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中国诗学》旧履痕 2024-06-16 09:08:08 九十年代的学术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格局。不仅学术取向、研究方法多元化,学术观念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的态势当然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的后现代思潮来解释,但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多元化的出版方式使学术观念的多元并存成了可能。1994年王德胜在《东方》第5期上发表《“民间的”学术景观——90年代大陆“学刊现象”》一文,劈头就说:这是一个令人相当费解的现象:正当大陆学术界纷纷抱怨和叹息学术研究不大景气,学术著作出版愈加困难的时候,长江南北,从向来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到人文风气久积不衰的江浙,再到如今大面积商业化的南粤之地,短短二三年间,竟陆陆续续冒出了十数种钟情学问、追循理论建设的刊物(丛刊)。《学人》、《原学》、《中国文化》、《现代与传统》、《中华人文》、《东西方文化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中国文化研究》,以及《东方》、《战略与管理》、《今日先锋》、《文学研究》、《美学与文艺学研究》、《诗探索》等等;其中一些已联系出版一段时间,在大陆及海外拥有相当知名度;有的虽面世不久,但却不急不慌,步履稳重地走入形形色色人等的“阅读视野”之中。这里所列举的出版物中,有些其实并不能说是“民间”性质,因为它们有“主管部门”;有些已似泥牛入海,杳无声息;有些似草蛇灰线,若有若无;也有少数历经波折,终于挺了过来,稳步发展。这的确是九十年代初期昂扬而又悲壮的一幕。不论是夭折还是生存,在经历九十年代初的思想、学术转型后,他们作为一种“边缘性”力量,显示出学术界规避主流意识形态、疏离主流学术话语的姿态。王德胜的文章遗漏了一种非常专门的连续出版物——《中国诗学》,我想他是不知道。就我所知,《中国诗学》可以说是八十年代以来民间出版物最早创办的一种,迄今仍然在稳定地出版,已印行了六辑,第七辑很快也要问世。十年来,虽然创办和出版总是不很顺利,但它毕竟以扎实的内容和良好的学风赢得了声誉,为中国大陆的诗学研究增添了一点印象分。作为创办和编辑者之一,回顾《中国诗学》十二年的履痕,感慨良多。1988年3月,我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工作。当时文学所的所长是刘再复,古代室主任为沈玉成、陆永品两位先生,全室研究人员近四十名,人才济济,尤其以研究诗歌的学者为多。这个集体无论在学术上、日常工作上给我的感觉都是很好的。在南京大学我刚完成博士论文《大历诗风》,因时间仓促,题中之义未尽,于是一入所就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历诗派和诗人》。这时我已立志,准备将中国古代诗学作为自己毕生钻研的学问。因此在做大历诗人研究的同时,我开始着手有计划地考察中国古代诗学的基本文献,首先从清代做起。1988年正是全国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时期,所里的科研体制改革也在酝酿,其中一个很大胆的设想就是打破时代界限,而以文类划分重组研究室,诗归诗,文归文,戏剧、小说各自为阵。这种构想未必没有合理性,但对目前的组织形式冲击太大,一下子很难让人接受。结果出台了一个折衷的,也是试验性的课题组的方案,具体地说就是以专攻领域为主,加强纵向联系,将不同研究室的学者组合到一起,开展一些规模性的研究。作为试点之一,诗学研究组先行成立,由现任教于澳门大学的施议对博士、现任文学所比较文学室研究员陈圣生和我三人组成,聘友人阎华为特约研究员,没多久即锣鼓开张。当时我们雄心勃勃,拟以“中国诗学”为旗帜,展开一系列加强学术组织和建设的计划。初步计划是筹集资金,出版“当代诗词专辑”、“中国诗学研究资料”两套丛书;广泛联系海内外诗学研究者,成立一个民间学术组织——中国诗学研究社,甚至戏谈到开一间“诗人咖啡馆”,将它办成一个诗人沙龙,既可供同道雅集,又可解决家属的就业问题——这显然是施议对的近忧远虑,我当时还没家属。总之,1988年那阵好像还真是一个容易激发许多幻想的时代。在诗学研究组创设伊始,我就倡议办一种不定期的研究论丛,名叫《中国诗学》。我一直觉得,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歌研究传统,诗学一直是古典文学中数量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部门。进入本世纪以后,诗学研究仍然是古典文学和文学批评史中最重要的部分,集中了一大批优秀学者。学术著作不用说以诗学居多,在学术期刊上诗学论文也明显多于其他文类的研究。有关诗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着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研究的趋势和水准。这样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令人遗憾地竟一直没有一种专门出版物。文学所曾办过一份丛刊《诗探索》,内容以新诗评论和理论研究为主,一般不登古典诗学论文,而且时断时续,出版很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一提出,就得到几位同仁的赞同。商量的结果,由施议对负责丛书,我负责论丛。“当代诗词专辑”后来出版了美籍华裔词家李祁教授的诗词全集《海潮诗魂》(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和画家萧豹岑的词集《秋草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两种。《中国诗学》则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筹划,并在同道中约稿。栏目的设定,基于我对“中国诗学”的理解,包括诗歌原理、诗歌史、诗学史、中外诗学比较四部分。我决心把《中国诗学》办成高水平的,能体现我们这一代人的学术理念的专业出版物。我心中所悬的目标是《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那样的品位,不怕题目冷僻,不怕内容专门,哪怕发表的论文题目现在没人感兴趣,但今后一旦有人研究那个题目,它就成为唯一的文献。《中国诗学》的装帧,决定采用16开版,这本是希望能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入,结果这一设想落空——复印资料只收期刊。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热衷于讨论“新方法”,直到八十年代末,各种议论犹很热烈。在我看来,这些讨论只是一味空谈而已,终未见诸实行。针对这一状况,我在1989年9月写下《中国诗学》的发刊辞——“中国诗学宣言”,提出“新、精、高、专、快”五字方针,即观点新、内容精、水平高、专门性强、出版快,同时表明我们的学术理念:《中国诗学》高扬科学的旗帜,主张观点有新旧之分,方法无新旧之别,提倡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新开拓。《中国诗学》青睐勇于探索、躬自实践的弄潮儿,鄙视隔岸鼓噪、专事提倡方法的呐喊家。在论丛的形式上,我又说明:《中国诗学》暂以不定期、不定篇幅的形式面世。文稿不限字数,长可至数万言,短或只千余字,力求内容翔实,文字洗炼,尤忌堆垛“新理论”。面向大方之家,无须炫耀常识!这些话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感到不舒服,但朋友们都赞赏它的锐气。本来么,我们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学有专攻,各有所成,可以说不愁发表论文的地方,办这份论丛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些学者的论文发表在一起,以凸显一个群体、一代学人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有苏世独立的追求,当然就有不同流俗的呐喊。 宗旨既定,我约稿时完全本着务实的原则,一不约名家,二不约老师,以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主,稿件去取唯凭质量,决不徇友情私谊。这么做的结果是,《中国诗学》的作者队伍使它立即给人同人刊物的印象,多年以后也没能改变,自然来稿很少。第一辑的约稿相当顺利,到1989年底我已编定了创刊号。《中国诗学》的重点虽以古典诗学为主,但我希望能有一定篇幅的现代诗学研究,以见我们对学术传统的延续性的认识。现代诗学的文稿,我看中了两篇:一是徐敬亚发表在文学所内部刊物《文学研究参考》上的《圭臬之死》,这篇分两期连载的长文,才华横溢,诗人的悟性加批评家的洞见,赋予此文以锐利的穿透力;一是吴晓东、谢凌岚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的《诗人之死》,这篇评说青年诗人海子之死的短论,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显出不寻常的冲击力,因而是删节登出的,我想将它全文重刊。然而,最终两篇论文都割爱了,徐敬亚是没联系上,吴晓东虽寄来了全文,却因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出版者婉转谢绝了。如果第一辑编好能即使出版,那么《中国诗学》也许是八十年代以来第一份民办的学术丛刊。遗憾的是,出版费尽周折,竟使它的面世延宕了三年。起初我是先与江苏古籍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的,当时的副总编辑陆国斌、文学编辑室副主任吴小平都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他们都很感兴趣,允诺出版,并称准备联系台湾的出版社在海峡两岸共同发行。我满心喜欢,庆幸这件事做得很顺利。可没想到,好事多磨,第一辑迟迟不能付印,每次询问都说还有一些环节没有落实,或是出版局这边,或是台湾那边,三拖四拖,眼看两年过去。而这时我从《文学遗产》编辑部得知,他们正和江苏古籍出版社商谈联合出版《文学遗产》,我心知此事不谐,连忙与同学张伯伟商量。经伯伟联系,南京大学出版社慨然接受,很快第一辑就问世了。该辑的后期编辑工作也是由伯伟承担的,封面题签出自书法家丛文俊博士之手,为书品增色不少。经过这番曲折,《中国诗学》的降生已是1991年12月,比《学人》创刊晚了一个月。除《文学遗产》和《文论报》登载简单消息外,没有广告,没有宣传,《中国诗学》就这样悄悄地走进了学术界。因为专门性强,加上发行不很顺畅,它远不如《学人》引人注目。但即使如此,这份25万字的论丛在专业圈子里还是引起了关注,傅璇琮、罗宗强、陈伯海等前辈专家都一致肯定和赞赏它内容的充实和学风的平正。《中国诗学》自第一辑推出就显示了自己求实和创新的特点。它的编辑宗旨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本着求实创新、团结开放的原则,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团结青年学者,关注学术动态,扎实地推动诗学研究和学术建设。从第二辑起,篇幅不断增加,到第六辑已达45万字,又在原有的四个栏目上增添了“诗学文献学”,使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晰,更加完密。所刊文稿题下均注明收稿日期,以保护作者的发表权。编委会由学术界一批学有专攻的青年学者组成,分专业承担审稿工作,保证刊发稿件的学术水准。作者中既有李芒、王运熙、张少康这样的声望卓著的前辈专家,也有莫砺锋、陈尚君、王小盾、胡大雷这样的学术中坚以及张健、程章灿、汪春泓等年青一代的新锐,可以说集中了学术界的骨干力量。每期论文的编发既考虑到专题点,又照顾到覆盖面,相当一部分篇章选自优秀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保证了《中国诗学》学术上的专门性和高水准,同时推出了一批学术新人,有几位年轻学者就是由此步入学术界的。 为促进海内外学术交流,为国内学者提供研究信息,每辑还有计划地刊登一些海外研究文献的目录,同时适当地发表一些海外学者的论文,作者包括日本的船津富彦、静永健,韩国的柳晟俊、金昌庆,台湾的黄景进,香港的陈国球、刘卫林、童若雯等。在这个电脑网络化的时代,国际化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之一。《中国诗学》迄今已出版六辑,刊登论文近150篇,约200万字。作为一种专业出版物,《中国诗学》不仅承担了发表中外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的任务,还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和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和引导学术潮流。自九十年代以来,凡有关诗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如诗话研究、域外汉文学研究、《二十四诗品》真伪之争,《中国诗学》都曾开辟专栏,以笔谈的形式进行讨论,在学术界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响。第五辑的《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讨论,就陈尚君、汪涌豪《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提出的结论,发表了一组由老中青三代学者参加的笔谈,谨慎持重,言之有物,国内报刊杂志纷纷报导转述,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日本大东文化大学门胁广文副教授专门来函要求翻译成日文,在日本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又在自己撰著的《二十四诗品》译注中评介了有关论点。目前,《中国诗学》已引起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学术界的重视。1996年我赴台湾参加学术会议,在参观中央图书馆时将《中国诗学》赠予汉学资料中心,刘显叔主任告诉我,中心早已购入。当时周勋初教授在场,他对周先生说这是他们见到的大陆少有的高水平学术出版物。日本京都大学川合康三教授在评述近年中国诗学研究的文章中,也强调了《中国诗学》的特殊意义。日本几家中国书籍专营店,如东方书店、中国书店、朋友书店都希望代理《中国诗学》,甚至希望重印已绝版的第二辑,无奈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却不经销《中国诗学》,日本学者仍难以买到。从第七辑起,《中国诗学》将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发行方面相信会有所善。《中国诗学》创办至今,弹指已十二年。在新世纪的早春回眸过往,《中国诗学》毕竟留下了深深的履痕。几十年以后回首九十年代的学术,我相信它的意义会更加凸现出来。中国是个诗歌大国,中国诗学应该拥有一份专门的学术出版物。尽管目前我们经费尚不足,出版周期也较长,但我们有信心把《中国诗学》越办越好,使它在未来的岁月中成为与学术同进步,与学人共成长的学术园地,在新世纪的诗学研究中起一点推动作用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原载《学术界》2001年第2期 赞 (0) 相关推荐 【余嘉华】建造自己的学术高地 ——祝贺郭大烈从事学术研究50周年 [摘引]郭大烈在治学过程中坚持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据他说:1981年曾到金沙江.澜沧江流域调查纳西族情况:1982年到雅砻江流域盐源.木里调查纳日人情况:1983年到宁蒗及盐源左所等 ... 蒋寅|我所采获的他山之石——《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前言 这部论集是根据我历年翻译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编选的,十七篇文章大致按内容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宏观论述,第二组是有关诗歌史或诗人研究的专论,第三组是关于诗歌意象和语词的具体分 ... 蒋寅:我的中国诗学之路 蒙商务印书馆垂青,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中收入我的论文自选集.斟酌再三,将书名定为<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中国诗学之路" ... 蒋寅 | 我的中国诗学之路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蒙商务印书馆垂青,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中收入我的论文自选集.斟酌再三,将书名定为<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 蒋寅|拙著《中国诗学之路》出版 中国诗学之路 --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古典文学研究名家蒋寅先生的自选集.他以"中国诗学之路"概括几十年治学的主要方向,以"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qu ... 蒋寅|《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译丛》稿约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来是海外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学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七八百年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汉学研究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已积累非常丰富的成果,其中很大部分还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或即使知道也无法阅 ... 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后记 一部著作写完,总有许多感慨,尤其是这种写作多年的著作,就像历经艰辛跑完的马拉松,长舒一口气之余,实在是感触良多,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学者历来就分两种,套一句曹植的话说就是"或好烦文博采.深沉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 蒋寅: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下) 五."老"的发现与表现 杜甫不仅是诗歌美学中"老"境的发现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创造者.他晚年写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持续不断的反省相伴.而对庾信文学老成之美的发 ... 蒋寅: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上) 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不只在于道德的纯粹和技巧的完美,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风格上通常能创造一种新的审美范型.自诗歌的个人化写作开始以来,曹刘.嵇阮.潘陆.陶谢.颜鲍.徐庾乃至沈宋.王孟.李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