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内心平静的七个方法
在过去的几年中,因为学习与工作的事情,我变得十分焦虑且没有方向。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我几乎什么都想做,让自己忙的不可开交。但很长时间仍不清楚到自己底该做什么,也无法专注去做一件事情,以至于有时我会陷入莫名的发呆而不能自拔,到头来事情都做得很糟糕。
在这种持续的困扰下,我了解到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首先是让我回到当下,无论你有多么美好或凄惨的过去,又或者你对未来有着无限可能的蓝图,也可能是没有目标的空虚与绝望。但这些都不重要,过去的无法改变,未来的更加无法把握。
不如停止那些无畏的思索,回到现在,现在你正在做的事,想着你现在正在做的事,观察内心的情绪随着你身体的感知一起波动。你会体验到以前被自己忽视的微妙感受,可能你会有点淡淡的睡意,任何一点声音或震动都有非常清晰的感觉,甚至注意到自己呼吸的频率以及心跳的节奏,你会对自己有个完全不一样的觉察,进入内心更深层的地方。
通过此种方法,自己可以在空闲的时间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开始内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练习:
1、接纳
现在的自己是什么状态就是什么,不去担心自己不好的地方,停下对自身否认、抱怨,开始接受自己的身体与自己身处的环境。
大多数人时常因为对现状的不满而思虑过多,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被消耗殆尽。当自己想认真做一件事时,就会发现自己集中不了注意力,没有精神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到头来发现什么都改变不了,又继续抱怨自己以及周遭的一切,在这恶性循环中没有退路。
然而,在你开始接纳一切的时候,你已经为自己的治愈开辟了一条道路。
接纳并不是让你逆来顺受,也不是必须喜欢一切,包括你不喜欢的东西。而是在你内心接纳一个真实、本质的自己。
2、初心
许多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不假思索地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人就应该吃饭、人就该工作、男人就该有担当顾家、女人就应该体贴温柔,而把那些在社会中不应该出现或禁止的事认为是不能出现在自己身上的。
当然,这些都是为了维护社会规范的准则,但是事实上,这些准则又有多少是自己认可的呢?
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以第一次接触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就像你看待你的一位朋友,下次你可以试着从他的职业的角度,他在家庭中角色的角度去看待他。你就会发现你的朋友是个如此丰富的人,而不仅仅是你平常所交谈的那样。在面对其他事物时亦是如此,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如此的单调,你会慢慢发现这平凡中的不凡,不带有自己的主观偏见。
3、放下
我的一个朋友,她是一名中学老师,有次相遇后她就向我抱怨起因为学校每年都会让学生做教师评价,虽然她嘴上和学生说要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填,但她总是会忍不住去看同学在她任课的那一栏上写的评价,有次她看到一个学生对她不好的评价,她愤怒地把评价单抢过来撕了,还批评了那个学生,以至于她现在在学生的口中有不好的名声,她想到这还会暗暗哭泣。
据我对她的了解,她的父亲对她要求很严格,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毫不吝啬,而她的情绪也跟着他父亲对她的评价而变化。因此在生活中她也是对自己非常严格,而且总是想要别人认可她的工作,这样一来二往,她的很多朋友都和她有了不小的矛盾。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这世界只有一个,而看待世界的人有千千万。我并不是要让每个人按同一方式生活,而是人们应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再执念于外部对自己的一个看法或自己过于强烈的偏见,学会放下不必要的,从事物本身出发。
4、无为
现在大部分人都能明白无为并不是表达一种什么都不去做的意思,而是不刻意去为之。可事实上,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悖论。
从我所了解到现状,似乎整个社会都沉溺与一个追求成功的氛围中,如果你表现得不够积极向上你就是一个失败者。成功,几乎成为一句教条式的口号;成功,是每个人一辈子的目标;成功,是人类解放的必然需求。
但现实就是,所谓的成功者仅仅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去往成功的路上。从一开始就想要成为更好的,实际上就是对现状的不满,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规划未来上,但不做好现在怎么去达成未来。
在适当的时候,试着回归于当下,着眼于面前的事,不仅可以舒缓压力,也可以让你看清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该做什么。这是整个浮躁的社会需要沉静下来的原因,很多人为什么感到焦虑、抑郁或孤独,因为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做的是什么,所以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活着。
每件事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它发展的规律,而是在于专注于事情上。当你全身心投入做事中,而不是想要能掌控规律时,事情自然会顺利发展下去,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
5、信任
在静观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身的信任是极为重要的。在刚开始的静观中,你可能会不知道从何做起,可能会出现错误,你会想要获得老师的辅助,有时候你甚至会否认自己真实的想法,认为那只是无稽之谈。但如果长期以往,你就很难得到成长。
正念的目的并不是让你完全效仿他人,以他人的方法作为自己的准则,即使他是在这方面的权威,你也需要有对自身概念的信任,这其实也是一开始所说的接纳,你不可能成为其他人,你需要的信任自己,给自己力量。对自己信任,才不会执着在与他人观点的不同而争吵;对自己信任,你才会信任别人,学会倾听。古人云: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6、耐心
不学会走是跑步起来的,没有耐心走独木必然会掉落。如果你在做任何事时都是想要一蹴而就,那么在做正念时,你仍然会没有耐心。换句话说,你迫切地需要对某一件事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如果无法达成,你就会感到紧张、焦虑,这种不好的情绪最后会迫使你选择放弃。那为何我们不先从这种情绪开始,去观察内心的波动,与情绪和解,告诉自己其实做不好并没有什么关系,你需要做的是一直做下去,而不是一定要个结果。
当你如此练习与自我同在时,就会发现你的心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徘徊于过去未来及沉迷于东想西想。有些想法令人开心,有些则令人难过或焦虑,无论开心与否,东想西想本身即可强势占据或遮蔽觉察,大部份时间里我们对当下的感知都被各种想法淹没,完全失去与当下的连结。耐心,就是单纯地对每个瞬间全然地开放,承接蕴含其中的圆满,明白事物只能如蝴蝶般,依其自身的速度开展与呈现。
7、非批判
“我不能这样想,这样想是自私的”,
“我居然会想这么恶心的东西”,
“好无聊啊,没有一点意义啊”。
很多时候,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被自己的理智判断所阻拦,很多都是被道德伦理所不能接受的。这是一种自我的防御,旨于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批判,按照外界所规定的方式作为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而形成对自己的一种批判,也就可能成为一种偏见。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正念的练习过程中,我们会被无数的评价所包围。练习正念时,心中一旦升起任何评价,能加以辨识且刻意采取更广阔的观点、暂时停止评价、保持不偏不倚的观察是相当重要的。当你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在评价时,不需要阻止它,只需要尽可能的地觉察正在发生的一切,包括你所采取的各种惯性反应。此外,对已发生的评价可别再加以评价,这只会把情况弄的更复杂。
结语
上面的七点中,每一点都是想通的,并不是互相递进的过程,而是互相包融的,当你领悟到这点时,其它点你也能清楚地体会到具体的含义。
而随着时间的进展,你就会发现这些并不是道理,也并非只是看懂了这几点就能很好地领悟正念,无论如何都要从你自身,你的当下出发,寻找到你自己的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