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96条)

从头学中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9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伤寒五六日,中风”,是指太阳病,或是伤寒表实,或是中风表虚,得之数日以上,此时寒邪已经由太阳而入少阳。不可以理解成为太阳伤寒五六天以后,又再次中风。什么知道邪气已入少阳呢?关键还是观其脉证,下文即罗列邪入少阳的四个主要见症,人称小柴胡四大主症,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邪盛欲入,正气无以抗邪,则恶寒;正盛欲祛邪外出,邪正交争而发热,故而表现为寒热往来,这也是半表半里的典型见证。

少阳胆经布于胁肋,邪入少阳,少阳经气郁结,故见胸胁苦满。“苦满”,就是为满所苦的意思。

嘿嘿,通“默默”,沉默而不欲言语之意。不欲饮食,就是虽不思食,亦不厌食,这是一个轻度纳差的表现。胆热犯胃,胃气不和,故而“不欲饮食”。胆主一阳初升,胆气郁结,则阳气难升,情志难解,表现为沉默而不欲语。

胆郁化火,扰动心神,故烦;胆木犯胃,胃气不和,故呕。

以上就是小柴胡汤四大主症。

小柴胡汤证首先必然是少阳证,所以有人还将少阳的题纲证“口苦、咽干、目眩”加入其中,则合为七大主症,也称为柴胡七症。

此外还有七大或然症,即后文所说的“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邪入半表半里,郁而化热,犯胃克脾,变证较多,但只要邪郁少阳,枢机不利的基本病机不变,都可以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减治疗。

小柴胡汤是少阳主方,专治邪郁少阳,枢机不利。方中用柴胡辛凉清疏少阳,以解半表之邪气;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以泻半里之郁热;生姜、半夏和胃以止呕;人参、炙草、大枣益气和中。诸药合用,不但可以有效祛除半表半里之邪气,更能使里气实而能祛邪,胃气和而除烦呕,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若胆经郁热并未犯胃,则只有胸中烦,却不呕。以其不呕,故去半夏;胃气未伤,故去人参。胸中烦,故加栝楼实清胸中郁热以除烦。

若半表半里之邪有深入阳明化燥伤津之势,则渴。故去半夏之燥,加大人参用量以生津液,并加用栝楼根清热生津。

若少阳郁热犯脾,则脾虚而腹痛,去黄芩之苦寒,加芍药以缓急止痛。

若少阳郁热,三焦之气化不行,遂而水饮停蓄,与胆热互结于胁下,则可见胁下痞硬。去大枣之甘缓滋腻,加牡蛎散结化饮。

若水饮未结于胁下,而是留于心下,则可见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苦寒以免阻遏阳气,加茯苓甘淡渗利,以去水饮。

若半表之邪较甚,半里之热较轻者,则津液未伤而不渴,表邪仍在而微热。去人参之补,加桂枝以散表邪,并加被温覆,以使微汗出则愈。

若水饮上犯于肺,则肺气不利而咳,去参、枣诸中焦甘药,易生姜为干姜以利水饮,加五味子半升以敛肺中气阴。

综合七大兼症,主要是对表里关系、木土关系、以及三焦气化失常,水饮内停各处的分析示例。临床实际所见各种兼症,则远远不止七症之数。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93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94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95条)
字帖获取请点击:
伤寒论字帖
现已更新至94条
(0)

相关推荐

  • 伤寒中医思维-3

    (三)少阳病症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洗半夏半升,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用水一斗两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仲景提供了一种 ...

  • 柴胡系方剂(1)小柴胡汤加减

    今天最后学习一下小柴胡汤加减.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7条

    0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伤寒论>:"阳为热,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1条

    011,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22条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解伤寒论>:"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70条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伤寒论>:"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67条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伤寒论>:"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发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8条

    0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本条主要讲述阴阳自和是一切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9条

    0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本条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