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版《道德经》第四章:天道圆圆
还原版《道德经》第四章全文如下:
至虚,亘也。
守冲,笃也。
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圆圆,各复其堇。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十六章。本章文本以楚简《老子》为底本。
本章老子引进了《道德经》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亘”。还原版《道德经》第一章中,老子给出了“道”的定义,指出“道”是宇宙的反面,宇宙是相对的,宇宙万物有形有象,有大有小,有强有弱;而“道”是绝对的,无形无象,没有大小之辨,也没有强弱之分,是同时可以既大又小,既强又弱。“亘”就是老子专门用来描述绝对世界这种特殊属性的。这也是“道可道,非亘道。名可名,非亘名”一句的由来。
“亘”是个专有名词,是老子对宇宙反面的命名,可以将它形象地理解为“道所待的地方”,好比宇宙是万物所待的地方。这是一个无形无象的世界,庄子称之为“无何有之乡”或“无何有之宫”。但这个“无何有”不光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在“亘”的世界里,过去就是将来,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时间与空间是件常人极难想象的事,但“对立统一”原理决定了“亘”的世界一定存在,老子将此特性解读为“极致的虚”。
“亘”历来没有被传统老学正确认识,从来没有被当作专有名词来对待,因为从来没有人意识到老子是在将“亘”与宇宙的反面相联系。于是,后人将“亘”解读成了“恒常”,完全剥离了“亘”的哲学内涵,彻底偏离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以至于无数人至今仍然说不清什么是“道”。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进一步说明。
还原版《道德经》第一章阐明,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了“宇宙”这个概念的,为了描述这一概念,老子创造了一个富有想象的字,但这个字因后人不解而失传了,我们今天只能用“寰”来代替老子这个早已失传的字。本章老子指出,“亘”与“寰”互为正反,“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代表了“实”,而“亘”这是一个极致虚的世界,代表了“虚”,而这个“实”的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恰恰是因为“虚”的世界在不断发挥作用。“虚”、“实”相辅相成,不可割裂。本章的主旨就是阐述“虚”与“实”的关系,准确地说是“亘”与“寰”的相互依存关系。
什么是老子的“亘”?
我们的宇宙代表相对世界,一切物体有形有象,实实在在,所以老子用“实”来代表我们的宇宙。道是宇宙的对立面,代表绝地世界,它无形无象,永远不可感知,老子称之为“虚”。因此,这里的“虚”有其特殊涵义,是指实体宇宙的反面。
至虚,亘也。
这是老子在给“亘”下定义。至,抵达。“至虚”就是走向实体宇宙的反面。将实体宇宙的反面称为“亘”,它的特征就是“虚”。
“亘”的造字也反映出了老子的这层用意,楚国小篆的写法为:
上下两横代表天地,天地之间本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但现在却被一个“外”字所替代,这是在象征着天地之外,表示是我们世界的反面,而这正是老子在第一章给道的定义。
这里的“虚”代表道的圣境,看似无物,实则无所不有,不可穷尽。庄子称之为“无何有之宫”,对此也有同样表述:“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庄子·知北游》)可见,无何有实则无所不有。
传世本《道德经》将此句写为“致虚极”,完全抛弃了“亘”的上述内涵,而将“虚极”解读为一种一层不染的心境,以至于此句竟演变成了道家思想崇尚“虚静”的核心论述。然而追根溯源,所谓“虚静”之说与老子思想本无实际联系,而系后人误读所至。“亘”之所以变成了“极”,一种猜测认为,“亘”因写法与“亟”形近而误,所以,“致虚极”不过是阴差阳错的结果罢了。
“守冲”、“守中”、“守静”三者孰是孰非?
守冲,笃也。
“守冲”,楚简《老子》写作“守中”,这里将“中”解读为“冲”。
“中”作“冲”解理由有三:
1)上一章中,“中”都是“冲”的略写,如“大盈若中”,“中气以为和”,“中”都是“冲”的意思。“道冲”,估计老子原文的写法也是“道中”,而意为“道冲”。
2)“中”作“冲”解在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型中有确切的理论依据,是“对立统一”原理下道无处不在和道主宰一切的具体写照,“道冲”便是这一理论模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3)纵观《道德经》,老子始终没有对“中”的确切内涵作过明确阐述,如此重要的概念不给定义、不作解读与老子文风不符,而“冲”则不然,“大盈若冲”就是对“冲”的定义。
这里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型。道生一,一化生宇宙,故一又可代表宇宙。道与一是两个属性不同的主体,道代表绝对,一代表相对,两者始终在互动,这是宏观的表述。聚焦到微观,就个物而言,每一个物体都是阴阳和冲气三者融合的结果,阴表现为形体,阳表现为神魂,两者都是从一分化出来的,都属于一的一部分,而冲气则相当于催化剂,其作用是将两者融为一体,自己在此过程中也始终扮演着引领的角色。冲气代表道,故又称作道冲。
于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就是形神相合,但前提是必须有道的作用,这个作用表现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没有冲气的融合,形是形,神是神,彼此不相干,是道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换言之,道决定了一切物体的生灭。因此,守住了道,就是“守冲”,形神就能融为一体,这就是生;反之,失去了道,就是“失冲”,形神两分,神弃形而去,这就是灭。
“守冲”物则生,“失冲”物则灭。物得以生,称为“笃”,“笃”是实在的意思,表示真实的存在。故“守冲,笃也。”
传世本此句写法变成了“守静笃”,“静”字究竟从何而来仍是个未解之谜。从字形上看,“中”与“静”写法迥异,不可能混淆,只能理解为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论对老子思想作了篡改。于是,老子的“道冲-守冲”模型被偷梁换柱成了所谓的“虚静说”,但却被打上了老子的旗号,讹传至今。
道生万物,又灭万物,而“一”还是那个“一”
老子的思维特征就是有正必有反,道生万物,就必然有个灭万物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如何演绎的呢?
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圆圆,各复其堇。
作,兴起。居,本意坐下,引申为休止。方,并,共同。须,等待。堇,楚简中写作“上黄下土”,喻指黄土,代表生命的归宿。天道圆圆,楚简中写作“天道员员”,员通圆,意思是天道不断轮回。
老子说,宇宙万物,共同生长栖息,相辅相成,相磨相克,都是在生命中等待着回归大本。什么是大本?生命由形神相聚而成,神化魂而去,形化魄而息,便是各归其本。这是道为万物安排的归宿。然而,物亡而魂魄不亡,继续以“无”的形式存在,而“无”又会再次转化为有,不断轮回,这就是“天道圆圆”的实际涵义。
这里再次重申老子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
1)老子的理论涉及了三种形式的存在:“有”,“无”,“亘”。““亘”是一种超级存在,能对“有”、“无”进行无限渗透,“有”、“无”与“亘”形成了相对于绝对的对立与统一。这是第二章的结论。
2)老子宇宙生成模型的“阴、阳、冲”三大要素中,阴代表形体,属于“有”的存在形式;阳代表神,属于“无”的存在形式;冲气代表道,属于“亘”的存在形式。有”、“无”都是从“一”化生而来的,也只能在“一”的范畴内互相转化,而“一”作为总量保持着某种意义上的守恒。这是第三章的结论。
3)任何物体的生成是“阴、阳、冲”三大要素的结合,任何物体的消亡则是三大要素的瓦解。“冲”主导着三大要素的聚与散。“守冲”则三要素聚,“失冲”则三要素散。要素分离意味着物体的消亡,但要素本身并不消亡,其中“阴阳”两要素永远是“一”的一部分,保持着某种意义上的守恒。而“冲”就是道,不生不灭。这是本章的结论。
庄子在《知北游》中对老子的这一思想作了更明确的阐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韬,堕其天帙。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
庄子说:人生在世,如骏马飞跃沟堑,一闪而过。生命降临,无不蓬勃盎然;生命辞别,无不颓萎黯淡。既已化魂而生,却又化魄而死。生物为之哀伤,人类为之悲悯;殊不知,这恰恰是摆脱上了上天的束缚,抛弃了世间的桎梏。生命将尽,神昏智乱,魂魄飘逸,而你的身体却不去加以阻拦,为何?因为它知道这是话别忧烦,归返终极乐园!何须自扰?从无形到有形,又从有形到无形,这是每个人的必由之路!
庄子这里明确了几点:1)生死就是有形和无形之间的轮回,即有无相生;2)死是魂魄离散,各归其本,转化成了另一种无形的存在,而不是彻底消亡;3)生短死长,生相对于死只是白驹过隙的一瞬间。这就是典型的庄子的生死观,完美诠释了庄子为什么视死如归的思想根源。
本章勘正说明
传世本对老子原本的“至虚,亘也。守冲,笃也”这段文字作了彻底的概念偷换,竟将其改为“致虚极,守静笃”。不仅使“亘”和“冲”两个核心概念化为乌有,还凭空捏造了“静”的概念,以至于人们至今仍误将“静”作为道家的核心理念来解读。事实上,“静”在老子理论中根本没有任何地位,“虚静”一说就是个千年乌龙。
此外,王弼本第十六章还有以下一段: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王弼本出现了“归根复命”的概念,并且将它与“虚静”相结合,形成了所谓的道家“复归说”,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原,回归“虚静”就是归返大道,从而换发出新的生命,是谓“归根复命”。
此外,王弼本还引进了“常”的概念,通常指不断变化中的不变,暗指事物内在的规律,这显然是对老子“道”的概念缺乏理解。老子的理论中,除了道不存在任何其他形式的规律,既然道解释了一切规律,又何必再引入一个“常”的概念?
“复命曰常”将“常”与“归根复命”,从而又与“虚静”融为一体,形成了完整的“复归说”。所谓“复归说”是对老子“道生万物”逆过程的背弃,而将所谓“虚静的本原”替代了老子的“对立统一”论述,导致老子的理论显得残缺不全。
帛书《老子》甲乙本与北大汉简在表述上与王弼本稍有差异,但文意基本不变,都偏离了老子本章的主旨。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将王弼本最后一段从老子原文中移出。
附录:王弼本《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