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文学诗评刊】《逝去的年华》文/冯桂珍 诗评/衣非
来源:三江文学诗友
【三江文学诗评刊】
縂第 捌拾柒期
社 长:李不白
特邀总编:今音
副 总 编:孤狼
顾 问:衣非
主 编:陈华美
副主编: 张明洪
高级编辑:衣非
责任编辑:张靖愉
赞
品
《逝去的年华》
作者:冯桂珍·
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
它让我震撼
让我酸楚
震撼与酸楚中
眼里浸满泪水
因为
它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
艰难的抉择
·
风雨飘摇的年代 上山下乡
把我们这一代推向风口浪尖
响应毛主席号召
到农村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十八岁那年
随着火车汽笛的长鸣
把我载到了浩瀚无际的草原
·
内蒙古
我的第二故乡
我曾厌烦你
你让我吃苦
让我流泪
让我迷茫
·
无尽的大草原
茫茫的黑土地
我不相信
自己竟在那整整呆了几十年
是那里的润土
是那里的乡情
养育了我
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
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他们的豪迈
他们的热情
他们的率真
时时感染着我
·
捡起草原上一棵嫩草
捡起林中的一片绿叶
都感觉我是那里的一份子
美丽的草原
是你让我的青春更芳华
让我一生的经历如此绚烂
·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
衣非 老师诗评
“逝去的年华”印记深
冯桂珍老师的诗作“逝去的年华”,是我“赏析”(读诗谈体会)现代派自由诗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有关“知青”生活的诗章。我们知道,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应该说很多很多,包括一些大部头的影视剧作品,曾一度被文学界称之为“伤痕文学”思潮。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四川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紧接着,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等。到了这时,人们才真正理解,知青确实经历了一场人为的灾难,于是知青压抑许久的愤懑便立时喷涌而出,当这种愤懑大量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便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看了“逝去的年华”这首诗,不禁使我想起曾经流行于文革期间的那句话:“一颗红心两只手,乘风破浪永向前。”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知青”(含回乡青年),可谓感同身受,是一段记忆里永远也不会忘却的史实。
“逝去的年华”这首诗,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构思独特,内涵丰富”。这首诗,读者打眼一看便知这是一首抒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在当地打拼几十年的艰辛历程诗,是作者以其切身经历回望与内蒙古大草原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记录。这首诗,作者抓住了“知青”这根曾让她“激情燃烧”又“徘徊”“彷徨”“迷茫”的情感线结构诗文,并以大写意的写作手法,极尽所能写尽自己“融入”当地风土人情的感人画面,写尽自己几十年草原生活的苦乐年华。这首诗,通篇读下来,给我的感触最深的则是“融入”。“融入”二字说起来简单,而真正做到实在太难了。作为一个来自大都市天津市的知青,在草原生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干就是几十年,直至退休。这是什么?这是“毅力”的较量、“韧劲”的支撑,更是“奉献精神”的再现。这里边,向读者传导的信息则是:成大事者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吃苦,要有毅力、韧劲和奉献精神。
“逝去的年华”这首诗,给我的另一感觉就是“朴实无华,真情流露”。这首诗,说它是一篇抒情散文诗不为过,说它是自由诗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主体还是自由诗;而更主要的是作者在运笔上倾注于“朴实”二字,无论结构诗文,还是具体措词,都在“白”(不是大白话)与“实”(不是在虚写)上着笔,立足于“大众化”,让绝大多数读者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原汤原汁、原滋原味,很“接地气”。这种诗文看似简单,写好了不容易,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很难驾驭这种风格的诗歌;而且,这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火花,故事真实,寓意深刻,令人感怀、动容。这里边,向读者传导的信息则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抓住和把握机会,用心谋划、用心去做,只要努力了终会有收获的。
“逝去的年华”这首诗,给我的再一感觉就是“故事完整,情节感人”。整篇诗文一共五段四十一行诗,属于篇幅较长的诗歌。作者于第一段诗文吟唱道,“(在)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它让(我)震撼,让(我)酸楚。震撼与酸楚中,眼里浸满泪水。因为它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一个)艰难的抉择。”这段诗,作者是以“那个难忘的日子”切入的,引出自己对“它”的“感应”(震撼、酸楚、眼泪)和“它”对自己的人生之“转折”(抉择)。这里边的“它”字很关键,尽管作者没有交代“它”字的所指,但是没有“它”字的衔接是不成的,“它”字为第二段诗中(我)“上山下乡”的出场做了很好的前期铺垫。随之,作者在第二段诗将镜头拉回自己下乡于大草原的岁月,“(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是)上山下乡把我们这一代推向风口浪尖。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十八岁那年,随着火车汽笛的长鸣,把我载到了浩瀚无际的草原。”这段诗,作者先交代她是在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上山下乡”的,这里边的“风雨飘摇”四个字透露出作者的下乡时间是在文革时,而且是“响应号召”下的乡,这“响应号召”是指令性的,没有回旋余地,非下不可的;然后,写作者十八岁那年乘火车下乡到浩瀚无际的草原,这里边的“十八岁”三个字,交代了作者是中学刚毕业或者说还没有毕业呢就赴“广阔天地”作为去了。这里边隐约透露出当时的大部分知青不是情愿下乡的。接下来,作者于第三段诗吟唱道,“内蒙古,我的第二故乡,我曾厌烦你;你让我吃苦,让我流泪,让我迷茫。”这段诗,作者通过“厌烦”“吃苦”“流泪”和“迷茫”四组动词的巧妙安排与组合,描写其草原生活的“苦”与“辛”,进一步揭示当时知青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烦闷与无奈。作者于第四段诗文吟唱道,“无尽的大草原,茫茫的黑土地,我不相信,自己竟在那整整呆了几十年。是那里的润土,是那里的乡情,养育了我;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他们的豪迈、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率真,时时感染着我。”这段诗,作者可谓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她以自己几十年草原生活的切身经历深切地感悟到,是草原的沃土养育了(我),是这里的人们那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激励(我)勇于攻坚、不断向前。第五段诗文,作者侧重于抒写自己于大草原的生活阅历,给她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知识的积累,“捡起草原上一棵嫩草,捡起林中的一片绿叶,都感觉我是那里的一份子。美丽的草原,是你让我的青春更芳华,让我一生的经历如此绚烂。”这段诗,分成两层意思去解析。前三行是说作者彻底融入了这个让她魂牵梦萦的群体,成为这片沃野地地道道的一份子;后三行是说几十年的草原生活让她视野更开阔、步履更坚定、人生更绚烂。这里边,向读者传导的信息则是,成大事者要有恒心与信心,一旦选准目标就要勇于向前迈进。就如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主题曲唱的那样: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逝去的年华”这首诗,作者吟唱得很美。同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我对此深有感触,也很理解作者的心理感受。虽然“知青”岁月已成历史,而它留给后人的印记是抹不去的,值得深思的。(2018.4.14)
作者简介:冯桂珍,退休教师,大草原是我的第二故乡,在那里从事教育工作40年。平日喜欢音乐与写作。用诗行、音乐抒写自己的晚年生活,使唯美的夕阳更艳丽多彩。
诗评老师介绍
Teacher for Evaluating Poems: Yi Fei
衣非(笔名)裴志兴,曾用名裴志星。本人当过农民、乡村教师、大厂秘书,任过民企办主任、总经理特别顾问,股份公司高级职员、高管。为多家大企业做战略策划、资本运作、整章建制、文化建设等,撰写可研报告等公文200多万字;主编《企业管理制度汇编》五册100多万字;创办、主编企业刊物《北亚风》和行业杂志《龙江奶业》《铁道护路联防》二十余年150多期;责任编辑一部《老区斗争史》;发表在全国相关报刊的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150多篇100余万字;发表新闻稿件100多篇60余万字。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三江文学寄语
小小的文学,用心去体会“她”的奥秘。人生宛如一个万花筒,百花争艳。让“三江诗友”们尽情抒写自己的人生,畅想未来,放飞梦想 唱响“自己”和“三江文学”主旋律。“三江文学社”的人员却流露着农家孩子的一种坚强,质朴和执著的精神......
一、投稿务必同时发作品、作者介绍、作者照片(生活照)。
二、投稿发邮箱作品优先采用,一稿多投者不采用。
三、赞赏费分红说明(十元以上):如有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作者40%,朗诵者或点评者20%,编辑20%,平台20%。无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作者40%,编辑30%,平台30%。
四、投稿题材不限,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军事、国际舆情、财经科技优先采用。
五、作品优秀者推荐在《世界名作欣赏》推出。
六、本刊审稿周期为十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
七、投稿作品拒绝抄袭,如投稿作品系抄袭侵犯他人权益者,所有责任由作者承担。
八、诗歌文学爱好而为,有感而写,有生活、有体验、有山有水、有情有景(境)、有爱、有怀德天下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情操才能写出好作品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投稿QQ:3036913545@qq.co
三江文学公众号,阅读美文美诵,名家点评!
诗友追忆在三江文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