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三宝”指的是什么?修行之人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

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离张道陵天师正式创立以来,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了。

道教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它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包含着大量的神祇,既有像玉皇大帝这些先天神,也有风雨雷电自然神;

其二,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依托发展而来,道家思想让修行者达到少私寡欲、天人合一等境界,这也是道教的立教之本,也是对“道”的完美阐述。庄子的清静无为及逍遥处世的思想也对道教的发展与教义产生重要的影响。

道教的文化玄之又玄,道教典籍浩如烟海,作为一个以劝人向善和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的宗教,人们对道教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而由于道教清静无为的思想,再加上晦涩难懂的典籍,导致很多人难窥玄门的奥妙。小编会陆续为大家科普道教文化常识,欢迎大家的关注。本期为大家科普道教的“三宝”指的是哪些?

修道者首先要经过“皈依”仪式才算正式迈入玄门,而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则需要“传度”或“冠巾”。

在皈依仪式中教戒师会宣说“三皈五戒”,要求皈依弟子“宗奉礼敬,永不退转”。这里的三皈指的是皈依道、经、师三宝。

《道教义枢》有云∶“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信道一定要皈依三宝,学道一定要受持五戒,这是成为一名道教弟子的最根本的仪规。

其中,“道”是道教的核心信仰,《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生育万物,是宇宙的本源,修道者要时刻奉行大道的自然法则。“经”是指引修道者修行的经书。道教典籍浩如烟海,《道藏》将经书汇集到一起,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

太上经者,太言极大,备包众理;上是胜出,超踰众教,经即训法、训常,言由言径。”“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教历来注重师承,没有师父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洞众戒文》曰:“道经不师授,则行之不神”,由此可见“师”的重要性。

道、经、师三宝对应着道教信奉的最高神明三清天尊:

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

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

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

三清天尊由先天之炁化生而来,代表了大道的本源。

元始天尊禀自然之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先。

灵宝天尊乃是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

而道德天尊则是“道之身也。元炁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炁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同时,对于道教修行者来说,“三宝”还表示为修行时最重要的三个要素“精、气、神”。

道教典籍《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开篇就提到:“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精气神”是内丹修行时的“上好的丹药”。

“精”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是最根本的机能,《养性延命录》说:“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

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成而身退。”

“气”是构成人体活动的基础元素,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神”是人体活动的主宰,也是一个人的意志,一个人的性格,它关乎着生命的存亡。

“精、气、神”作为修行的三宝,缺一不可。

最后,道祖老子的《道德经》也给我们这样的开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里的“三宝”指的是慈爱、节俭和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道祖将此三宝作为世人处事的一种准则:对待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慈爱之心,要有宽容仁厚的品质;对待物质生活时,要有一颗勤俭节约的初心,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人处世时要有虚静、谦让的态度。

【天道自然    与道合真】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中国道教文化。展现民俗文化,宣扬正道能量。祈愿国家太平昌盛,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正行、正念、正道常行于天下!福生无量天尊。

公众平台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