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阴阳学说,让你搞透彻什么是“阴阳”(含疾病诊断中应用)

阴阳学说,可是说是中医中药的基础中的基础,是每一位中医人需要搞明白搞透彻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重点内容,我们医学教育网的教务老师特意做了图解,帮你深入理解阴阳二字!

一、阴阳的属性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由于天气轻清在上故属阳,地气重浊在下故属阴;

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由于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炎上故属阳;以动静而言,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物质方面的皆属于阴。

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把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阴阳的相互转化性,即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

阴阳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主要体现在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

阴阳互根,即阴阳相互依存关系。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阴阳互用,即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事物运动变化的量变形式。消,即减少、消耗;长,即增多、增加。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为:此消彼长,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此长彼消,包括阳长阴消和阴长阳消;此消彼消和此长彼长,即阴或阳的一方消耗太过,导致另一方的减少;或阴或阳的一方增多,导致另一方增加。

阴阳学说认为,事物对立的双方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阴或阳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即由阴转阳、由阳转阴。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的消长是转化的前提,而阴阳的转化则是消长发展的结果。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甚生热,热甚生寒”

根据阴阳相互关系,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属于阴阳的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答案】E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用阴或阳来加以概括辨析而运用于疾病的诊断辨证之中。

以色泽的明暗分阴阳,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分。以声息的动态分阴阳属性,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声低气怯,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属于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麻木、不痛或隐痛等症状。

(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阴阳偏盛,又称“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若其相对一方出现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对阴阳偏衰的治疗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是指在用补阳药时,须佐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佐用补阳药,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

2.归纳药物的性能

(1)药性 即寒、热、温、凉,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具有减轻或消除热证作用的中药,一般具有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反之,具有减轻或消除寒证作用的中药,一般具有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

(2)五味 即辛、甘、酸、苦、咸。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习惯上仍然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下列药物功效属阳的是

A.补中益气

B.清热导滞

C.降气收敛

D.消积导滞

E.降逆收敛

【答案】A

(3)升降浮沉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等作用。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0)

相关推荐

  • 浅析阴阳学说

    什么是中国哲学中的阴阳? 传统中国文化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学说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而阴阳这对术语来解释自然界两种相 ...

  • 【零基础学八字】四柱命理学入门第4-6集:阴阳学说、天干冲克理论、阴阳五行干支总复习

    第4集阴阳学说 第5集天干冲克理论 第6集阴阳五行干支总复习 宇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无论从任何角度的时间和空间来看,均会有某种程度的相对性,如:昼与夜.男与女.水与火.进与退.动与静.善与恶.是与非. ...

  • 这一次,终于有人将“阴阳五行”说得如此透彻

    文/杏林箫客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那么,由此而衍生的阴阳,五行,八卦究竟是说的什么?今天就来说透这个问题. 宇宙的本源和生命最初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没有任何样子!---这就是宇宙的本源 ...

  • 中医哲学基础 第三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

    中医哲学基础 第三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

  • 易经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 在<易经.系辞>中讲到:一阴一阳之为道.讲的就是阴阳规律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中的普遍规律. 在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阴阳,比如:男女,男为阳,女为阴:水火,火为阳,水为阴:四季,春夏为阳, ...

  •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太极图上说阴阳,真是精辟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太极图上说阴阳,真是精辟

  • 奇门遁甲之阴阳学说

    ​关注 学前寄言:现在预测学非常多,六爻.奇门.六壬.八字.紫薇.塔罗牌等等.初学者应选择一门预测学持之以恒的学下去,等学到一定程度后,再兼修其他的预测学. 奇门遁甲也是门派较多,门派之间侧重点不一样 ...

  • 第四讲:论中医药学阴阳学说向当代科学诠释中遇到的“艰难困苦”

    第四讲:论中医药学阴阳学说向当代科学诠释中遇到的"艰难困苦" 本报本网记者吕鲜鲜和总编金日光教授之间长篇访谈录   吕记者:总编您好!自从有关中医药阴阳学说的当代科学理论化的第三讲 ...

  • 这一次,终于有人将“阴阳五行”说得如此透彻!

    文/杏林箫客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那么,由此而衍生的阴阳,五行,八卦究竟是说的什么?今天就来说透这个问题. 宇宙的本源和生命最初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没有任何样子!---这就是宇宙的本源 ...

  • 阴阳学说

    ( 阴阳学说详解~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其哲理玄奥,反映着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