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知常达变、随心运用治痰法

痰的生成,虽然与肺脾肾三脏都有关系,但脾不运湿,运化失司,却是水液凝聚为痰的主要原因,故前人指出“脾为生痰之源。”

这一理论为治痰当先燥湿运脾提供了理论依据。湿痰为患,是脾不运湿,凝聚成痰,痰阻气机的津气同病。

此种痰由津凝之证,自宜燥湿化痰,湿由脾运不健而生,又当利气调中,恢复中焦健运。俾中焦健运则湿无由积,湿不生痰则诸证自愈。

这类方常由燥湿祛痰的半夏、南星、苍术、白术,芳化利气的陈皮、砂仁、枳实,淡渗利湿的茯苓三类药物组成,反映了燥湿、芳化、淡渗的基本结构

这种结构与运脾除湿法大体相同,仅因本法常选燥湿与化痰两用的半夏、南星才略异其趣。常用方如二陈汤、二术二陈汤。

本法是治痰诸法的基本结构,众多治痰方剂尽管所体现的治法各有不同,却均由此法加味而成,从而反映了法中有法的中医特点。

此法可用于三类见证:

1 湿聚成涎,停蓄于胃的呕恶;壅滞于肺的咳嗽。

咳嗽属于肺失宣降的津气病变,使用此法调气行津,恢复肺的宣降功能,即可达到治咳目的,这是本法的基本用途。

2 痰浊凌心的心悸,蒙蔽巅顶的昏重,壅阻清窍的目眩、耳鸣,下注前阴的带下,停积机体的痰核等证,虽不见痰亦从痰治这是本法的扩大应用

3 用于一般湿困脾阳,并无痰的征象。能治湿阻是因此法与治中焦湿滞的结构相同,这是本法的变通应用。只有知常达变才能运用随心

(0)

相关推荐

  • 中医称:咳喘不停,需辩五脏找病因

    现正值寒冬之际,气候干燥,总是容易上火咳嗽喉咙痛.<黄帝内经·素问>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所以,临床治疗咳嗽,不能只知治肺,要明辨咳嗽所属脏腑. 咳嗽是一 ...

  • 方广《丹溪心法附余》之“通关散”以喷嚏解昏厥

    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通关散一方出自明人方广所撰的<丹溪心法附余>一书. 本方由猪牙皂.细辛二味药物组成,研极细末,和匀,吹少许入鼻中取嚏. 用于中恶客杵或痰厥所致之猝然口噤气塞, ...

  • 理虚元鉴3

    ​五交论 劳嗽吐血之症,其难于脾肺之交,不必遍论五脏,但取其要处言之.夫虚症总由相火上炎,物能制木之过,又能滋木之枯,此治金木之交也.至于木得火势而上乘于金,金失降下之令,已不能浚水之源,木强土受其克 ...

  • 知常达变,为什么挑治羊毛疔不用麻药?羊毛疔与颈椎病

    知常达变,为什么挑治羊毛疔不用麻药?羊毛疔与颈椎病

  • 【陈潮祖:《外科正宗》玉真散-治破伤风】精一

    陈潮祖:<外科正宗>玉真散-治破伤风 方歌:玉真散治破伤风,紧闭牙关脊反弓,白附星麻羌防芷,祛风解痉法宜从. 玉真散:白附子.天南星.天麻.羌活.防风.白芷各等分. 用法:研末,每次服6g ...

  • 【陈潮祖:收涩止带汤-专治各种白带异常】

    收涩止带汤(验方):怀山药15g,芡实15g,白鸡冠花15g,菟丝子12g,杜仲12g,续断12g,白术12g,椿根皮30g. 主治:妇女带下,日久不止. 偏湿者,加茯苓薏苡仁萆薢.苍术. 偏热者,加 ...

  • 陈潮祖乌须生发饮治疗毛发脱落变白医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19-07-20 17:48:45 养生之家导读:主治毛发脱落变白.那么,陈潮祖乌须生发饮治疗毛发脱落变白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

  • 《陈潮祖医案精解》——肩痹

    郑某,男,55岁,2007年11月13日初诊. 1个月前因晨起锻炼见恶寒,鼻塞,流涕,周身酸痛,曾服"维C银翘片". "康泰克"."阿莫西林" ...

  • 【陈潮祖:胃气上逆的用药】3

    胃气上逆证候,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临证组方,不可不审. 寒证呕吐,常兼脘腹疼痛,喜热恶凉,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 宜选吴茱萸.丁香.砂仁.半夏等温性降逆药,与干姜.桂枝.附子同用以温中降逆,方 ...

  • 【陈潮祖:寒湿的用药】2

    脾胃升降失调而成湿滞中焦,法当运脾除湿,复其健运,调其升降. 所以治疗此证,当用燥湿化浊之品,振奋已困脾阳,温化黏膩湿浊,使湿去浊消,脾功恢复而病可愈. 故常选用苍术.白术.半夏.厚朴.陈皮.砂仁等燥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1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胃气上逆的用药

    胃气上逆证候,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临证组方,不可不审. 寒证呕吐,常兼脘腹疼痛,喜热恶凉,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 宜选吴茱萸.丁香.砂仁.半夏等温性降逆药,与干姜.桂枝.附子同用以温中降逆,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