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新知加餐(上) | 殖民火星不仅仅是科技问题

讲了那么多期关于火星探索的故事,有很多听众都提出了相同的一个问题:人类是否能殖民火星?或者说人类在多远的未来能殖民火星?

科幻大师罗宾逊有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说,被称为《火星三部曲》,也就是《红火星》、《绿火星》、《蓝火星》。这三部曲的名字取得非常简洁又深刻,它描述了火星改造的三个阶段——红色代表现在的火星,绿色代表初步改造后覆盖上了植被的火星,蓝色表示一个温暖湿润的火星。这三本书用非常细腻的笔法讲述了人类如何改造火星,把火星从一片铁锈之中拯救过来,变成人类新的宜居家园。

那么,现实情况如何呢?尽管我们已经发射了如此众多的火星探测器,实际上,我们只对火星 3% 的表面了解的比较多。还有大片区域没有深入的研究过,毕竟距离太过遥远。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人类要踏足火星的梦想。这个梦其实很早就开始了。

当年,天才的火箭工程师冯·布劳恩刚刚来到美国不久。他是作为战犯被带到美国的,因为他杰出的才能,美国人决定把他留在美国。但是他的国籍申请和安全审核还没有通过,很多项目他不能参与,因此冯·布劳恩显得没什么事情可做。他倒是和迪士尼的老板关系很好,于是他就作为科学顾问,帮助迪士尼拍摄了一部科教片,在这部科教片里面,他展示了很多火箭的模型,还有很多可以在火星大气中飞行的飞机的模型。

从当时冯·布劳恩的设想来看,他打算在太空里拼接成重达 4000 吨的飞船,然后组队前往火星。他的主要设想是这样的:

  1. 火星探险队包括 10 艘飞船,带上 70 名船员,每艘飞船总重 3720 吨

  2. 而完成整个“舰队” 组装将需要 46 艘航天飞机在 8 个月内进行 950 次发射(航天飞机其实就相当于是辆大卡车)

  3. 3 级火箭全都回收利用,第1级第2级靠滑翔和降落伞,第 3 级自己滑翔着陆(只有回收火箭,才能省钱,不然价钱太贵了)。

从地球到火星,需要走特殊的霍曼转移轨道。大约是每两年有一次机会。霍曼转移轨道是最节省燃料的轨道了,但飞过去也起码要半年多。

再后来就是美苏争霸,两国比拼谁先能登上月球,美国巨大的工业和科研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冯·布劳恩领衔担纲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到现在为止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相当于把一艘三千吨级的护卫舰竖起来,发射到太空里。布劳恩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大的火箭呢?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登陆月球,他内心里还是瞄准火星去的。

但是,载人登月从阿波罗 11 号开始,到阿波罗 17 号停止,花的钱就像流水一样,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都承受不住了。要知道土星-5号当年的造价是 5 亿美元,一艘核动力航母的造价也不过才 4.5 亿美元。

别忘了,当时的火箭可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花费比一艘航母还贵的价钱,仅仅能把 118 吨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以这个价格计算。去火星无异于痴人说梦。你就是把美国榨干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钱来。

按照布劳恩的设想,必须靠重复使用来降低成本。美国宇航局开始航天飞机计划。航天飞机是可以多次使用的,应该会比较便宜。按照布劳恩的设想,就要靠航天飞机当大卡车,把货物送到太空里,拼接成巨大的飞船。然后再去火星。

航天飞机可以说是工程学上的一个杰作,也是一个里程碑。这个家伙既可以运载 7 名宇航员,背后的货仓还可以运输尺寸很大的货物。最拿手的绝技就是把卫星抓回自己的货仓里带回地面。要是没有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根本就别想建造。要是没有这个家伙,哈勃望远镜也很难在太空里面加装改正镜片。近视眼的毛病根本就治不好。

可惜从挑战者号升空爆炸,到哥伦比亚号返航解体的两次悲剧,让航天飞机成了美国宇航局的鸡肋。从此以后航天飞机的每次飞行都小心加小心,甚至需要另外一架随时待命,以防万一。20 年前设计的电路板也已经老化,随着电子工业飞速发展,过去的老型号的器件根本就买不到,维护成本也越来越高,安全性也越来越差。美国人决定 2011 年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大家怎么都想不到,头号航天大国,曾经把人类送上月球的美国居然失去了载人航天能力,到今天也没能恢复。

纵观整个航天飞机计划,这种能够回收再利用的飞行器其实一点都不便宜。可能比一次性的飞船还贵。16 个国家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足足搭了 18 年,总重量不过 370 吨,不及冯·布劳恩计划的 10%,看来人类要想去火星是没什么希望了。

尽管如此,NASA 还是按照当年冯·布劳恩的路线图继续规划下一步的动作。他们花了 90 天时间制定了一份登陆火星的计划。大致来讲还是走老路,建立新一代的运载火箭,简称SLS(太空发射系统),比土星五号略大一点,这种火箭是关键中的关键。

- SLS火箭多次发射,对接成 1300 吨的复合飞船

- 先发两艘无人的去火星,一艘在火星轨道当回家的储备,另一艘降落火星表面打前站

- 相隔 26 个月之后,发射载人火箭,在太空里拼接成功,飞往火星。

- 半年以后,宇航员飞到火星,降落,到这里打个洞,到那里挖个坑,做好火星地质的考察工作。临走前搬几块石头上飞船,点火起飞,和轨道上的储备飞船对接,等着下一个窗口期,返回地球。

当然,有人对这样四平八稳的计划不感兴趣,因为太慢了,也因为 SLS 是由大公司在研发,他们的首要目标是赚钱,是股价,不是理想。有的工程师提出了直击火星的计划:

1. 先发一艘无人飞船,携带单程燃料,降落火星。

2. 在火星表面建立燃料工厂,电解水,捕捉二氧化碳来制造甲烷和液氧。

3. 过26个月,载人飞船飞向火星。

- 好处:不需要庞大的补给,飞船拼装次数很少。

- 坏处:单程燃料,万一出问题,宇航员就回不来了。

好在,NASA也受够了大公司的垄断,打算引入几条鲶鱼。埃隆·马斯克的 SpaceX 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埃隆·马斯克是南非人,后来移居美国,他是个成功的商人,从小就酷爱编程。paypal 公司的就是他参与创立的,后来他退出了。但是赚到了第一桶金。他从小就有个去火星的梦想。发了财以后,心思就开始活动了,美国的火箭太贵了。俄罗斯的比较便宜,去跟俄国人打听了一下,价钱还是太贵了。难道整个地球上就找不到一种价钱便宜量又足的火箭吗?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造火箭。

好在他是生活在新世纪的美国。美国不愧是工业底蕴深厚。很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今已经不再是难事。整个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马斯克找来了很多天才的工程师,用软件迭代的方式开发火箭。效率果然非同反响。

SpaceX 公司最大的突破就是火箭的垂直回收。过去,一级火箭把载荷送上去以后,自己就成了垃圾,假如多装点燃料,一级火箭用反推的方式自己降下来,不就可以完成回收吗?这比航天飞机要划算多了。

过去,为了完成登月任务,要设计巨大的发动机。苏联曾经想用 32 个小发动机代替大发动机,可惜当时的技术不具备操控 32 个发动机的能力,苏联人的火箭连续爆炸,炸的领导们都寒了心,彻底退出登月竞赛。但是发动机并联现在已经不再是问题了。重型猎鹰火箭用了足足 27 个发动机,把一辆两吨重的特斯拉电动跑车发射到了火星轨道,而且完成了两个大助推器的回收工作,中间的一级火箭掉进海里,没能准确的落在大西洋之中的那艘回收船上。

不过,2019 年重型猎鹰火箭完成了第二次发射,这一次把 60 颗星链卫星送上了轨道,马斯克计划用 1 万颗星链卫星组成一个全球的高速互联网络。全世界还有很多地方上不了网,起码占地表 70% 的海洋并没有被覆盖,海事卫星上网又贵又慢,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一劳永逸,建立一个基于卫星的全球互联网系统呢?马斯克的计划是用 1 万个卫星组成一个球,覆盖所有地表,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个卫星系统。这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也许可以被称作”区块球“。不过这是我怎么听都很像当年夭折的铱星计划。

马斯克为什么要干这种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呢?还不是为了给重型猎鹰火箭找工作,这样可以降低研发成本。马斯克对成本非常在乎,因为成本决定了殖民火星能不能顺利起步。

这一次重型猎鹰火箭的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而且还完成了两个大型助推器和一级火箭的回收,一级火箭准确的降落在了回收船上,动作堪称完美。可惜,一个大浪打来,船一晃,火箭就从直立状态摔倒在船上,估计是砸坏了。这就有待下一步改进技术了,哪怕像加固电线杆子一样先拿钢丝捆上也好啊。

总之,经过 SpaceX 天才的工程师们的努力,现在火箭发射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看来,去火星已经有了一丝的希望。

马斯克研发的下一代火箭发动机“猛禽”要比现在所有的火箭发动机都要大,靠几十个这样的巨型发动机才能推动巨型飞船飞向火星。马斯克毫不掩饰他的野心,就是要用比土星五号大得多的巨型飞船,把 100 名乘客带到火星。当然,需要带上好几艘补给船,还要完成在太空加注燃料的壮举。

他们的火箭是使用甲烷和液氧当做燃料的,将来,甲烷和液氧都可以在火星上自己造,火星大气里有的是二氧化碳,火星上也有水资源,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来想办法把水和二氧化碳转换成液氧和甲烷。

马斯克吹过的牛倒是都兑现了,只是从来就没有如期兑现过。马斯克今年四十出头,大约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来实现殖民火星的壮举,尽管不被大多数人看好,但我还是要为他敢于吹那么大的牛喝彩。

前面我对航天技术的历史做了一个非常简略的描述。其实就是告诉大家,技术问题尽管看起来很困难,我们人类总是有办法克服这些困难的。但是你以为技术上的困难是唯一的困难吗?恐怕不是这样,技术限制只是一个边界条件罢了,麻烦事才刚刚开始呢。

《银河英雄传说》里有句名言经常被引用,那就是: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不知不觉间,就把对太空的探索和人类早期的大航海时代联系在了一起。很多人都认为,星际殖民的模式,就和当年大航海差不多。

你别说,这还真是挺像的,葡萄牙的王子亨利,一辈子也没出过远门。但是他被公认为伟大的航海家,因为他建立了航海学校,收集了各种海图,研发了能够适应深海大洋航行的船舶。

他还到处收集资料,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做了详细的了解,很多年轻人在航海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了《马可波罗游记》,激发起了他们对于东方财富的渴望,他们巴不得早点征服海洋,建功立业。所以说,亨利王子虽然是个宅男,却无愧于航海家的称号。正是他的努力为后来的大航海时代奠定了基础。

你看,亨利王子是不是和马斯克有点像呢?他们可都是技术宅男。马斯克也不打算自己去火星,背黑锅我来,冒险还是你们去吧。为了财富与自由,很多人真的是不畏艰险。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哥伦布去了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这是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也是一个殖民的时代。

我们可以设想,最早一批去火星的人并不会很多。他们首要的任务是在火星上建立定居点。要知道火星和地球之间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来往的,每过 26 个月才会出现一次窗口期。在这26个月里,宇航员必须准备好足够返航的燃料。火星上必定是有事先发射着陆的燃料加工场的,会有大片的太阳能板,有吸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甲烷的装置,有存储液氧和液态甲烷的大罐子。宇航员们一定是不会有空闲时间的,而且人数少了还不行,7~8 个人应该是少不了的。

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宇航员可以住在飞船里,一切生命维持系统都依靠飞船。但是飞往火星可不能这么做,宇航员们必须在封闭空间内坚持很长时间。这就要求在这个封闭空间里建立起一个小型的生态圈。

不过人类在地球上曾经建立过一个小型的封闭系统,在里面也有人造的海洋,人造的沙漠和热带雨林,还放进了各种花鸟鱼虫,反正是尽量模拟自然环境。这个实验就是赫赫有名的地球生物圈2号。可惜这个全封闭的生物圈运行了没多久就濒于崩溃,植物和动物的呼吸都会放出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碳元素供自己生长,释放出了氧气,供生物呼吸。可是因为设计失误,混凝土的墙壁吸收了一部分二氧化碳。碳的循环开始失衡,整个生物系统开始逐渐走向衰败。

不仅如此,住在地球生物圈2号里面的8名研究者甚至分成了两派互相对抗。闹得不可开交,人际关系也崩溃了。这次实验以失败告终。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火星上,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这就是人类登陆火星可能会遇到的第一个难关。

所以,去火星之前,必须在地球上建立生物圈 3 号,再次展开实验。等生物圈3号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坚守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生物圈复制到火星上去,构建生物圈 4 号。

假如生物圈 4 号在火星上真的能建立起来,的确可以维持到宇航员们离开火星返回地球,那么生物圈 4 号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扩大移民的规模,这一次是 100 人。马斯克设计的巨型火箭只能装 100~200 人。

这些人到火星首先要建立家园,建立永久性的定居点。这一次建立的定居点肯定比生物圈 4 号要大得多,前方还有很多艰难困苦在等着他们呢。我们发现,大航海时代也有很多的案例可以提供参考。英国的弗吉尼亚公司运了一百多人来到北美洲的海边。他们也想在新大陆建立定居点,以前的十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这一次,他们建立了詹姆斯敦定居点,但是他们到达詹姆斯敦已经错过了当地的播种季节,而且遇上了大旱,首先面临的就是饿肚子的问题。靠印第安人接济才勉强度日。后来又有几批殖民者到达詹姆斯敦,可惜他们跟印第安人发生冲突,断了粮食来源,詹姆斯敦的殖民者要么逃走要么饿死,定居点人口从 500 人锐减到 60 人。

我们设想,当 100 多星际殖民者到达火星的时候,火星上有印第安人吗?没有,火星上条件最好的地方也不如地球上最恶劣的地方。七八个人能活下来不等于 100 个人能活下来。活几个月不等于就能永远活下去。那么,这个定居点会不会过了几年之后崩溃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整个定居点非常脆弱,假如庄稼闹了病虫害,饥荒就是难免的了。殖民者要么撤回地球,要么等死。

当然,我们也不必对火星殖民做太悲观的估计,但是代价恐怕远比大家设想的要大得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能引发的危机。上百人的队伍远比七八个人要复杂得多。当初马斯克定下的船票价钱是 20 万美元,一套美国郊区大房子的价钱。能拿得出 20 万美元的,大概率上讲不会是年轻人,很可能以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居多。他们放弃了中产阶级生活,抛弃了地球上的一切,来到火星上开拓殖民。某些尝鲜的大富豪可能还要放弃万贯家财。他们要做的工作很可能并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他们要在人到中年之际重新出发,过去是在办公室敲键盘的,现在也许开着挖掘机挖坑,开着播种机种庄稼,这才是他们的现在要做的主要工作。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能坚持下来。假如某些在地球上当惯了老板的人不服管理,该如何是好呢?到底听谁的?人性很难改变,即便是在火星上。

电影《火星救援》镜头:火星上种菜

总之,从登陆火星的元年开始,前 20 年恐怕都在为定居点的生存苦苦挣扎,首要的任务就是活下去,能在火星表面安居乐业。

假如人类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坚持向火星殖民,每 26 个月发射一次飞船,20 年内最多也就能运送几千人去火星,火星上会形成一个小的城镇。但是,这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更多麻烦的开始。

小贴士

(0)

相关推荐

  • 马斯克凭一己之力——做了美国政府不能做也不敢做的事

    天下大事,"财"知一二.大家好!我是老郭. 开门见山啊.今天我们直接和大家谈一谈埃隆·马斯克(特斯拉的创始人).今天我们不谈特斯拉.我们谈另外一件和埃隆·马斯克关系更加密切的事情. ...

  • 太阳系新知加餐(下) | 殖民火星不仅仅是科技问题

    我们现在假设现在已经 20 年过去了,第一批开拓者也都老了.火星上的定居点的人口成分越来越复杂.老中青都有,拖家带口的也不少.有些孩子干脆就是在火星上出生的.有了孩子就必须有幼儿园和学校.人多了总要有 ...

  • 太阳系新知 02 | 你怎么知道火星上有水?

    上期回顾 上一期我们说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在 1996 年宣布了疑似火星微生物遗迹的陨石,同时还宣布要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辆火星车在 1997 年送上火星. 美国宇航局没有让克林顿失望, 1997 年 7 ...

  • 太阳系新知 04 | 火星探索正在进行时

    上期回顾 上一期我们说到,好奇号登陆火星的目标,就是寻找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除了甲烷,还有新的证据被发现吗? 好奇号火星车 2012 年踏上了火星的盖尔陨石坑,至今依然在服役.他在推特上的官方账号保持 ...

  • 太阳系新知 03 | 火星甲烷之谜

    上期回顾 上一期我们说到,凤凰号的发现证实了火星上存在大量的水冰,人类拉开了对火星实地考察的序幕. 由于地球和火星都在围绕着太阳公转,两者的公转周期不同,每隔 26 个月,火星与地球的距离相对最近.因 ...

  • 孩子上幼儿园后咋加餐?按《膳食宝塔》《每周食谱》安排才更营养

    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一天三餐都是在家里面吃的,每一餐吃什么都由家长来安排. 而孩子上幼儿园每天早上七点半八点送到幼儿园,晚上5点多才接回来,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吃喝玩睡都能在幼儿园完成. 上幼儿 ...

  • 2020年NASA将再次送人类上月球,下一步计划永久殖民火星

    开拓宇宙已经不再是虚构的,就好像是首批人类将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已经在地球上诞生,这些开拓者会冒险到最后的宇宙营地.你需要带上所有你需要的,你需要一个地方生活,你需要带上吃的东西,需要喝的东西:在地球上至 ...

  • 星际移民大畅想:永久殖民火星,未来火星上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想象一下,23世纪初,人类已经在火星上建立了成熟的殖民地,这并不容易.对于火星来说,我们是入侵者,愤怒的红色星球已经向我们开战,利用其本性,炙热的辐射,稀薄的空气,致命的沙尘暴.为确保生命,将陷入一场 ...

  • 踏板摩托车加不上油,大油门熄火,猜猜什么故障!

    前两天一车主骑着一辆踏板摩托车来到我店,说最近这车很难启动,勉强用脚踩着后,有加不上油的感觉,一加大油门要么发动机自行熄火,要么就是出现消声器放炮,今天让我帮着看看. 接车看了一下,这是一辆五羊本田W ...

  • 睡前加餐容易胃溃疡 但吃对食物也可安神助眠

    睡前加餐容易胃溃疡但吃对食物也可安神助眠 晚上吃夜宵是许多职场白领和学生每天晚上的"必修课",但晚饭过饱或临睡前吃夜宵,不仅会影响睡眠.导致肥胖,还会迫使胃肠道处在超负荷的&quo ...