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租赁,到底汽车金融路在何方?

在前不久写的一篇汽车金融市场新格局的文章中,我提到了汽车金融产品模式的发展路径,由于受篇幅限制,未能展开进行论述,最近几天,有很多朋友和我积极的讨论这个问题,所以产生了具体描述一下这种观点的意图,于是就产生了这篇文章。

我的观点是:从大趋势看,银行按揭终将汇合融资租赁一起成为市场的主流,但发展模式和主攻方向会有明显的区别,回租业务终将被直租业务所取代,直租业务发展起来后,经营性租赁和二手车业务将真正迎来自己的春天。

首先从产品特点上做个对比:

从资金成本上来看:银行的资金成本目前要明显低于融资租赁公司,但随着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融资工具的日益丰富,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将逐渐降低,特别是金融租赁公司和厂家系融资租赁公司以及又有优良背景的大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成为市场上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但从行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在资金成本日益接近的同时,融资租赁的优势将逐渐的显现出来。

从产品灵活性上看:由于银行受多种因素制约,在首付比例、年限、还款方式、业务手续、办理流程、贷后管理方面的灵活性和产品组合能力均无法从融资租赁业务相抗衡。而且由于受体制的限制,更是无法组织大规模的直营业务,所以更为常用的模式是银行+担保公司或者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进行市场开发,在作业的专业性与管理的专业性方面均无法与专业的融资租赁相抗衡。特别是如果无法对合作担保公司形成有效管理,会引发出很多潜在的操作风险。

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融资租赁的产权归属清晰,相比较银行而言,更便于对车辆的后期管理以及风险处置,这也是融资租赁公司具备的先天优势。根据朱总对于汽车金融发展趋势中的分析,汽车产品从奢侈品、大宗物品想代步工具转移,会有一个过程,也会从一线城市逐渐下探,在这个过程中,客户观念的转变,整个经济水平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配套服务的建设和整体服务的便捷性对会对这个转变的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业务延展性上来看,银行产业链的纵深优势依然是依托传统金融领域,会在整个产业链上位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比如信贷业务、理财业务、供应链业务、保理业务、信用卡业务等等,但是拓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性不足以及受体制影响,市场反应速度的欠缺,都会成为影响其持续有效发展的障碍。而融资租赁公司会逐渐向利润更高、控制力更强的直租和经营性租赁业务模式发展,也必然会在产业链上有所作为,但会在客户的用车、养车、换车等方面进行重点拓展,这是和银行的拓展思路有很大的差别,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双方各有利弊,相持不下。

从这个分析中不难看出,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的时代,相关汽车产业发展不成熟的时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银行按揭和融资租赁都会同时存在,甚至不会有一方消亡。只是双方的市场占比会慢慢地发生变化,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客户需求,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多种产品的相互竞争和相互补充。甚至会相互融合,总之一切皆有可能。具体的判断,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走势具体判断了,但是汽车市场是一个专业化很高的市场,专业综合服务提供的能力仍将成为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谁能提早布局,储备资源,招揽人才,改良体制,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先机。所以极有可能会是长期的拉锯战格局。银行主攻低成本,全方位金融服务方向,而租赁公司主攻专业整合产业链服务能力方向。客户各取所需,双方各取所得,但在能力的建设上,融资租赁公司的专业化道路依然艰巨,加之目前银行业所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银行在近几年中可能依然后占据主导位置。决定成败的关键可能会在于其合作的担保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速度和能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之路,银行的调整空间有限,才去的策略应该是低成本的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将银行其他产品逐渐导入,形成以金融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在外延式专业化发展方面,融资租赁公司可能会更有很多的可能性存在。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可能会迎来大的整合时代,金融租赁会和自己背后的金主银行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资产规模和收益率方面仍会独占鳌头。厂家系租赁公司会在横向服务一体化方面做出重点的尝试和调整,在市场服务端的专业领域,通过专业性和金融租赁公司相抗衡,而众多的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将会有乱战向被整合过渡,总之,各类租赁公司将会在基于股东不同背景的前提下,形成产业化产品,构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有可能会在全能型服务商;细分行业、区域、客户类型的深耕者;以及整个生态圈营造者三种角色在市场中出现。

无论是哪种生态,都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实行专业化和差异化产品服务体系作为发展方向。首先,应该围绕客户需求重构自己的商业模型,通过多样化的综合产品和完整的服务生态,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于相对弱小的企业,建议紧盯自己熟悉的产业、区域,做好目标市场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在局部市场以效率、专业化能力以及延展性取胜。这种变化必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做一家大而全的企业越来越难,越来越不具备可操作性,各相关企业之间的整合、并购、联盟、合作可能会成为今后的发展主题,匆匆推动整个公司和行业商业模式的变革。

在能力建设方面,刚才已经介绍过,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将会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但最终的结果仍会是相会融合。银行会在金融能力方向发展布局,为客户打造完整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而融资租赁公司会在设备使用周期综合服务能力方向发展,建设实物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但两者之间并没有觉得对壁垒,应该是相互借鉴和融合,况且国内的政治环境,也不可能会出现一下独大的局面。谁能更占优势,更多的在于各自的自身资源调控整合能力和差异化服务布局能力。也不能排除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具备将两种能力有效整合的庞然大物出现,比如说主机厂和银行之间的并购,形成真正的产融结合能力,将双方各自的优势进行二次融合,那么市场的格局又将随之发生变化。

接下来,我们聊聊回租和直租,我们都知道,目前租赁市场以回租为主,而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租,而是一种中国式智慧的衍生,回租的利润远远低于直租和经营性租赁,类信贷模式的假回租势必无法与按揭产品相抗衡,目前市场上的体现已经淋漓尽致,我想不用我描述大家也非常清楚了。所以融资租赁公司想生存,就必须大力发展直租业务开展的能力。这不仅仅与客户意识形态有关,更主要的还是自身提供综合性服务能力有关,所以,只具备专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各样具备全方位的服务能力,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从专业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向专业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上转变。企业组织架构的重组,企业文化的重组,人员的重组和储备以及磨合都已经变得迫在眉睫。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很多企业现在的状态依然可以活的相对舒服,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控制人想走多远,想要什么?

直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租赁公司整体资产的管理能力,如何创造出吸引客户眼球的产品卖点,如何让优质的、专业的、诚信的服务来创造需求,主动引导客户更多的接受直租,那么如何做好整体推进规划,如何选择区域,如何选择客户进入顺序,如何制造卖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闭门造车已经无法在适应这个时代的客户的需求。你不主动变革,那你的好日子也就不多了。

经营性租赁其实可以嵌套在直租之中,本身就是直租的一种模式和补充,特别在共享经济充分发展的时代,以及在风险管理中独特的地位,都应该成为我们重点研究和发展的对象,对于二手车、违约车,特别是经营不善的商用车,经营性租赁都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值得我们去研究。

至于二手车,在没有解决客源从黄牛手里掌握的前提下,车辆信息不透明、质量不透明、价格不透明、程序不透明,就不会迎来真正的大发展,而直租和经营性租赁正是目前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良药。全过程的服务才能有效掌握车况,才能形成真正的诚信环境,才能有效的对车辆的残值进行可学的评估,这就是我对于上述预判的一些个人看法。

最后再说说影响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发展的最大毒瘤,那就是无底线的运作模式,我们的汽车金融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是金融产品总是有漏洞,最可恶的就是总有一些人利用这些漏洞狼狈为奸,搅乱市场,形成市场的大乱局。影响业务各方的相互信任,对于这些黑产业,我是深恶痛绝的,我不敢奢望会有一个干净的市场环境,但是我呼吁大家抵制这些不良行为,为了行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人在做,天在看,所有的一切都会在最后做出最合理的宣判,这不仅关乎于行业的发展,更在乎于人格的完善。

眼睛已经有些不舒服了,就到这里吧,文章写得不好,内容可能也会有失偏颇,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和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只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这样就足够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