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公园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安徽路中段中部。北临德县路、曲阜路交汇处,南与湖南路相接,面向青岛湾。湖北路横贯其中,分南北两部分,为敞开式公园。
时光流逝,位于安徽路的“老舍公园”命名至今也已二十年了,从老百姓俗称的“大花沟”,德占时期的阿尔贝特公园、日占时期的大村町公园、民国时期的第六公园、解放后的安徽路公园,再到如今的老舍公园,一百余年里,承载了几代青岛人成长的回忆。
老青岛至今还是习惯的称呼它为“大花沟”或“第六公园”。“大花沟”与“大窑沟”一样,都是老青岛抹不掉的记忆,不过如今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个名字了。下面让我们随着历史旧影,一起寻踪感怀那个青岛人难以忘怀的老公园。这里因旧时遍植蔷薇花,春夏时节鲜花遍开,老百姓俗称之为“大花沟”,这个名字延续至今。
这里原来是观海山通往青岛湾的一条自然冲沟,北高南低。
据文史学者王栋先生介绍:“安徽路是一条被街心公园分为东西两幅的街道,是城市肇建初期充分利用地势筑路设景的典范。在德国租借时期,安徽路被命名为阿尔贝特大街(Albert Strasse)。青岛开埠前,安徽路所在的区域是一条季节性地表水经年冲积形成的沟壑。当时因填埋成本过高,所以在1899~1901年敷设道路的施工当中,将规划中的街道分为东西两条,在道路走向得以确定的同时,阿尔贝特大街两侧的土地被分割出售。按照德国总督府的规定,这一区域仅限于建造附带庭院的独立住宅”。
根据史料记载,1911年12月,总督府建设局提案,在这个坡上种树绿化,用建筑废弃物填筑沟壑,将冲沟进行平整后,遍植草木,1913年建成了这处面积为30000平米的大型绿地,命名为“阿尔贝特公园”。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将“阿尔贝特大街”改称“大村町”,“阿尔贝特公园”改称“大村公园”。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将"大村町"更名为安徽路,“大村公园”改称“第六公园”,公园内继续增值草木。《胶澳志》载,第六公园“占地十二亩,为狭而长之谷,杂植花木,因坡为园,接收后增植花木三百余株”。
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青岛的公园多被占用或破坏毁弃。第六公园也逐渐被填沟平地变为垃圾场,1945年抗战胜利后,补种悬铃木、银杏、青朴及花灌木,简易恢复成公园,山沟基本已经与路面齐平,青岛解放前曾一度荒芜。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管理,将沟彻底填平,形成一个街心公园,调整个别植物品种,种植雪松及樱花、紫薇等花木树。建大型月季花坛,周边种植大叶黄杨篱。更新儿童活动区的秋千、滑梯、沙坑等,称安徽路游园。
文革时期,绿地遭到破坏。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大窑沟邮局的拆除,青岛的集邮爱好者和一些邮贩子自发形成了第六公园、第三公园两处民间市场。第三公园的收藏品市场规模较小,一直未成气候;而第六公园在当时则是比较繁华的,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较大规模的收藏品交易集市。每到星期天,更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在国内也是小有名气。直到现在,青岛的收藏爱好者还是很怀念那个年代的第六公园集市。1990年,安徽路公园内的邮票交易市场。因为比较喜欢收藏,第三公园和第六公园是经常光顾的地方。(逄淑才收藏老照片)1998年,安徽路公园参加换房大集的市民在相互交换换房信息。(王群摄影)
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交易的人群又占据了半个公园,也叫换房大集。据热心读者留言,其实早在文革初期的1966年就已形成青岛市最大的换房大集(当时都是公房——私房已被没收)了,有些“资本家”因受冲击不敢再住大房子了,就到此处换成小房子以避险。而那些人口多房子小的人家就暂时沾光了(文革后期的1979年就出现了大量的“落实私房政策”的特殊房屋纠纷案件),换房大集一直延续到1999年之后,房屋可以买卖了才分散到全市各个角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成为自发组成的农贸市场,摆摊卖菜,卖小百货和炸油条、卖小吃的占满整个公园内外和马路边缘。践踏绿地、乱倒污水,公园逐渐失控。后经市南区政府组织力量清理整顿,公园秩序陆续恢复。由于公园是开放式的,不收费,长年疏于管理,逐渐破败不堪,与现代化都市发展愈发不符。
改建后的老舍公园,依下坡路势修一条“叠泉”,给公园增加了水的灵性。
老舍先生塑像由著名雕塑家徐立忠设计,2000年4月11日安装完成。
1999年,市南区政府投资1000万元进行改造。因其所处位置复杂,人流密集。依据现状环境,由澳大利亚麦思建筑设计师有限公司设计为林荫水景、人文景观公园,市南区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施工。
为了改建后的公园能让市民感到焕然一新,公园的名字也开始征集,区政府决定以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樱海公园”为第一方案,“老舍公园”为第二方案,并采纳鲁海先生在公园内塑一座老舍先生雕像的建议。最终时任青岛市长的王家瑞同意了第二方案,安徽路公园自此有了新的名字,今天的“老舍公园”。
2000年7月8日上午,作为当年市南区“海之情”旅游节的重要活动板块,老舍公园落成暨老舍先生塑像揭幕仪式举行,园名由老舍先生夫人胡絜青题写。 从“大花沟”到“第六公园”、“安徽路公园”再到今天的“老舍公园”,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公园见证了我们老青岛的历史变迁。从游乐园到自由市场,邮票钱币交易到换房大集......,那是承载许多年、许多人的城市记忆。而今,除了那些老树外,全部成为了历史过往。前年曾编发过一篇《难忘的青岛第六公园》一文,勾起了无数老青岛的热议与怀念。最后,摘选部分读者的留言,作为结束语,也以此感怀回忆那条老青岛著名的大花沟。
部分读者留言:
第六公园里承载了太多小时候的美好回忆了。家住附近的孩子每天放学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去哪里玩上一会儿过把瘾。在那个年代里,大花沟的滑梯、跷跷板、沙空……每一处都是孩子们的挚爱。改造后的大花沟感觉还不如以前,一点味道也没有。还是挺怀念那个曾经另孩子们魂牵梦绕的地方的。小气候去的最多的是第六公园,因家离那儿最近。有大沙空,滑梯,跷跷板……大花沟,老青岛人都这么叫,满满的回忆,小时候去大花沟擦滑梯,直到八十年代我还带儿子去大花沟沙空去玩“挖沙子”好怀念那个年代那个大花沟。大花沟有两个滑梯,都是木制的,南边的滑梯好像是双轨的,前面都有沙坑,小时候光这两个滑梯就给我们带来无比的欢乐,说良心话今日的公园是一堆废水泥没有半点情趣。
印象深刻的还有安徽路第六公园的“大”茅房。虽然不大,但从外观上看整个是一个石头建筑,精致漂亮。小时候经常去第六公园玩,经常“光顾”。
小时候我们在湖南路铁路一小上学,每天都要从公园走过,早上去上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去上课,回家,每天走四趟,熟悉而亲切。那里可以休息玩耍,还有那个公厕是很出名的。我们叫火车站大茅房。
58年刚刚转入滑梯旁边的托儿所,中午睡觉不睡,就跑到滑梯的地方玩。以后上学在德县路小学。公园的草地是用铁丝网间隔成好几块。一般早晨出家门都是往海边走,在那里游泳,那时的水很蓝,很干净,游完泳,再通过第六公园草地去上学。草地是不能脚踏的,我和我的好同学就天天趴着去上课。
以前经常去大花沟逮蛐蛐,公园两侧是一米高的铁栅栏围挡,一到初夏,就可以去抓知了猴!童年的记忆。
第六公园离我家很近,湖北路间隔开分成两块,南侧曾经是邮票集市,还有电影宣传栏。北侧是儿童乐园,有过很大的滑梯,很喜欢那里。
家就在莒县路,离第六公园很近,公园门口的电影宣传栏环抱着一棵大树,电影海报定期更换,年轻时代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第六公园的大滑梯,承载了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可惜就那么拆除了,实在可惜!
德县路小学出了校门就是第六公园,那时放学、课间经常跑到公园去玩,这里是我儿时的乐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曾经美丽的大花沟,只能在老照片里、在老青岛的回忆中找寻了......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