽二十二多岁时,力气大到能举起青铜鼎。
后来,他和刘邦率领强大的义军共同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随后又同刘邦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项羽在战争中失利,被刘邦包围在垓下。由于项羽部下大部分是楚国人,刘邦命人在四周唱起楚国歌谣,项羽以为自己的老家已被刘邦占领,心中惊慌,军士们也都无心恋战。
项羽预感到自己大势已去。就作了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成语感悟: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能力,都要用对地方,才能发挥能力的作用。同时要做到全面发展,做到有勇有谋才能很好地生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