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黄景仁《绮怀》之十六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这是《绮怀》组诗的最后一首,多少带有一点总结的意味。不仅是对整个组诗的总结,也是对一个生命阶段的总结。作此诗时诗人年方二十六岁,离通常所谓中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他感觉中,好似行将结束青年而步入中年了。这很像是心理上的早衰,但却是他一类人的真实感觉。大概我们都曾在不同的时刻体会到,衰老的感觉其实与生理机能的强弱无关,而与境遇及由此形成的心态直接相关。二十六岁的黄仲则,过早地体会到生存的艰难,穷困不遇的潦倒感,在往日恋情的追怀中忽然弥漫开来,给绮丽的回忆蒙上灰暗的色调。
首联两句是一个冷清的开端,高秋月夜,更深不寐。“露槛星房”是黄仲则惯用的李贺式修辞,将作为环境的天象直接与人间场景相密合,使人间幻若仙境,平添一层浪漫气息,然而下句一个“当”字马上将意境锁定,定下全诗骋意的基调。普普通通的一个夜深不寐,在黄仲则笔下变得如此不平凡,就在于从露槛星房到游仙,诗已经历了虚—实—虚的变幻。江湖、秋枕一寥廓一当下两个语象的奇异组接,造成特别的诗意张力,无形中赋予秋枕以一重身世之感。当,既是有意的造作,也是无聊的排遣。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一联,立即坐实了“当”的意味。这是前人称为“借物指点”的笔法,说有月相怜、花相映,其实是在说无人相怜、无人相伴。而有情、无赖同时也就是那个独眠的孤影的情怀,有情难消,无聊难解,但无论如何难消难解,诗人决计不再缠绵于那段感情。过去的毕竟过去了,自己也已跨入中年的门槛。一个貌似理性的宣言,顺理成章地成为颈联的内容:不再写绮丽的艳诗,让它们止步于少作;摒弃风情玩好,从此开始平静的中年。人都会在某个年龄,仿佛跨过一个门坎似地意识到自己生命形态的改变,长大、成熟、衰老,虽然有人清楚有人模糊,但迟早这种意识都会到来。生性敏感的黄仲则无疑是早而清楚地体认中年意识的人,他似乎将冷静地怀着这种想法步入中年了。
然而,艳诗可以束手,风情可以断绝,但穷困不遇的濩落之感却挥之不去,而且他已有深刻的预感,此生许多人生目标都无法企望,无法实现了。一念及此,刚拟的中年计划顷刻间瓦解,无边的焦虑瞬间溶化冷静的宣言,将诗推向焦灼的顶点。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独立在人生的绝壁上,对着茫茫苦海放声悲嚎:让时光更快地流去吧,让生命早点结束吧,我已不再贪生,我已不再留恋!
这绝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他前后写作的一些诗作,的确时时流露出厌世之意,而吊挽友人的诗中,却不乏欣羡之辞。如《輓李南澗》其三末云:“终知身后名何益,羡尔逍遥独反真。”《輓毛明经佩芳》其一末云:“芙蓉城作主,乐矣复奚论。”这样的话,并不能都作戏言看,其中应该寄托了仲则的部分生命体验。
从来人情莫不喜少恶老,莫不希求长生,于是格外留恋光阴,恨不得时间永驻。李商隐有《谒山》诗云:“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又有两首《乐游原》,一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言“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无不感叹时光飞逝,不可逆转。可是黄仲则因少年失恋,更因仕途失意,半生的体验只归结为一个“愁”字,竟陡然生发奇想,只希望时光尽快流逝。这是何等绝望的念头啊!难怪后人说“真古之伤心人语也!”[1]其实,此意也不是前人所未发,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云“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应该说已导夫先路。不过黄仲则此句的动机是羲和,于是让人感觉像是从李商隐句引申出来的。如果这种推测不算荒谬的话,羲和御日在此就不是像典故那样被引用,而是作为一个话题被插入的——用法国小说家阿拉贡的说法就是“粘贴”。
阿拉贡在《粘贴》一文中曾说过:“如果说我喜欢粘贴一词胜过引用,那是因为当我把别人的、已经成型的思考引入我写的作品里,它的价值不在于反映,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和决定性的步骤,目的是推出我的出发点:它在我是出发点,在别人却是目的地。”[2]也就是说,文本中的某些互文性段落的插入,不是出于摹仿的冲动,也不应该从摹仿的意义上去理解。如果说有些引证式的用典确实是抒情言志的终点的话,那么这种“粘贴”则成为驱动诗思的动机,由此发展出一个主题。仲则这里既引入羲和御日的典故,就决定了诗作的绝望主题,祈求羲和慢行是对时间的绝望,祈求快行则更是对生命本身的绝望。
《绮怀》这最后一首,由对恋情的绝望生发开来,联系到人生的失意,从而上升到对生命本身的绝望,最后以无奈的悲号结束全诗。后人读此诗,随着意脉的流动,忽孤寂,忽洒然,忽悲酸,也间接体验了人生的悲剧性。黄仲则诗歌最动人之处,就在于能深刻地揭示生命的这种悲剧性,而他自己短暂的生涯更证实了除去悲剧性之外的人生意义之轻,之不可承受。过早地洞察这一点的黄仲则,终究早逝了,我们这些人幸而迟钝,乃可以苟活。
[1]郭麐《灵芬馆诗话》,嘉庆间家刊本。
[2]转引自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