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争议白日化:二胎家庭的殇,敌不过 “伏弟魔”咒语

作者/诺妈
首发:诺妈家有男宝(aihuagushi)

这几天,朋友圈突然被一部电影刷屏——《我的姐姐》。

“真实、残酷、戳心”成为最多的评论。作为一枚货真价实的二胎家庭姐姐,看完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李银河老师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可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现实做支撑,也无法戳中内心深处可不触碰的痛。

电影故事据说来源天涯“泄愤帖”。说是有一个姐姐,独享了21年的父母宠爱,在读大学那年,她的父母不顾她坚决反对,为她生了一个“弟弟”。从此姐姐选择与家庭决裂。

姐姐说,她的绝望和无情来源于父母在“要胎儿还是要女儿”中,选择了前者。然而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对于伤透的女儿心来说,时间不是良药。姐姐从此寒暑假不再回家,连过年都一个人躲在外地。

姐姐从妈妈怀上弟弟的一刻,似乎一眼看穿人间悲凉,噩耗也很快传来,父母不幸双双车祸身亡,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弟弟,要她抚养。

选择亲情还是前途?被道德绑架还是低头认命?帖子里的姐姐,没有太多关于人性的博弈,因为从一开始,她对这个弟弟充满了“无边仇恨”。

姐姐不惜与所有亲人撕破脸,将弟弟送人,迅速卖掉自己名下两套房产,然后远走他乡,逃离原生家庭,从此过自己的幸福生活。

然而电影里的姐姐,却依然在挣扎,她想为自己活一回,可身边那么多声音不断冲击她的大脑:“你是姐姐,你有责任,你不可以自私……”

姐姐最终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导演或许也力求在残酷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提炼一丝暖意。

然而,看着帖子,又看看电影,很多人在心疼电影里姐姐的无助,很多人也在痛骂现实里姐姐的无情,却又言不由衷道出最真实的心声:弃养弟弟,才是符合人性的收场。

一部《我的姐姐》,揭开二胎家庭最后的遮羞布,仔细去看,那些二胎家庭的殇,到最终都逃不过“伏弟魔”的咒语。怅然……

01

父母欠下的生育债,究竟谁来还?‍

“长姐如母”,似乎是这个社会从古到今对“姐姐”身份的标注。

电影中,由张子枫扮演的姐姐安然失魂落魄来到车祸现场那一刻,“抚养弟弟”成为悬在了她的头顶的重磅炸弹,不断游说她接纳现实,顺从天命的,正是另一个姐姐——她的姑妈。

“我是姐姐,生下来那天是,一直都是。”

“认命”和“放弃”是姑妈“姐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所以,当年优秀如她,为了供弟弟读中专,姑妈主动选择放弃读书;

人到中年,当姑妈终于有机会为自己咸鱼翻身时,为了帮助弟弟的孩子带孩子,她再度放弃俄罗斯的生意,以无畏精神,继续回家做一名光荣的牺牲者。

每一个“姐姐”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姑妈一边忙里忙外处理后事,一边见缝插针对安然洗脑。

一声“姐姐”,似乎就是一辈子不可推诿的责任,仿佛唯有牺牲自我,成全家庭,才是做姐姐的“本分”。

“可你有没有想过我的以后的生活,我也要结婚生孩子的呀!如果我养他,我的这辈子就完了!”安然反驳。

作为一个家族里的两代姐姐,姑妈和安然都是从小不被待见的女孩, 她俩从小学会被迫奉献和给予。但由于年代的关系,姑妈成为逆来顺受的受害者,而安然选择了反抗命运。

可以说,姑妈和安然的命运互为镜像,也在互相映照。

从一开始,安然就反对父母生育第二胎;可父母双双意外,弟弟这个生命却成为安然的责任。

“明明做错事情的不是我!”安然在声嘶力竭地质疑,可在所谓的道德面前,这句发声显得那么弱不禁风。

父母欠下的生育债,凭什么要让女儿还?难道就因为她是姐姐吗?

可她也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孩子啊,正是应该享受人生芳华的时候,为什么要让她承担沉甸甸的人生重担?

童年里,她没有享受同龄人的快乐;成长后,却要她加倍承受同龄人的负担。

对于姐姐,命运似乎太不公。

02

孝顺,并不意味着自我牺牲

“你是姐姐,你就应该让着弟弟!” 这几乎成为现实二胎家庭里的箴言。

于是,小时候,好吃的先让给弟弟吃,好玩的先让给弟弟玩;长大后,父母的积蓄先照应弟弟,父母的家产也理所当然给弟弟。

然而,临到父母养老,姐姐却需要“公平地”承担一半。

是谁规定了如此不公的制度?似乎没有法律条文,可实际上,有多少姐姐在生活里选择接受,并默不作声?

我有一个远方姑妈,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儿,只为拼一个儿子。所以,当儿子出生,他的一生集所有宠爱于一身。

姐姐们结婚前,所有的工资如数上交,“留着给弟弟买房娶媳妇”,是姑妈对三个女儿从小灌输的思想。

后来,女儿们陆续出嫁,没有太大排场,也没有什么嫁妆。即便如此,孝顺的女儿们也没怎么计较。

其中有一个小姐姐,我走动的比较多,在她结婚前,我们曾经聚过,聊过。

姐姐说:她其实想要一辆小车,风风光光把自己给嫁了。

“你赚的工资又不少,自己买车呗!”我有些不理解。

姐姐叹了一口气,幽幽的地说道:姑妈已经明里暗里表示,那些钱要留着给弟弟买房娶妻,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是好。

自己的赚的钱,却不好意思要。姐姐的尬境背后,这份苦涩只有自己知道。

结果自然是,姐姐没开口,车也没有买成。但是没过几年,姑妈家住的那一片拆迁,赔了几百万。

儿子的房款有了着落,娶媳妇的钱也变得充裕,但从头到脚,拆迁款下来,没有一分落到女儿手上,就连前些年女儿们自己赚的钱,也依然捂在姑妈的口袋,一笔勾销。更戏剧的是,后来姑妈意外身亡,姐姐们在处理后事中,各自平均承担了相应的费用。

很多亲戚都在背后悄悄感慨姑妈生前偏心,也由衷感叹三个女儿的大度和孝顺。

可“孝顺”二字背后,却是姐姐们被绑架的半生,究其根源,逃不开“伏弟魔”三个字的诅咒。

从古至今,儿子成为传承香火的命脉,女儿在嫁出去之前,似乎唯有把父母赋予的生命之恩典还尽,才是作为一个女儿的本分与孝顺。

一个“孝”字,“子”承“老”人;说的是“孝顺”,实际上更多在于“顺从”。姐姐不得不以牺牲自我来顺从老人的心意,成为父母眼里期待的“好孩子”,“好”的背后,实际上是每一个“姐姐”内心无边的恐惧:

越得不到爱,越恐惧失去;于是拼尽一切给予;明明感受不到爱,却偏偏认为父母怎么做都是爱。

孝顺是美德,却不该自我牺牲。

03

被爱过的老大,才有爱老二的能力

生命不能选择,出生顺序不能选择,家庭不能选择。虽说亲人之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但弟弟不应该成为姐姐的债。

电影中的安然,羽翼未丰满,却需要独自抗下所有生活的难。当姐姐的身份成为套住命运的枷锁,“逃离”是她唯一能够想到的出路。

她想攒钱去北京,她想躲避这个家,躲避一切她无力承受的现实。

安然不止一次歇斯底里,可好在,她的身边还有默默爱着她的男友,以及默默支持她的舅舅,让她的心渐渐柔软。

爱,需要双向流动,才会融进心里。

弟弟不再是那个霸王,即便姐姐一次次将他推开,他却告诉姐姐我的世界只有你。

弟弟伏在姐姐的肩上,在姐姐耳畔低语:你的身上有妈妈的味道。

弟弟哭着说:我喜欢去寄养的家庭……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孩子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像一个杯子需要不断蓄水。”

弟弟如此,姐姐也一样。

被爱过的大宝,才有爱老二的能力。

“施与受”,一样需要持平,唯有如此,老大的内心才不会产生黑洞,缺乏爱,缺乏安全感;与此同时,老二的心理也不会因为爱太满,失去爱人的能力。

二胎家庭,纵然父母无法一碗水端平,也不要忘了,你的孩子,女儿、儿子,都是平等的个体。

爱,给的均匀,生活才会稳定。哪怕未来遭遇风险,亲人之间笃定抱团,就能迎风劈浪。

我是诺妈,成长路上的男宝妈,教育专业,媒体从业,专注孩子成长研究,为父母提供有价值的育儿之道。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