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亲的几句“名言”

全文共 1867字         阅读全文需5分钟

初次读到国印老师的这篇《母亲的几句“名言”》,是在《唐山劳动日报》上。国印老师朴实的文字间流动着的温暖、向上的力量深深感染了我。感动之余,立即向其求稿,在此分享给各位读者,并以“老母亲”的几句名言与诸文友共勉。

——编者 按

母亲去世十年有余。岁月中时常念起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常挂母亲嘴边的四句话,经日子的洗刷与沉淀就像明亮的星星,时常闪烁在我的心灵天空,“名言”般令人难忘。

1

借驴还马,不亏人家

家有千万,难免一时不便。日子中邻居间相互借找,不足为奇,而于几十年前的农村则更是司空见惯了。

一日来了客人,一掀缸盖,面不敷底。母亲吩咐我到邻居大妈家去借,顺手递过一个木升,急忙中的我却没顾得接就出了家门。回来端的是大妈家的一升白面,当然也包括升。

母亲接过,顺手倒入我家升内,满满的有些起尖——大妈家的升大。

次日,磨面以后,母亲㧟满一升,又用一个小瓜瓢装满面,坐在升上,分咐我还面去。

大妈见状,笑着说,看你妈这个人心细的,真是的。

笑语间流露着的是赞叹,是肯定,是受人尊重后的愉悦。

大妈非要我拿回小瓢的面,我忙撒腿而去。

我知道,若端回面来,母亲会不高兴——说我事没办好。

母亲常说,邻居间的借、找是情份,借驴还马是重看了这情份。

 

2

迎风闭嘴,路滑心要直

摘爬豆,换衣服,是母亲对这句常说的话的最好实践。

季节交替轮换。夏天绿意葱茏的图画,一旦染上秋的色彩,便会斑斓动人起来,那景色是极诱人的。

收获的季节到了。秋收是温饱有所期,果腹亦所盼的金色季节,也是考验欲望,展现晦暗或阳光的舞台和天地。

“大秋,大秋,连拾带偷”,“偷秋不算贼”等关于秋天的俗语不少。

小时侯问母亲,偷秋咋不算贼?母亲脸一绷道,偷就是贼,不管啥时候!

秋收的一天,下地前母亲重新换了衣服,说队里安排去摘爬豆。

爬豆是种在渠沿或田地沟坎上的一种豆子,喜蔓爬,粒大,产量低,豆米饭、豆包子非常喜人。

摘爬豆,轻闲散光且适宜单人活动,故此,队里往往安排诚实的人为之,还有个原因——摘爬豆最方便往自身兜里塞儿,收工回到家,左袋右兜地往外掏。

母亲是换上了上下没口兜的衣服上工摘爬豆去了——自己心净,也免了别人猜疑,母亲这样说。

《淮南子·说山训》曰: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慎独”——这一高大上的境界在母亲摘爬豆换衣服的平常之举中得以诠释。

其实,秋天的珍贵,村人暗下里掖些果实回家则也是平常不过的。个别人为此特意地在衣内缝了口袋……

  

3

家人的衣衫,女人的脸面

经济拮据的时月里,人们生活简陋。却又是百家日子百家过法。

一样多的粮食份,有人家四季不断顿,有的户则年年闹春荒。

衣服鞋袜也是如此,同样每人一年一丈七尺三寸布票,有的家大人孩子穿的整齐得体,贫而不寒。而有的家人则褴褛不整,四季窘状。

道理其实很简单——全在家庭女主人成手不成手。

俗语道:“好鞋漏鞋地上走,全看女人一双手”;又曰,“汉子孩子身上衫,全凭女人双手连”;还道,“孩子出了家,便知家里邋遢不邋遢”。

女主人是家容人貌的主宰。

我家大人孩子九口人的衣服鞋袜都出自于母亲的双手——多少个春夏秋冬的深夜,煤油灯下母亲飞针走线时映在屋墙的身影常伴着星月隐去、鸡叫天明。

一个不眠之夜,粗布变衣衫;又一个不眠之夜几件破洞漏衣,变得整齐干净;还是不眠之夜,一觉醒来,孩儿则可穿上适脚的麻底布鞋。

记忆中,母亲繁忙的身影,经年累月,四季不歇。

心中常常问,母亲的生物钟是否与众不同?裁衣做鞋、缝补洗浆的成就感是否安抚了本该歇息的骨肉神经?

多年后,在我忙碌人生岁月中,每逢加班熬夜显露身心疲惫时,脑际便会映现出母亲挑灯夜战的熟悉画面,心,立时会为之一震——母亲给了我力量。

细想来,母亲的力量可真是无穷无尽的——身体的,精神的,内含的,外在的。

4

穷干净,也是干净

生活中,我家有两样东西使用的频率最高,当然,也换的最勤——鸡毛掸子和抹布。

农家日子简单,两口板柜、一铺土炕、一口水缸(冬天防冻,放在堂屋)、一对大小锅台就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在母亲看来,这些东西的使用与洁净是同等重要的。

入眼的情形常常是,母亲早饭后从堂屋开始——扫地、洗刷锅盖锅台、擦净水缸及缸盖,接着是拾掇屋内卫生,扫炕(其实晨起时己经扫过)、扫地、掸板柜、擦板柜、擦柜上瓶瓶罐罐及相片镜等等……

一切妥当之后,或是下地劳动或是其它家务,母亲又和大家一样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母亲的生活转身在田头、炕头、柜头和灶头。黄土地、黄土路、黄土院,在黄土包裹的农家日子中,母亲的眼里却容不下一点尘土——手里挥的掸子、攥的抹布换了一把把、一块块,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记不准。落下的是土炕的干净、板柜的光洁,家庭的豁亮!

《菜根谭》说:”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

喜欢和追求卫生的母亲用自己的双手,规置得家人及家庭内外干净整洁,给家里添增了温韾与亲切!

  

 作 者 简 介 

张国印,河北省遵化市人。幼始喜欢读书,继而迷恋文学。读书、写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五十多万字。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遵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文集《时光·岁月·记忆》。

平台征稿启示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周祝国 张国印  希国栋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杨晓健

诗歌主编:王翠红 刘艳琴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动态主编:梁淑艳

(0)

相关推荐

  • 想念母亲(散文)

      想念母亲(散文) 美文墨夜 母亲与大妈和岳母同岁,看见大妈我就想起母亲,她是我命中最伟大的女性.看见岳母我也想念母亲,她是给我爱最多的人. 我没有做官,也没有发财,只是心里非常缅怀母亲.不是一次写 ...

  • 每天背一句经典名言

    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霍金 诗词散文语录 这里有惊艳千年的唐诗宋词,经久不衰的名家散文,触动人心的名人语录. 公众 ...

  • 大妈有福气(散文)

    大妈有福气(散文) 美文墨夜 大妈与我的母亲同龄,大妈活到87岁还能生活自理,可是我的母亲活了66岁就离开了人世. 大妈生于农村一个贫穷家庭,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读过几年小学,16岁与大伯成婚,2 ...

  • 黄土·黄河·母亲

    黄土·黄河·母亲

  • 亚凌随笔:母亲的骄傲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时光深处的柔软> ...

  • 乡情散文:在这片土地上

    乡情散文:在这片土地上 文:张树根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一曲黄土高坡,一把黄土之情,一丝黄土之恋,唱出了塞外农村的奇景,唱出了坝上农民的心声. ...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清明冷雨/陈绿山

    清明时节的雨,是特别的雨.雨水落在我旅居的城池,仿佛也落在我遥远的故乡.雨落下,雨脚点点滴滴,密密麻麻渲染着我的惆怅.我心中的那些对故乡的痛感比雨的脚步走得更快,雨点落下的刹那间,心的触角已伸向故土, ...

  • 文学原创•《我的祖母》(中篇散文连载五)作者 吴位琼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祖母和所有坚韧勤劳朴实厚道善良的中国女人! 我的祖母 作者 吴位琼 五 记得小时候,我们这条街有一支文艺宣传队,都是由各家各户的男女青年组成的,每天晚上都要聚在一起排节目搞演出. 那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又是一年腌菜季/方喆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小区窗台院落里总少不了悬满新制的腊肠与咸鱼,不禁让你油然而生富足之感. 那日,妻子萌生了亲自腌咸菜的想法.同事张琳便将此事转告给其母.大妈就住在不远的邻栋,是个极热心肠之人.闻讯的 ...

  • 散文||母亲的不眠之夜

    母亲的不眠之夜 时间回溯到一九九八年的春天,那一年的清明节前夕,母亲和我说起她的不眠之夜.母亲说:"小四,昨夜我一夜没睡好,睡不着呀!"我说:"怎么了,妈?"母 ...

  • 田家声‖虱事

    童谣:油灯下,深夜里,            母亲给我逮虱虱. --题记 读者诸君读了这个题目,一定会指责小子在说梦话,虱子有甚怀念的,难道它是你的救命恩人?然而,我说不. 虱子与贫穷饥饿相伴为伍.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