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脏结专论(7)
脏结专论:
「脏结」为邪结在脏,与阴相结。邪结在胸,与阳相结为「结胸」。
「脏结」证见白滑舌苔 者,难治。
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苔滑者,不可攻。
病者若胁下素有「痞」,连在脐 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死。
「结胸」证,脉浮大者,下则死。「结胸」证悉俱,烦躁者死。
病名 曰「结」,脏器有硬变,或内部肿瘤所致,古称「症瘕积聚」故预后不良,或为癌瘤,则死期可待。
「脏结」就是脏腑之间联络的网络,被「寒」与「湿」固结了,结果「腑」里面吸收的营养没有办法给「脏」,「脏」没有营养,「脏」的功能慢慢的衰弱。
所以「脏结」的病人,舌苔都白白的,很厚很滑,皮肤很黄,暗暗黑黑的,没有什么精神,不爱讲话,静静的。刚开始西医检查都正常的,等到检查出来的时候,已经尿毒了,肝硬化了,中医治疗三天舌苔就变回来。
中医为什么看舌苔?就是看看病人有没有胃气。
「脏结」的人舌苔白掉了,吃东西淡而无味,食同嚼蜡,搞不好四五十岁还在生青春痘,因为在三焦油网上,所以一定要大剂的用「柴胡」,利用柴胡把药导到三焦油网上面,因为是全身性的寒且湿,去湿靠白朮,可以用五钱,这是胖子用量, 其湿要有出路,靠茯苓,由小便导出来,去寒靠炮附,用三钱,加些生姜在胃里面和。
最重要的是「生附」,生附一枚,炮附把里阳壮起来,里寒去掉了,肌肉上和三焦油网上的寒,全部靠生附去掉,生附下去,病人除了小便量增加以外,大便出来溏的,大便稀稀的。
吃了三付后,舌苔就 变回来,胃口大开,临床上尿毒的病人,吃一剂,尿毒指数从二百八降到一百三了,炮附温中, 生附温经,血脉、神经都温到,这是主方,临床上看病人还有何症状作加减,若胃口不好常常恶心就加半夏,依此类推。有些久病的病人,在吃药去除寒湿以后,因为脏与腑开始可以沟通了,会有吐「白津」或大便溏的现象,这种情形在病人开始出现口渴的时候就会好转。
脏结汤方
柴胡五钱 白朮五钱 茯苓五钱 炮附三钱 生附一枚
主方在此,其余需临证视情况而定。
(183)「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汗,恶风,大渴而烦,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者,「白虎 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应该是用表法、汗法,结果吐下后,胃的津液一定会伤到,七八天都没有好,结果热结 在里,表里俱热,里面有病,表也有病,里面的热哪来?因为津液伤了。
人的热停在津液里面, 也停在血里面,血里面有一部分是热的能源,津液伤了以后,有一部分的热就离开了津液,离开了血就浮上来了,所以里面会很热。
第一个受到伤害的就是肺,肺主皮毛,这时候病人常常 感觉会流汗、怕风,大渴而烦,上焦太燥热的时候,因为津液没有了,上焦就像天上没有云了, 太阳直射很烫很热,这是白虎汤证,因为胸阳在上面,心脏和肺有一定的湿度,本来胸口就很热了,胃热又往上冲,津液都丧失掉了,流汗流掉了,结果舌上干燥,舌头伸出来一点口水都没有,严重到舌苔都翻起来,欲饮水数升者,渴想喝水,喝了半天都不能止渴,因为水到了胃里面 是往下走,本人并不能吸收,因为真正吸收的水是靠胃液把它化解的,结果胃液都被吐光了, 没了,所以没有办法把水变成水蒸气上来,水就直接往下走。不能止渴,所以是「白虎加人参 汤」证。
「白虎加人参汤」是中医对上消糖尿病的方子,也是中医对「心热」最好的方子,外面甚至有表证都没关系,里面太热,热在胸上面的时候,用「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证就是燥渴烦燥,所以开到白虎汤给病人的时候,他的外病可能是精神病,没事就发脾气,结果被西医认为 是精神病,中医看他燥渴,津液都没了,没办法控制情绪。
为什么加人参?平常人不用吃人参, 除非津液不足了,才需要用到人参,人参常常用在肠胃科里面,所以泻心汤常常用人参,人参 一下去,津液马上就补足了,补足了以后,白虎汤再把热退下去,退热真正好的是石膏。现在说 的糖尿病有一种情形,很容易血糖太低,很快就饿,常常需要吃糖才可以的病人,也是用白虎汤。
现在食物中的味精,吃了以后,一直口渴喝水不止,这也是白虎汤证;味精一吃下肚子,还没经过表证,就直接入里变成白虎汤证,从这点就可以知道它对人体有伤害,所以我们才说食物中不要加味精。
(184)「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表面上看没有大热,摸他身体冰冰凉凉,但是里面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背稍微有点 恶寒,因为胃上面有很多交感神经包着,直接络到后面的脊椎骨,白虎汤证津液会丧失很多,因为胃气热气往上跑,津液一直往上发,汗不断的流,津液丧失了以后,体表的水分不够了,病会感觉到寒、冷的现象,这冷并不是阳虚的恶寒,而是津液丧失的现象,所以白虎加人参汤很好用。
阳明病病发的时候是申时到戌时,中医叫「日晡」,就是黄昏的时候,因为胃阳就是阳明,全身最热的就是阳明,到了黄昏的时候,太阳渐渐下山了,阴气渐渐起来,阳气渐渐衰的时候, 阴气会来到胃,因为他本身是胃的问题,所以阴气渐升上来的这段时间当中,会看到白虎汤证, 就是会看到阳明证,所以每到黄昏的时候,就开始发热;例:小孩发烧,本来是晚上发烧,治疗一个星期后没好,结果晚上现在不烧了,变成每到黄昏的时候,就开始发烧。就是西医没治好, 本来是太阳证,治了一、二个星期后变成阳明证,病往前进,更严重了。
一般来说,阳明证的发烧温度会比太阳证的发烧温度来的高。白虎汤和承气汤的区别,人身上的血都散布在全身血脉里,流汗流太多的时候,血里面的水流掉了,所以血里面的热就自然而然增加了,人能保持身体的恒温,就是因为血里面有一定 比率的水分和热,水是冷的,如果水去掉了,热就会增加,病人就会发高烧,壮热,热到四十度,。
如果每天傍晚的时候热,就知道是热在阳明经上面,这时候的热只有两种,一种是血的壮热, 一种是大便不通也会引起壮热,所以一个是热在腑里面,一个是热在血里面,如果热在腑里面, 大便不通就是承气汤证,如果热在血里面就是白虎汤证,问有没有大便就可以区分了。
(185)「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平常表证很壮盛的时候不可以给白虎汤,白虎汤以清里热为主,并不是以解表为主,如果吃了白虎汤以后还有表证,譬如吃了白虎汤后比较好了,但胃口比较差些,风吹了难过,就可以给桂枝汤,就是从白虎汤变成桂枝汤了,知道从阳明进入太阳了,这是治病的过程;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临床上如果同时有桂枝汤证与白虎汤证,可以两方合用,表里双解。
(186)「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头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本身有太阳证又有少阳证,譬如看到病人有太阳证,如恶寒、发热、流汗、脉浮的现象,又有少阳证的恶心、胸胁苦满,和解法就是小柴胡汤,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 下之,不管怎样,最重要是绝对不要去攻下。
(187)「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前面介绍如果太阳证,病在表的时候,被误下或自己吃坏肚子了以后,变成肠利是热利,就是葛芩连汤;这里是太阳和少阳的合并病,被误下后,这种状况是「黄芩汤」;若呕者,黄芩 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半夏生姜汤常常在用的,恶心的时候会用到,所以小柴胡汤最重要的就是半夏。
前面介绍下利的方子有葛芩连汤、桂枝人参汤,葛芩连汤是热利用的,桂枝人参汤,现在又一方子「黄芩汤」,桂枝人参汤的下利下臭,白水很多,食物都没有消化,寒利的原因是它并没有病毒,而是肠胃都没有蠕动了,所以东西就滑出来了,因此桂枝人参汤里面加很重的白朮去湿,干姜温肠;
如果拉出来热利,大便很脓稠,肚子不痛,就是葛芩连汤,拉出来会绞痛的,也是很热的就是黄芩汤,葛芩连汤和桂枝人参汤都没有腹痛现象,而且并不是真正的 病毒,真正病毒的下利、急性肠炎要靠黄芩汤;像「肠套迭」属于肠热证的可以用黄芩汤。
黄芩汤里面有芍药,葛芩连汤和桂枝人参汤都没有芍药,芍药是专门止腹痛的,所以当一个人表证都没有,只是肚子很绞痛的下利,这时候用葛芩连汤、桂枝人参汤都没用,因为病毒 已经深入到肠子的血管里面去了,所以黄芩汤常常是用在急性肠炎的方子,不是一般的寒利 或热利,它是介在太阳和少阳中间,黄芩这药专门是在肠炎的时候一定要用的药,大黄泻上焦头目的热、黄连去中焦的热、黄芩清小肠与大肠的热;所以胃热发炎会先想到大黄、黄连;肠炎会想到黄芩;如果表面有恶心、呕吐还有腹痛,可以黄芩汤加半夏生姜,半夏是止呕去水 的,半夏有毒,所以用生姜去解半夏的毒,干姜也可以解半夏的毒,因为他拉水,水很多所以用 生姜,如果是寒利就改用干姜。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半夏半升 生姜一两半(一本作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水一斗约十碗水,黄芩三钱,芍药二钱,炙甘草二钱,红枣十二枚,半夏五钱,生姜二三片,温
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白天服,晚上服,半夜起来再服,下利,肠胃科的药大多是六小时吃一 次,吃药时间到了,半夜也要叫起来吃,二十四小时连续,三碗吃下去大概就好了。
热利如果有兼有一点表证,或纯热利没有表证也没有腹痛,用葛芩连汤;如果热利而且兼 有小腹痛,用黄芩汤;如果热利有小腹痛兼有呕吐,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这里的芍药是用来止腹痛的,之前讲过芍药也是补阴的药,可以活静脉的血来治疗静脉瘤与静脉曲张;经方里面有胸满就不用白芍,改用枳实,所以一般在治疗心脏病的时候,也不用到白芍。
(188)「伤寒」,胸中有热,胃下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黄连汤」主之。
肠子发炎的时候用黄芩汤,胸膈发炎的靠黄连汤,除了生姜泻心汤以外,黄连汤过去抗战时大多用来治疗「霍乱」的,为何胸中有热?病人呈现的症状是上热下寒,病人吐很多,胃里面的虚热往上走,胸隔里面有很多水、湿,胃热往上走的时候,碰到水、湿会变成痰,因为热在 上面把水、湿烤得很黏稠,就变成痰了,因为胸膈的热邪在烧,东西吃下去就吐,看舌苔黄黄的, 喝水又吐掉,因为肠胃有很多病毒在里面,所以一直在下利,吃什么拉什么,看到病人是上面 燥热的,下面是寒的,黄连汤就是专门用在这种状况。
不管病人是纯热、表实里虚、里实表虚、上热下寒、上寒下热,处方的时候去寒的药要开,去热的药也要开,煮在一起。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二两 桂枝三两 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旦三服,夜二服。甘草、干姜、人参、大枣,上吐下泄的时候,这四味药一定要在里面,胸满、胸口燥满、恶心、吐的时候一定把白芍拿掉,用桂枝把胸阳往下降,半夏止呕,黄连消炎,上焦的热靠黄连 去掉,肠胃里面的寒靠炙甘草、干姜,炙甘草、干姜就是下焦腹寒所用的甘草干姜汤,能够让 肠子蠕动起来,上焦的热靠黄连、半夏,桂枝把上面的虚热往下导,人参、大枣就是来补充,因为吐下所丧失的津液。当胃热有吐血的时候,我们就不用桂枝;但是胃炎而胃痛的时候,桂枝 还是可以配合黄连使用。
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白天吃三次,晚上吃二次,连续的吃,大约一天二十四小时就 好了。霍乱的时候,针「委中穴」、「外关穴」,内服「黄连汤」,针加药,大约二天就好了。
(189)「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下 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大便溏,
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汤」主之。
从这条开始连续三个方子是伤寒论里面治疗风湿关节炎的方子,伤寒八九日,八九天了,应该传少阳或阳明了,结果没有传经,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滤过性病毒本来要进 入少阳或阳明的,结果被湿挡到了,所以风湿的人刚开始得到感冒的时候,全身关节很痛,不 能转身,又下呕,没有进入少阳,不渴,没有进入阳明,所以没有传经,可是也没排出去,病人的 脉浮虚而濇者,「浮」代表风、「濇」代表湿,濇的脉就像葱一样,压下去扁扁的中间空的,这 是脉证,肌肉关节很酸痛,很紧,翻个身都没有力气,病人还有表证,还兼了风湿,就用「桂枝附 子汤」;
如果大便溏,大便稀稀黏黏的,代表湿,脾主湿,当湿很盛的时候,脾脏功能不好,脾主其运化,肠子蠕动仰赖脾脏,一旦脾湿过盛,湿就渗到肠子里面去了,结果大便出来就黏答答的,同样的,开给病人去湿的药的时候,病人的大便就应该是黏答答的,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 朮汤」主之。这种风湿关节炎,现在人如果体质素有中湿,在劳动以后,又吹冷气导致不能出 汗,就容易发生。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 附子二枚,去皮炮,破八片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右之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汤方
白朮四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三枚炮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朮」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 使之尔,法当加桂枝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也。
桂枝附子汤和去桂枝加白朮汤同样有生姜、炙甘草、大枣,其余的桂枝附子汤有桂枝和 附子,去桂枝加白朮汤有白朮和附子,桂枝附子汤是用在病人有伤寒表证兼有湿证的时候用, 所以他浑身关节痛,这时候用桂枝去风,靠附子去湿,附子行走速度很快;如果病人没有表证, 只是全身关节酸痛,没有浮脉,就没有表证,大便比较稀,小便很正常,就是湿往大肠走了,这 就是脾脏太湿了,肠子的黏液很多是从脾来的,湿很盛的时候,就顺着肠壁出来了,和小便没 关系,所以不管排尿系统,管肠就好了,这时候用白朮,因为白朮专门去脾湿的,如果这药没有 加附子的话,就光把脾脏的湿去掉了,不能去掉关节的湿,因为附子走表,附子把白朮带到四 肢关节,把四肢关节的湿去掉。
初服其人身如痹,刚开始服的时候,全身关节麻痹,因为附子走表,半日许,差不多十二小时以后再吃一碗,其人如冒状,头有昏眩的现象,勿怪;此以「附子」、「朮」并走皮内,不用 生姜、甘草、大枣,光用附子、白朮就是「朮附汤」,「朮附汤」发脓急救用的,把身体里面的脓疮发出来的,现在加生姜、甘草、大枣,就是让它从脾脏到肌肉到关节,脾主四肢。顺着脾经走到关节里面把湿去掉,如果逐水气未得除, 故使之尔,因为水气还没有办法完全去,所以附子在皮肤上走的时候,慢慢吸收水气,病人会 头昏,当加桂枝四两,此本一方两法也,可以加桂枝,加不加都可以,这是一个处方、两个方法;一般性的风湿就可以用这二个方子,有表证的用「桂枝附子汤」,没表证的用「白朮附子汤」。第三个方子就是治疗「痛风」。
(190)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痛得很厉害,抽筋的痛,不得屈伸,弯都会痛,近之则痛剧,碰到都会痛,汗出,病人 痛得一直流汗,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者,「甘草附于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 去皮,破 白朮二两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桂枝重用,譬如桂枝四钱,其它全部都用二钱,桂枝去风,白朮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这三味药,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为桂枝去风的力量很强,湿比较慢,所以如果没有加甘草,风去了,湿还留在关节里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朮二,如果是胖子桂 枝可以用到六钱。
为什么会有风湿相搏?脾主四肢、主肌肉,脾脏运转不是很好的时候,湿会停下来,如果湿停在上焦,当得到桂枝汤证或麻黄汤证的时候,又刚好下利。就变成结胸了,因为工作环境 的关系,湿停在不同的地方,有的人湿停在肌肉,有的人湿停在关节,虽然看起来表面有红肿, 其实里面是寒湿。
膝盖风湿,下针「膝五针」,扎完针后摸摸脉,如果没有表证就是「白朮附子汤」,如果是痛风,风吹得很难过,不可以碰,用衣服盖着比较好,整个红肿的,这是标准的痛风,扎针「开 四关」、「合谷」、「太冲」、「大杼」,骨会大杼,「脾俞」脾主四肢主肌肉,「肾俞」,把湿从小 便利出来,「曲池」、「膝五针」,全身差不多都好了,再开「甘草附子汤」吃。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骨节烦疼,不得屈伸、上冲,汗出,恶寒,小便不利者。日三服,一天吃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刚开始服的时候,会得微汗,一层黏黏的汗,那是湿不是好的津液, 恐一升多者,可以分五六次吃,二小时吃一次,或三小时吃一次,看病况而定。
(191)「伤寒」脉浮滑,此表有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浮脉就是有表证,表热脉就浮起来了,滑脉代表热在筋,就是血热,血里面太热了,滑脉 好像摸到急流的水一样,速度很快,这时候是白虎汤证。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汤是一个生津去热的方子,热除了发炎以外,还有高温的壮热,像脑膜炎的壮热,肺炎的高热。
白虎汤里的石膏可以用到一两,用棉布包起来煮。平常不要随便吃石膏,石膏非常寒凉, 目的是去胃热,知母可以去上焦的湿,因为都是寒凉的药,所以不用炙甘草,因为炙过的药比较热,所以用生的甘草,粳米用糯米就可以了,煮米熟,汤成,米不要太多,不要把它煮成干饭, 要煮成很稀的稀饭,所以米大约用两茶匙。
为什么用糯米?因为糯米比较黏,胃液肠液都是黏黏的,白虎汤证就是肠胃的津液没有了,因为红枣下去胃还要消化,所以红枣没有糯米好,五谷是胃最能吸收的东西,所以糯米汤本身就是胃的津液,这时候用石膏去退热,用知母去湿除烦,心烦的时候用知母在里面,知母能去肺热的湿;白朮是去中焦的湿所以不用。
(192)「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里面就两个方子治里虚,不管有没有表证。里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病人腹痛,就是「小建中汤」,所以看到病人是小建中汤证,就先予小建中汤给他吃,还有一种是「炙甘草汤」,不管病人什么病,只要摸到病人脉「结」「代」,心动悸,就给他炙甘草汤。
何谓心动悸?就是心慌、想哭,脉结代,脉结代就是西医说的「心律不整」,就是脉跳二下停一下,或跳 三下停一下,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结的距离不一定,然后手摸上去就是结脉,代脉就像滴水,再滴一滴,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症状,脉结代了就是里虚,里虚的时候,不管表证是什么,如果脉结代就是炙甘草汤,另外一个就是小建中汤。摸到病人脉的跳跳停停,不要用粉剂,炙甘草汤用汤剂,大约三剂就好了。
为什么会脉结代?肠胃本虚之人容易看到,肠胃虚的人,消化不好,所以常常在妇人身上看到有,思能伤脾,脾就肿起来了,吃下食物后,因小肠蠕动太慢而有间隔,人的肠胃吸收了食物之后,才变成血,血再供应给心脏,如果有时候给血,有时候又不给血,心脏有时候抓得到血,有时候又抓不到 血就停一下,所以本虚的人就会有脉结代的现象。小肠套迭的病人,阻塞的地方有时候通,有时 候不通,也会发生结代脉的情形。
张仲景发现这心律不整是肠胃引起的,当胃的津液不足的时候可以看到,因为知道是肠胃本虚,所以处方用到甘草、人参、大枣、生姜,这四味药是固定的,脾脏本身有动能,把脾的血挤出来到「脾之大络」,就是胰脏,胰脏的血管到胃的下方,胃得到由脾脏过来的血、热,,胃开始蠕动,如果热度不够了,蠕动没了,胃本来存在的热气就往上走,这热气本来在胃的津 液里面的。
因为胃的燥气往上走,肺也会跟着燥,所以心情会不好,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知道 这人的大便一定不会好。并不是便秘,但大便不是很好,要下焦的大便好,上源一定要滋润, 否则肺太热,热到后来会没有大便,所以加麦门冬,麦门冬专门是润肺的,让肺里面的湿度够, 然后加麻子仁,因为他不是便秘,肠子里有宿食,虽然肠子有在走,但是走太慢了,宿食有些坏 了,如果用大黄、芒硝又太强,所以用麻子仁慢慢的把肠子清出来。
中药的仁剂,杏仁、薏仁,都是油质比较多的,可以润滑,本来血就不够了,加生地,生地专门是补血的,阿胶是驴皮熬成 的胶质,现在最好的是山东的阿胶,深咖啡色,阿胶专门补心血,阿胶止血的功能非常好,所以女人月经来的时候不能吃阿胶;北派平常不开补药给病人的,要病人肠胃功能恢复,自己吸收 食物滋养身体最好,这时候如果光靠甘草、人参、大枣、生姜、再吃食物去补太慢了,所以把 补血的药加在里面,要让它进入心脏进入动脉,所以重用桂枝,这九味药加起来就叫「炙甘草 汤」,重用炙甘草让胸阳壮起来。
灸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阿胶二两洗 生姜三两切 麦门冬半升 桂枝三两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麻子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劈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炙甘草用一两,生姜三片,桂枝三钱,人参二钱,生地黄一两,阿胶二钱,麦门各五钱,麻子仁五钱,大枣十二到十五枚、麦门冬和麻子仁是表里药,一个润肺,一个清肠,常常并用所以等量。
清酒,白的酒,米酒就可以了,用三碗酒四碗水煮成三碗,去滓,一碗撒一钱阿胶,吃之前热过后,再阿胶,所以阿胶生用,药生用的时候,药力锐且迅,煮熟的药比较纯但缓走下,生用阿胶,可以马上到心脏去,心血马上补足。因为知道病人的身体虚掉了,所以生地用一两,北派 说生地不用到「两」根本补不到的,因为知道病人需要,所以开到一两。如果纯用酒去熬,喝 两付就好了,如果纯用水去熬,要三付,如果要一剂就好,把药剂加重,汤煮浓点,两碗当一碗 喝。
临床上,只要摸到结代脉,不管外证是什么,要先把「结代脉」治好,因为中医的观念,心主神,别的病是慢慢的死,但是心脏病一发就死了,所以要先治疗「结代脉」。停药的时机,必 须等到睡眠正常、大便正常、手足温热、无胸满心痛的症状,才可以停药。
在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篇中提到: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治?岐之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若以津液二者来分阴阳,则津为阳,液为阴。津不足的时候,我们用人参来补之;若液不足的时候, 我们用生地来补之。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炙甘草汤中用到人参与生地的药理所在。
【方与輗】本方条曰:此为仲景「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也;孙真人用以治虚劳,王刺始利用以利肺痿,凡仲景之诸方,其通变如此。故虽云通变如此,而此方之妙,在脉「结、代」,故一名「复脉汤」。无论何病,凡脉「结代」者,概当先用此方。
(193)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阴也。又脉来数, 而中止更来,及小数中止能自还者,名曰「促」,阳也。脉来缓,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促脉、结脉、代脉都很难治,都是人身体很虚的状况之下,平常促脉在身体的气血不是很流畅的时候会摸到,促脉属于阳脉,并不是很危险的,结、代属于阴脉,就很危险了。促脉就是脉跳得很快,突然停一下,有时候三下停一下,有时候五下停一下,有时候四五十下才停一 下。内经中提到,如果跳五十四次以上才停一次,属正常。以上讲的是太阳证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