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从《游龙戏凤》谈京剧的 “不合理”与“生活味儿”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我迷戏的时间不长,还能记得刚开始看戏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传统戏的内容看起来别别扭扭的。《武家坡》、《桑园会》之类就不用说了,显然的封建男权主义。就说那个《游龙戏凤》吧,皇帝老官儿放着三宫六院还嫌不够,还跑出来调戏良家少女,真真岂有此理!像这样的内容,本是不惯于欣赏的。然而有一次与一位“资深”的戏友聊天,说起童芷苓来,都非常喜欢,他极力推荐童芷苓和言兴朋的《游龙戏凤》,并以光盘相赠,嘱曰:“你看他们的表演!”

于是为了看他们的表演,我就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这出在所谓“思想内容”上绝对可以说是“封建糟粕”的老戏。看着看着,我就忘了这是在讲皇帝老官儿的故事,眼前所见的只是一段君子求淑女的爱情佳话。你看他们此来彼往、欲拒还迎、欲推还就,一个是风流多情,一个是羞涩聪明,分明似邻家之子,哪里是帝王将相!忽然悟到,此时的正德皇帝脱下了龙袍,已然不是高居在朝廷庙堂之上的君主,在经过被“戏说”地处理后,已经变成具有平民生活的人情味儿。对于一对两情相悦的男女,他们是谁,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何,统统不重要了,(当然,这并不是在否定必须根据身份来表现出恰当的人物气质。)艺术家所突出表现的,观众们所真正欣赏品味的,只是这一对“有情之人”。

又想起曾经也是有点反感的《四郎探母》来。原来总觉得这戏太不合情理,就说这杨四郎,在番营里头当差效力,岂不是帮着敌国的兵将杀自家的人?好不容易逃回来了吧,还又回去了,接着当番将,这回可是明摆着的“叛变”了!

杨家将素以忠孝闻名,竟有这等事,还翻来覆去地大加渲染,被人们津津乐道,也实在是于情理不合。头一次进剧场看《探母》,是一个票友的演出,因为有赠票,又离剧场不远,就去看了。当时实在是阅戏太少,没有字幕,就几乎一个字也没听明白。幸好情节是知道的,又事先查了书,大致了解了一点唱词,还不至于看得太糊涂。就这样半懂不懂的,看完之后竟也十分激动,散戏之后就顺道儿买了全剧的录音磁带,回来对着唱词细听。后来看戏看得多了,唱词听得明白了,唱腔听出韵味儿来了,表演看出境界来了,再听《探母》,便不再关心它的那些不合理。这戏唱腔编得好,整体的唱段布局错落有致,听起来很过瘾,这似乎就足够了。

《探母》论题材内容,属历史剧,讲的是帝王将相一类的故事。然而其中的人物以及情境,都被处理得平民气、生活化了。《坐宫》里“夫妻们打坐”虽是在“皇宫内院”,然而对答之间的意趣却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十五年不相见的母子,在《见娘》里那大段的流水、二六,之所以动人,还是在于人情,在于今日之游子慈母,仍是如此这般地牵连挂念。若论起情节的不合理,要数《回令》了,然而一句“我的丈母娘啊⋯⋯”,引得观众会心一笑,就将不可调和的家仇国恨,从两国交锋的情境中轻轻带出,转入到父母儿女之间的家庭氛围中,就此化解开去,归于一家人的和睦团圆。

这仍然是平民气,是生活化,是人情味儿。听戏听到此处,听得心舒意畅,差不多过足了戏瘾,若要再在所谓“思想内容”的合理与不合理上纠缠不清,可就是煞风景了吧。

就此认识了一个“生活味儿”,再来看传统戏,就觉得俯拾皆是精彩,处处充满妙趣了。再比如《法门寺》,可以算是公案剧,却没有明察秋毫、铁面无私的清官来做道德说教的模范,眉邬县够糊涂,刘瑾也不是好人,深刻的思想意义也是谈不上的,论结构也够散,然而这都不妨碍人们去欣赏《拾玉镯》中的生活化表演,去感味插科打诨所调笑出来的人情世态。艺术家们的表演,能够将这些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看戏才成为一种审美,一种艺术享受。京剧在这里是平易的、亲切的,它让老百姓看到觉得这是自己的东西。

平易亲切的生活趣味,是传统戏不可或缺的一面。京剧的性格当然不止于此。传统戏中也有大量比较“纯粹”的历史剧、道德剧,讲帝王将相,讲伦理说教。严肃的历史剧和教化的道德剧,使京剧带上了中正严肃的意味。其音乐风格、艺术气质,从总体来说,也以中正圆融为旨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历史文学到哲学的一贯精神相契合。

然而京剧若只有这庄严正大的一面,即便其歌可悦耳、舞可愉目,即便当年人们缺少其他的娱乐方式,恐怕也不会获得如此广泛的全民性影响力。

说起当年,再观现在,京剧无疑已经失去了曾经有过的影响力,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似乎也没有必要盲目地为此悲叹。看看在戏迷的范围之内,那些传唱已久的老戏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与此相应的,恰恰是那些所谓站在今天的时代立场中、追求时代精神的新编剧目,屡编屡败,难以在观众中活跃起来。新剧目的创演,考虑到今日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考虑到人们欣赏趣味的变化,因而在剧本创作上力求挖掘深远的内涵,在唱腔、舞美以及整个舞台形制上进行新的探索,这些都是为了京剧在新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所做的努力,论其效果如何——改出来的唱腔能不能入耳、布置得五光十色的舞台道具能不能入目,都姑且不论,其谋求发展的意愿本无可厚非。然而,在从观众的层面考虑时代变化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考虑考虑那些不变的因素呢?为什么有些老戏尽管思想内容陈旧了,仍然能够被今日的戏迷欣赏?而有些新编剧目意义内容不可谓不深远,制作编排也不可谓不精良,却难以被观众接受?或者即便可以传演下去,也显得过于沉重、隔阂,难以和传统戏的魅力相媲美?个中缘由虽非寥寥数语可以道得清楚,但源于生活体验的平易之气的缺乏,无疑是显见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对传统戏的继承,应该不只是对遗留下来的老剧目进行一下加工整理,鼓励青年演员多学几出老戏这么简单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