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中国(72)|地坛遥远而亲近
图文丨管苏清
京城腊月,一日大雪,吾雀跃而出,独访地坛。这辈子与地坛有缘,住地曾与其相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早已留在心里,泛着灵性光辉的文字忘不掉,远远胜过留下的古迹。
多次逛地坛,高大虬劲的古柏是这园子中最引人注目的,它们肯定有数百岁了,浸染了岁月,饱经了苍桑,护佑着这一方水土,荫庇着脚下的每一棵草、每一块砖,使这园子破而不废,保留了特有的气质和宁静。地坛又称方泽坛,位于北京安定门外,与雍和宫隔河相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这样宏伟宽敞的祭地坛,国内外首屈一指。西门牌楼高大雄伟壮观,是根据清代乾隆时所建式样重建的,规模雄居北京牌楼之首,绿色的琉璃瓦面,绘以单凤图、双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
双腿瘫痪后,史铁生苦闷,一时找不着北,只能摇了轮椅到地坛来,这里的蜂、蚁、虫、草都成他的伙伴,这里的雨燕在为他吟唱,他坐或躺,读书或思考,地坛的每一棵树都认识他,每一寸土地都温暖他。他在这里思考着生与死,也思考着怎样活着。地坛里的四时流转与日月辉光安抚着这颗孤寂而痛苦的灵魂。他在幽静的地坛里边读书、边思考、边写作,用笔去找寻人生之路,一步步登上了文学殿堂,并拥有了天下无数粉丝。先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地坛成就了一位瘫痪的青年,让他赢得了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尊严。
大雪纷飞,地坛万籁俱寂,踩在绒绒的雪地上,声音"咯叽咯叽"脆脆作响,转悠了两小时,也未见到一位游人,只是有些喜鹊还在林间觅食。对史铁生来说,雨雪天气,就是万山重重,我就替他捎回这段静谧时光吧。
其实地坛也有人头攒动的日子,正月初七前,往住有庙会,持续七八天,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中国人最重视旧历年,逛庙会,已成春节期间最大的民俗活动。仿清祭地表演是地坛庙会独有的传统节目,场面宏大,再现了清代皇帝祭地,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景象。地坛每次庙会接待游人超百万人次,其胜景被誉为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地坛庙会将百戏名曲、民间花会、天桥绝活、祭地礼仪、茶艺书画等不同文化系列汇于一场,将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为一体,把各地美食名吃、杂艺百货集于一会,为游人营造了具有浓郁民族、民俗、民间特色和风味的节日娱乐场所。
到地坛逛庙会已成为京城人过年的一项风俗。有一年在京过春节,我们一家也欢快地融入人流中,地坛年味浓浓的,给孩子买冰糖葫芦串,全手工的精致风车,风一吹"哗啦啦"地转,煞是吸引人。给妻呢买大号的羊肉串,香喷喷的,看了也眼馋呵。当然也得慰劳一下自己,看中一幅小长卷剪纸"金陵十三钗",艺人手上功夫了得,虽然银子得多掏点,也心痒痒地管不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人人脸上乐开花,这年味足啊!
平常走在园中,我抚摸过无数的古柏和不知名的小草,就想到史铁生也会这样。阳光将园墙拉长影子,红红的墙身虽无言,却有温暖的爱。这园子是他的另一个家,是他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在这里度过了迷茫而绝望的日、月、年,也在这里成长,思想有了动人的光芒。在满园弥漫的沉静中,他与地坛融为了一体。他的思想至今仍引领人们去探索生命的价值和终极意义,让人们永不放弃,笑对春秋。《我与地坛》亲们如没读过,建议有空看看,那书中的文字是跳动的,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雪花翩翩起舞,缓缓步出地坛,心里却空落落的,还在惦记着史铁生,当年假如他是位身体健康的人,又会写出怎样的地坛呢?
雪下了一夜,世界多洁净啊。
责任编辑:财宝哥
文字撰写:管苏清
图片来源:网 络
期刊总数:734期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