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纵横谈47 |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
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国家给所有家庭送了一个大礼包:放开三胎生育政策。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宣布,是否有特别的意思,这里不得而知。但政策一发布,网络便“枪声四起”,各位网友便摆出各种姿态,不过大部分是调侃。这个话题估计会火一段时间,会引发大家各种讨论。对于这个政策,我认为是好事,至于如何选择,各家庭自然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政策本身具有导向性,但无论如何,人的问题始终是根本问题。
家庭选择不生的理由有很多:有妇女身体的问题,大龄产妇带来不仅仅是女性的身体问题,胎儿的健康比例也会下降;有经济问题,有人算过一笔账,生养一个孩子,从怀胎十月到出生,从营养到上培训班、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费用,还有考虑给小孩买套房的费用,这么算下来,哪怕是在普通三线城市,都是一大笔开支;有现实问题,比如家里的老人还能否帮忙带孩子,老大老二与三胎的年龄相差会不会太大;生完孩子之后,家庭的生活质量会不会大大下降等等。要生养一个小孩,要考虑诸多问题,所以很多家庭简单算算这笔账,便望而止步了。
家庭选择生三胎的理由也可以很多,家里多口人总会更热闹一些:一个孩子太孤单,两个孩子勉强平衡,三个孩子才正好。像我们很多农村长大的80后,大部分都有三兄弟姐妹,尽管当年条件差,但也不都长大了么。何况长辈还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农村地区,人多总的来说基本上都是好事。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估计会有不少家庭考虑继续生。有一些人还会想到一点:既然其他方面不如人家,但起码人口要比别人多。我们看《了凡四训》的第一章,孔公对了凡先生的预测,最让了凡先生沮丧的不是“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这一点,而是“惜无子”这一条。在绝大多数人传统的看法,“无后”才是个大问题。因为一个人家庭,唯有人丁兴旺,家庭才能繁荣;假如是人丁不足,家庭再富裕也会走向消亡。所以,一个人家庭的发展,从根本上还是人的问题。
生不生三胎是家庭的选择,但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做好配套设施才是关键,例如把教育的成本切实地减下来,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多地方把公办学校私有化,还美其名曰地说:想接受更好的教育,那就拿钱来吧。教育引进市场竞争不是坏事,但不能全部或者变相地全部交给市场,毕竟市场是以赢利为第一要务,往往容易忽视了教育的公益性,最终会导致损失人口的质量。另外,教育还是社会公平性重要体现,而不应该拉大社会的贫富。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切实的解决,我想无论生还是不生,问题都不大。国家在保证人口数量的同时,不能降低人口质量,最终才能推动人口健康的发展。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在论到革命文艺时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生儿育女是家庭大事,也是国家大事。每个家庭都可以找出继续生的理由,也可以找到不生的理由,但无论社会如何变幻,世界如何发展,人始终是根本。了凡受到云谷禅师的开导之后,首先是求功名,其次是求子。所以一个家庭要不要继续生三胎,我建议先好好看看《了凡四训》。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优秀的后代越多,就越有利于家庭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