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村落(三十 四)凤 鸣 山—— 凤凰涅槃

文艺朝歌 文艺朝歌 昨天

凤 鸣 山

穿过朝阳寺,过朝天门,由分水岭向南有一座能令人引起无限遐想的山——凤鸣山。

在山脊的南侧阳坡处,有一石头建筑群,整个建筑全由清一色的石头砌成,基本保存完整。这座石屋建筑群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由11间互相连接成内外套间的组合房,分设厕所、客厅、厨房、卧室等,设计精巧,建造手法老道。建筑的材料全部用石头,包括门板、天花板、屋檐下的条木和地板全是石料,部分门窗像现代铝合金门窗一样可以滑动开合,石底石顶石门窗,石阶石炕石院墙。整座建筑所用的石料是一种页岩石,具有轻薄,坚硬的特点,它被精加工成石板、石条、石柱等,分别用在屋顶、门板、窗棂等部位,绝对不见一根铁钉,一截木料。而且,建筑所在的位置,明显经过了精心的选择,背风,朝阳,靠山,还接近水源地,整座院落规划有致,构造精巧,实为太行山脉上的建筑奇迹。

紧挨石屋西侧,为三间背山向阳的木石结构主建筑,这里原为一座道观,虽然房屋早已坍塌,房屋内外到处长满了荆棘和杂草,但房基轮廓却很清晰。距道观西侧约50米处,是一个石头砌成的墓穴。墓前立一墓碑,碑上刻“长眠道人”四个大字。石牌高约2.5米左右,在墓碑中可谓高大,但碑上没有其他文字。墓的旁边躺着两通方碑,一块是《初修凤鸣山长眠道人碑记》,另一块是《凤鸣山长眠道人碑记》,记载了长眠道人的一些情况。

初修凤鸣山长眠道人碑记

碑两侧对联:

凤鸣山前千秋乐

龙潜潭下万古传

怀清特超

尝闻,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凤鸣之山,古来未闻。自光绪丙午之春,长眠道人云游於其巅,览其形势,因曰:凤天。长眠道人﹙姓?﹚字不传,竟至死而视死焉,何也?抑君子尝深没世不称之憾。伯夷、叔齐存万世之商,耻人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上。视富贵如浮云,视俗吏火坑。何以若是?长眠道人诗联有以天对我之句。殉夷齐之流亚欤?淇之善男苦妇感其清,﹙献?﹚富田捐赀,以表其风焉!

东皋居士王元求撰文书丹

南四井住仙冯锡纹签评撰文

                           
凤鸣山长眠道人碑记

己亥年间,吾滑者同志共捐赀财,购求此山,以为藏修之所。虽建屋而未莺迁也。时值丙午春,偶有长眠道人云游其巅,爱其清洁,朝夕卧处。携有《纲目采薪》一卷,《太平景略》一策。自杼机柚,以达胸怀。迹似安闲而心中实有大不适者,不然,何以年方壮盛而遽视死如归?当时吾家胞兄邑庠生员讳鸿宾,亲临其地,报闻﹙淇?﹚县,准经营殡葬。不辞劳瘁,亦可谓之知己矣。且附近居民,每有祈祷,颇著灵验。浩然之气不容泯灭,固其所也。然而,吾详昧之其人,姓字不传,里居不传,传记、业何等俱不传,而独以数卷书传。殆亦等富贵如﹙浮﹚云,视功名若敝屣。今之异人高士欤!其人其事其心,世之如是者甚少。故吾同志各捐赀财,募化四方,创修祀堂,以垂千古不朽云。

大清宣统二年桃月上旬谷旦

(撰文:张鹏   摄影:冯水根、李闪闪  绘画:杨光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