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考鉴
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考鉴
暨南大学古代书画研究班习作
瓯波堂主-观因
上海博物馆馆藏一件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采用开合式构图,远山置于画幅中右侧,近坡在画幅右下侧;山体之上于幅端有赵孟頫题识,左侧有清乾隆皇帝御笔题识。在全国书画鉴定中,这件赵孟頫《洞庭东山图》成为争议比较大的作品,面对前贤的不同意见,笔者对此作品进行考证并予以鉴定。
鉴定作品:
《洞庭东山图》
作品介绍:
绢本设色,纵61.9厘米、横27.6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幅在《墨缘汇观》、《石渠宝笈初编》、《画禅室随笔》、《佩文斋书画谱》等书著录。构图学董巨,上留天下留地中间大山堂堂,小青绿设色,远山迷蒙,近山蜿蜒,披麻皴长垂,密点点表阴面,最近处坡石烟树,树木学李郭,有蟹爪寒林,小石头无皴,水波成网格纹。
题跋:
洞庭波兮山蜓橐,川可济兮不可以涉。木兰为舟兮桂为楫,渺余怀兮风一叶。子昂。
三湘七泽杳难分,恍见微风落叶纷,谁识王孙多意绪,月明波冷吊湘君。乾隆
清宫鉴藏印章:
“乾隆宸翰”朱文印,“几暇临池”朱文印,“心赏”朱文印,“古稀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太上皇帝”朱文印等。
作者介绍:
赵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鸥波,湖州 (今浙江湖州人氏)。南方文人画家领袖,开创“以书入画”,兼能多种题材绘画技巧,对后世影响巨大,
绘画特点:
1·师法古人,学唐人,重设色
2·学董巨,分设色和水墨两种,独创荷叶皴
3·学李郭,大面积渲染,用淡墨干皴代替搨笔卷云皴
书法特点:
“篆 籀 隶 真 行 草”无不精湛,后自成一体。妻,管道昇,亦擅书画。
鉴定分析:
1)山石:
绢画,小青绿设色,有披麻皴,无荷叶皴,用纸本水墨笔法在绢上作画。
《洞庭东山图》和《水村图》山石对比
2)树木:
学李郭不到位,蟹爪、鹿角成硬树枝和乱排点,树木画的繁复干硬,没有简练洒脱之感。赵的书画都是有一种“沉静而有力”的贵气的。
《洞庭东山图》和《水村图》树木对比
3)对比件:
未搜索到特别合适的对比件,因为《水村图》是水墨的,半生纸上作画,而这幅是绢本山水。
《洞庭东山图》局部
《水村图》,纸本,故宫收藏
4)书法对比:
《洞庭东山图》书法缺少赵孟頫虚和婉丽的书风,结字上不符合赵孟頫“姿媚”的特点,部首搭配布置各不相就;点画用笔尖刻,不符合赵孟頫圆润顺畅的用笔,没有均衡的笔画;章法上与欧体相悖,反而近似薛稷瘦笔书风格,没有赵孟頫的唯美书法字势。
结论:
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无论是在赵孟頫书法方面,以及山石树木结构与技法上,再有从标准件对比上,都不符合赵孟頫绘画与书法特点。因此,笔者结论是非真迹!
参考资料:
《石渠宝笈初编》
《赵孟頫书画全集》
暨南大学书画班资料
来源:九仙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