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圣人和弟子
《弟子规》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悟经典,读人生》栏目有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弟子规>》,里面讲到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读传统经典的《弟子规》,从本集开始,我们专门为大家讲这篇经典。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句:“弟子规,圣人训”这一句。
圣人和弟子是一个相互相成的关系,弟子能够有为,当然离不开师傅的作用,当然有圣人做师傅是人生很难得的福气,反过来能够找到合适的弟子,也是师傅的福气,如同孟子讲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乐”。两者之间的确要讲究缘分,师傅的作用和个人的努力不能说哪个更重要,但在个人的早期,师傅的作用要更明显一些,不过在师傅点拨之后,修行便是个人的事情。历史上有这么一种情况,“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老师”,有本事的学生都是教育出来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有甘于寂寞的教师才能成就状元学生,不过王阳明是个例外。王的父亲本身就是状元,王的老师也期望他立志考状元,但王阳明说还有比做状元更大的事情,那就是成圣。龙场悟道之后的王阳明也的确培养了无数弟子,把王学发展为举国上下皆知的心学,这也只有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当然圣人也必定这么做,因为这是圣人的使命。圣人成就弟子,弟子成就圣人,其实两者是一体的,相互彰显,明白这一点,弟子才能更好地做弟子,老师才能更好地做老师。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现在意义上的学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弟子,弟子的角色和任务要更广泛一些,弟子要履行一些子女需要做的义务,当然传统的师傅的职责也比现在的教师职责要更广泛。现在很多人把教师看成是一个职业,所以教师也不可能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带学生,所以现在的师生关系不可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现代教学更重视技术和获得技术方式的传授,勉强有一部分是德的启发,但几乎不涉及道的层面,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被打折扣了,这既是现代教育的无奈——因为现代教育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也是现代教育的困境——现代教育培养了大批高智商、高技术的人才,但很难培养圣人,当然社会出圣人要先有生产圣人的土壤以及圣人作为老师,不过现代的“伯乐”和“千里马”之间如何能够相遇呢?
圣人和弟子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如同韩愈讲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总的来说,圣人和弟子之间是相互感召、相互吸引的。首先圣人不是自己定的,其次圣人自然能够找到自己的继承人,如同王阳明说“千古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不过只有自己明白才能与圣人相遇,王阳明在龙场所谓的悟道,不过是明白了一点:“此心具足,不假外求”,也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圣人作为师傅。其实古代的一切圣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他们从来没有远离我们,既然本性具足,我们也不必要到处找圣人。
有人把“规”拆开为“夫”和“见”,认为《弟子规》代表“大丈夫”的见解,这个解析有点牵强。其实“规”就是“规范”,就是作为弟子务必要做到的、遵守的“规矩”和“规范”,其中包括打扫庭院、知书识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乃至一切的道德要求,当然作为个体的我们,在早期的时候,务必需要学习规则,这是我们顺利通往未来的保障。如果一个人不能超越这些规则,成就必定有限,不能成圣,尽管孔子自称“七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弟子即是“规”,圣人即意味着超越。
“训”是圣人的教导,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教导的,但“道”是无法像具体的知识一样直接传递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训”更多是代表圣人的经历、教训和体验,而要把弟子“训”成圣人,只能由弟子去自己去体会水的温度了,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能由弟子去践行和感受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师傅只有这样才能把弟子“训”练成人、乃至成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不必感叹自己不如人,没有多少人有王阳明的机会和平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积德,因为德是一种能量,一种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能量,只要我们的德足够深厚,我们自然可以感召圣人作为自己老师,甚至可以做到“神交古人”。
唯有明白自己的人,才能真懂《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